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民族》2022,(6):9-11
<正>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地区。目前,全省56个民族成份齐全,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散居省份,少数民族人口160.48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洪盛志  方清云  陈立鹏 《民族学刊》2023,14(3):23-32, 144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一项凝聚共识、团结奋进、共同繁荣的重大政治和社会工程。民族地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可以确保其与全国“一条心”“一盘棋”“一个调”。目前,民族地区还存在政治、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建设等薄弱环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的领导力、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地区必须围绕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筹规划,向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目标持续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民族地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构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强化“四个共同”“五个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植根于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3.
<正>记者:您好!近年来,江苏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重点,用“江苏担当”谱写了新时代民族工作新篇章。请问江苏省是如何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张智明 《中国民族》2023,(11):58-60
<正>近年来,辽宁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聚焦主线抓教育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组织全省民族宗教工作系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2558场次,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结合起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民宗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一目标,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探索构建超大城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帮助来汉少数民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能受益”,推动新时代武汉城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把促进发展作为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充分体现了各族人民的根本意愿,是新世纪头二十年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旋律,也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步骤。实现这一目标,与我们党和国家在民族政策上的一贯立场完全一致,与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确定的新世纪民族工作行动纲领完全一致,与省委民族工作会议对全省新世纪民族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完全一致,与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为重点,用“江苏担当”谱写了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马成明  崔莉 《民族学刊》2022,13(11):9-17, 142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能否实现和保持健康发展在整个中国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中有着特殊地位,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业中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重要性。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文章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视角展开论述,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平等团结、和谐稳定的政治前提,互补共生、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内核,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社会机制,绿水青山、美丽家园的生态屏障,这些相互联系的层面共同决定着民族地区的健康发展。民族地区与国家、各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均是局部与整体的有机关系,民族地区健康发展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为保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616"对口支援工程(以下简称"616"工程),是湖北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民族工作品牌.自2007年实施以来,10年的真情帮扶和持续坚守,"616" 工程推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造福民族地区名副其实的民心工程、幸福工程.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强调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这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重庆是一个有54个民族成分的多民族的直辖市,是全国14个民族工作重点地区之一,具有少数民族人口多、比例高、聚居区幅员广的特点。全市共有4个民族自治县和一个按民族自治地方对待的市辖区,少数民族人口达198.3万,占全市总人口的6.4%,民族聚居地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0.5%。…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以“融”为导向,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  相似文献   

12.
刘璐琳  张蕾 《民族学刊》2023,14(1):68-74, 147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也是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支撑。研究发现,民族地区乡村产业振兴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内在的逻辑,当前民族地区乡村产业振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基础设施瓶颈问题突出、产业融合深度不够、要素分配不协调、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等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下一步,应加快民族地区乡村产业发展,坚定走高质量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富民之路,推动乡村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乡村产业振兴中促进各民族走向共同富裕、实现现代化,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2023,(10):30-31
陕西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用好“五抓五促”工作法,强调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和“融”的鲜明导向,从完善机制、平台建设、环境营造等方面,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坚定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相似文献   

14.
<正>2021年8月以来,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继召开党委(政府)民族工作会议等传达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牢记“国之大者”,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民族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结合本地区实际,研究部署贯彻落实的具体工作,全力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本刊将持续对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情况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2023,(11):4-5
<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海军  曹洪滔 《民族学刊》2022,13(9):23-32, 155
新时代推动民族地区祖国观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是强化国家认同、维护民族团结、凝聚发展共识的重要方略,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助力中华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时代价值。民族地区丰厚的历史底蕴、文化资源以及全方位发展成就为强化民族地区祖国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和素材。新时代以祖国观教育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遵循“理论导引——资源利用——合力培育——实践转化”的内在逻辑。要坚定习近平民族观的理论指导,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导引;推动祖国观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营造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生态;充分发挥祖国观教育各主体作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合力;推动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的教育转化,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效能。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育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2014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核心内涵。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党章。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2023,(11):82-83
<正>(10月19日—11月23日)10月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良品  葛天博 《民族学刊》2022,13(3):5-11, 138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既是各民族的权利,也是各民族的义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的物质文化基础,为之提供法治建设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程中破解民族问题、推动各民族地区从“自我意识”转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法治建设。《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有利于规范、强化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巩固精准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之间的法治关系、法律维度与建设进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族》2023,(3):38-39
<正>这些年来,福州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立足省会城市实际,认真梳理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关于民族工作的创新理念和重大实践,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建设“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窗口的示范城市”为目标,构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着眼“福”,打造“福籽家园”品牌;链上“网”,强化数字赋能;突出“融”,全面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