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广征文献考证:鳖灵传说中的"荆上亡尸"乃是附会鲧禹传说中的"阻穷西征";杜宇禅让原为舜禹禅让的伪托;开明治水亦有附会大禹治水的成份.鳖灵之族乃是以鸶雉为图腾的古族,发源于山东北部,原为东夷族分支,累迁至湖南南部,再徙至今贵州遵义西之水,然后入蜀,最终至成都平原定居.其首领开明发动政变推翻蜀王杜宇并取而代之,故附会夏后氏神话,伪托"禅让",借以争取人民拥护.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第一所女子医学院 --夏葛医学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所女子医学院,夏葛医学院对于中国女子医学(包括护理学)的发展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直接促进了广州地区西医学和女性健康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帕斯捷尔纳克)一诗中,诗人的心愿是去成为帕斯捷尔蚋克和他的诗的一个"对称",但他又身不由己地对此感到踟蹰和犹豫.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的这种踟蹰和犹豫呢?  相似文献   

4.
胡逢掖 《老友》2008,(3):27-27
泰和县实验小学退休教师项朝鲜,钟情于太极拳剑,15年来乐此不疲,孜孜不倦,不仅由一个体弱多病的中年女子健健康康地跨入银发一族,而且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成为令人刮目相看的省市优秀健身气功女子运动员和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5.
在"新政"时期,女子职业学校是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教育形式.本文从分析女子职业教育思想的产生出发,对当时女子职业学校的发展和它的影响作用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认为,女子职业学校的滥觞,既得力于当时女子教育的发展和女性职业意识的觉醒,又是妇女追求解放的要求和必然.  相似文献   

6.
中国女子现代教育萌芽于“五四”时期。这一时期 ,在激进的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鼓动下 ,一批女子深切觉悟 :欲求独立 ,必先在教育上力争男女教育平等。因此一场以女子教育平等为特征的女界教育革命兴起 ,深刻地冲击了几千年的封建女子传统教育 ,对传统的女子教育宗旨、方针、教育内容、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批判和改革 ,从而使女子教育发展进入了现代教育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夫余"与"句丽"语义考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夫余一词最初是指舒缓起伏的平原和丘陵.作为族名,意思是生活在那片舒缓起伏的平原和丘陵地区的人们.句丽一词最初指弯曲隆起的高山.作为族名,其与"离"一样,都是指生活在弯曲隆起的山地的人们.夫余、离、句丽,作为族名,都源自其所活动区域的地貌特征.  相似文献   

8.
辽国的政坛上出现过一群功绩卓著的女子,她们有着强烈的参政意识,积极地实现着自身价值,为辽国的兴盛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契丹族人的生活习惯、传统习俗、相对滞后的文化等因素不仅为女子参政提供了可能,也决定了她们独特的心态。  相似文献   

9.
余刚 《社区》2009,(35):32-32
杨柳青年画,真绝! 天津城西杨柳青, 有个女子白俊英, 妙手丹青会画画儿……  相似文献   

10.
北朝是鲜卑族建立的国家,由于母系氏族的遗风及礼教观念的淡薄,使得北朝上层女子形成了对男子纳妾的严格限制并产生了严重的嫉妒心理;在婚恋方面,上层女子有着高度的自由,可以率性而为。这些对北朝开放的社会习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的欧洲视角把古代欧亚间的文化通道称为丝路;中国视角的命名则为玉路或玉帛之路。乌孙、月氏等曾经活跃在这条路线上的游牧族,为华夏玉教信仰驱动下的资源依赖,充当着西玉东输二传手的功能角色。文章为玉帛之路田野考察的民勤、武威两站笔记。从河西走廊的特殊地理和生态背景,尝试解说从西玉东输到西佛东输的文化传播多米诺现象,兼及中原华夏族与西域民族间由玉石贸易纽带而生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哈萨克族著名女作家叶尔克西善于用女性独特的眼光来审视世间万物,并在其散文作品中展示自己的独特的审美倾向,对自然美、女性美和感伤美的崇尚是叶尔克西散文的重要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从事英语教学的同仁们都知道印欧语系是一个很大的语系,在世界上使用人数超过20亿。它包括好几个语族如印度—伊朗语族、日耳曼语族、罗马语族、凯尔特语族、希腊语族及拉丁语族。拉丁语族包括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及罗马尼亚语等。英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是英国、美国、爱尔兰、加拿大、肯尼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亲属集团的形成,总系于族和宗的衍传与分化,曾经历母族母宗、父族母宗、父族父宗三个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的姓氏制度,亦曾经历由合而分、由分而合的演变过程。史前母系社会的族和宗皆依母系划分,其时族名和宗名即是后世所称不同层级的"姓",同时也是不同层级的"氏","姓"和"氏"还是合而不分的。在进入父权制社会以后,姓族体制转向依父系分族而仍依母系分宗,双系并行,族名表"氏"而宗名表"姓","姓"和"氏"始趋向分离,并逐渐形成男子称氏而女子称姓的习俗。驯至父系宗法完全成熟,族和宗皆依父系划分,"女生曰姓"的传统归于消亡,"姓"和"氏"遂亦复归于合一,此即秦汉以后通行的姓氏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东巴文化"祭天经书"与纳西族传统社会继嗣制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西族社会实行严格的父系继嗣,在长期的发展中创造了一系列规则对其父系继嗣制度加以维系和巩固."祭天经书"是纳西族东巴教的重要典籍,作为纳西族传统东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纳西族传统社会生产和生活具有深远影响,经书中有关男女两性关系的阐释和相关规定,对于维系和巩固父系继嗣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数千年以前,东来西往或西来东往的东、西两大族系或族团,在天然环境优越的中原腹地、河洛之间汇拢,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最早的凝聚中心——华夏族。  相似文献   

17.
吴方言中"吃"字的同素词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词族的角度对吴方言中以"吃"作为构成成分的词语,即"吃"字的同素词族进行了考察与描写,并通过与普通话进行比较,归纳出这个词族在词义引申、词法和词义的理据性方面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86年底,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杜荣坤,白翠琴合著的《西蒙古史研究》一书。共收入有关元、明、清时期西蒙古史专题研究论文18篇,重点为斡亦刺和瓦刺的研究。全书内容涉及卫拉特蒙古的族源、地理沿革、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状况、重大历史事件、人物评价、与中原地区及周邻诸族关系等等。各篇虽独立成章,但又有内在联系,上下相维,较为系统  相似文献   

19.
以形声字声符表义理论为基础,穷尽统计《说文解字》中所收录的"曼"声字族。认为声符"曼"在参与构字时带有其本义(长、拉长),并采用认知范畴理论对"曼"声字族进行分类,探究字族各成员的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20.
维哈族学生说汉语普通话发音不准是个老大难的问题,维哈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西匈语支,而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这两个语系的差别较大,互相干扰较多。这是维哈族学生发音不准的内部原因。另外,随着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汉族和维哈族的交往日益频繁,汉语方言也带入了新疆,这对维哈族说汉语普通话也有一定的影响。这是维哈族学生学汉语的发音不准的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