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环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离不开信任这一心理基础。信任是民族平等团结的凝聚力量,民族团结进步视域下的信任关系蕴含着丰富的信任因素。无论是各民族率先整体脱贫凝聚的信任因素、各族人民自觉践行“五个认同”的信任记忆,还是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信任元素,都是反映信任在广西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功能呈现。巩固广西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地位需要注入信任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汇聚信任促进政治发展的力量,发挥信任促进文化聚合的力量,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根基。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社会背景复杂,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主要体现在人口迁移与民族互嵌式居住格局的形成;矛盾冲突与和谐友好并存,和谐是主流;各民族聚合力达到历史新高度三个方面。同时为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近代广西各民族交错杂居,走向互嵌融居,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近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体现出“内聚中华”的共同心理素质,为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奠定心理基础;近代广西各民族共同抗敌体现出的团结合作精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及其先民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交融互动,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国数千年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给当今中国和人类世界留下丰厚的遗产和启示。认真总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经验,对于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族》2019,(11):12-1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着眼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显著成绩。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上海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家园。上海围绕“家在上海”民族工作品牌,自2023年3月起开展民族团结故事讲述活动,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向全社会传播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全市各族群众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第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全州8县市先后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在全国30个自治州中率先实现州县创建全覆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湖北以茶促“融”,架起了民族团结进步的连心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持以茶为媒,促进边疆茶销区与内地茶产区、中东部地区与民族地区产茶区之间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坚持以茶富民,加强民族地区茶产区“三茶统筹”高质量发展,助力各民族共同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以茶载文,推进中华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持以茶润心,挖掘各民族创造中国茶的历史,有形有感有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茶弘道,宣传中华文明“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的精神特质,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现将《民族团结研究》杂志刊发的《湖北省以茶促“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文转载分享。  相似文献   

8.
<正>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民族工作的一大重点。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带动力强、发展后劲足等特点,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全国首批整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市州,正以大旅游发展加快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本文以恩施州为例,探讨以全域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2019,(5):13-13
4月14日至1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党组书记、主任巴特尔先后深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安市、凉山彝族自治州,就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创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等工作进行调研。巴特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2023,(1):26-28
<正>长期以来,广东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吸引着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既是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也是汇聚港澳台及海外同胞力量的桥头堡。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对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广东落地落实落细,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广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于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呈现出团结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铸牢,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岭南大地璀璨绽放。  相似文献   

11.
<正>语言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向度。壮汉语言共生是广西乡村重要的语言生态,语言互鉴增进族际交流,文字相生推动智慧交融,语用共享建构家园认同,从而夯实共同体意识基础。壮汉语言的共同叙事丰富共同体意识内涵,经典叙事促进审美趋同,节日文化促成风俗共通,时代叙事达成价值共识。壮汉双语人是凝聚共同体意识的驱动力,通过跨民族身份建构实现族群认同,双语人—文化中间人的角色促进民族文化融合。探讨广西乡村壮汉语言共生现象,可充实民族地区乡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内涵,进一步发挥广西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赞誉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广西民族工作系统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以民族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贡献八桂力量。  相似文献   

13.
《民族大家庭》2023,(3):20-21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湖北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荆州市民宗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全省“三项计划”重点项目,全域开展“荆江石榴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专项行动,推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展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气象。  相似文献   

1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担当,只有中华各民族广泛动员,拧成一股绳,汇聚起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才能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理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努力,奋力争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从回族的地理分布、历史基础、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和政治认同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深入总结回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一切积极因素,意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民族团结,使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助于回族和各民族一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杜莉  王胜鹏 《民族学刊》2022,13(12):127-133, 159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上相互交往交流交融,互鉴发展,形成了唇齿相连、难以分离的多元一体格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元明清是中国多民族大交流、大交融的重要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交流交融十分频繁,具有双向互动、双层兼备、互鉴创新的特点,相互间传播、吸收与借鉴,既涉及食材、饮食品种等物质文化层次,也涉及饮食习俗、制度与饮食思想等非物质文化层次。同时,它们的交流交融具有双重作用,既是各民族饮食文化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蓬勃发展的助推剂,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国饮食文化走向辉煌,也从饮食文化这一独特领域有力地助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牢固与壮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族》2020,(1):4-4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助推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巩固和发展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推进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7.
民族团结一直是中央对广西建设的要求之一,也是广西各项事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党中央在不同时期提出广西要建设一个“范例”“先进”“典范”的自治区。广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走过了建立新政权、社会主义改造、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并在建党百年之际,启动了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探索。广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探索实践形成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地区样本,积累了中国共产党加强和改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地方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2023,(3):41-42
<正>泉州56个民族成份俱全,现有少数民族人口31.2万,其中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占比过半。这些年来,泉州市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积极打造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窗口,全市民族工作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9.
刘宝明 《中国民族》2019,(11):18-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发展,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重大命题,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的物质属性和精神文化属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内在一致性,其经济、文化和教育功能,通过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作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应重点从健全红色文化与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动模式以及红色文化的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三方面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充分发挥红色基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根铸魂作用,将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