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色文化的物质属性和精神文化属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内在一致性,其经济、文化和教育功能,通过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作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应重点从健全红色文化与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动模式以及红色文化的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三方面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充分发挥红色基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根铸魂作用,将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实践。  相似文献   

2.
在民族乡村地区,农民合作社所潜在的族际关系整合功能是从组织行为层面思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能进路。农民合作社的族际关系整合功能体现为生产互助功能、文化共生功能和信任增蓄功能三重面向。即通过以生产协同资源供给形塑经济共同体,以民族文化传承交融锻造精神共同体,以增进社会信任资本孕育社会共同体,从而促进民族乡村地区的族际经济关系整合、族际文化关系整合和族际社会关系整合。就路径选择而言,调适合作社利益关系、锚定合作社组织边界、厘正合作社管理运行可以使得合作社走出集体困境、防范功能异化,并提振其组织绩效,最终让“合作社整合效应”超越地方藩篱,发挥一定的催化作用,促进不同民族社员杂居的乡村区域共同体走向各民族互构共融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乔姗姗  党垒  张继焦 《民族学刊》2021,12(6):11-18, 116
文章基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三个维度:“民族-民族”关系视角、“民族-国家”理论视角和“国家-民族”理论视角。 三个维度各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且彼此联系,相辅相成,显示了以“56个民族-中华民族-国家”为主体的不同研究层次:基础层次的民族关系发展;中间层次的中华民族构建;目标层次的现代国家治理,三者共同构成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性认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持续推进并走向完善,提供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正>语言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向度。壮汉语言共生是广西乡村重要的语言生态,语言互鉴增进族际交流,文字相生推动智慧交融,语用共享建构家园认同,从而夯实共同体意识基础。壮汉语言的共同叙事丰富共同体意识内涵,经典叙事促进审美趋同,节日文化促成风俗共通,时代叙事达成价值共识。壮汉双语人是凝聚共同体意识的驱动力,通过跨民族身份建构实现族群认同,双语人—文化中间人的角色促进民族文化融合。探讨广西乡村壮汉语言共生现象,可充实民族地区乡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内涵,进一步发挥广西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巍 《回族研究》2022,(Z1):13-19
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在整个国家治理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也关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业的进程。基于河湟地区多民族交流互动的历史事实,文章对河湟花儿何以实现跨族际共融展开了论述,认为多民族共创、共有、共享的花儿,不仅表征着河湟地域文化特质,还蕴含着不同民族特色文化的交融与互构。花儿内部所蕴含的心理、文化和社会的三重结构,是理解中华民族凝聚多元为一体的重要视角,不仅有助于夯实和合共生的民族关系,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具象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王利君  刘金林  蒙思敏 《民族学刊》2022,13(8):40-50, 157
选取红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宣讲、红色文化教育作为评估指标构建红色文化子系统,选取“五个认同”作为评估指标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子系统,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百色市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表明,百色市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部要素之间相互促进作用显著,具有高度耦合;2019-2021年百色市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别处于勉强协调、初步协调、良好协调阶段,二者的良性互动已显现成效,但协调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从推动红色文化进产业、进社区、进学校,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群众基础、社会基础方面提出提升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耦合协调度水平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是我们文化自信自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财富。一段时间以来,河南安阳、山东曲阜、河北承德三地市,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典型地标,结合自身文旅资源优势,积极落实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鼓励引导全国各族游客参观文物古迹,领略文明风采,感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内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作出了有益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王永莉 《民族学刊》2021,12(12):1-10, 123
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实现民族团结、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确保边防巩固和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等具有重要意义。但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面临经济发展不均衡、社会民生发展水平滞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弱化和民族主义思潮影响等挑战。为此,要促进其经济均衡稳定发展、加强社会民生改善、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各民族宗教文化作用和构建周边安全命运共同体,从物质基础和思想意识等层面铸牢边境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蒋彬  王胡林 《民族学刊》2022,13(6):15-23, 139
村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单元,民族旅游村寨中少数民族居民与外来游客频繁互动,形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场域,探讨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有助于从基层视角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本文以川西北一个羌族村寨为田野调查点,通过考察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具体做法,从坚持党的领导、推动文化创新、做好场景营造、注重深度互动等方面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刘金林  卞之峣  董佳婧 《民族学刊》2023,(10):20-26+149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各族人民的代代传承中延续至今,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在各族人民的历史发展、生产生活中起着独特的价值引领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者相辅相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宝藏,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励各族人民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章在深入分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策,包括四个方面:增强文化自信,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以人民为中心,激发各族人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强化学校教育,守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发展特色产业,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1.
杜永彬 《中国藏学》2023,(1):66-75+21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对指导新时代的藏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理论和民族政策,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思想为宗旨,以新中国70多年的藏学研究成果为依据,注重涉藏研究的民族因素、区域因素和治理因素,从4个视角探讨藏学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一、中国藏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二、西藏与其他涉藏地区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三、藏族和其他民族与民族关系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四、历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寅  冯旭  银兴 《民族学刊》2022,13(11):41-48, 14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国家统一之基础、加强民族团结之根本、提振民族精神之灵魂。厘清河西走廊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生成过程,把握河西走廊之历史定位,统筹规划和认识河西走廊在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大战略支撑作用,有助于在新时代战略框架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铸牢河西走廊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切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强化地区经济互助,守正创新发展特色;深化爱国统一战线,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完善民族法治建设,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相似文献   

13.
张继焦  孙梦华 《民族学刊》2022,13(5):1-7, 13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城市民族工作的主线。城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阔的平台,作为民族工作的一部分,城市民族工作在凝聚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中起到重要作用。文章根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维度提出城市民族工作中要基于的三个关系维度:“城市-民族”关系、“民族-城市”关系、“民族-民族”关系,分析城市民族工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联系,并针对城市民族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白科  周健 《民族学刊》2023,14(2):23-31, 15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遵循。本文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路径进行了PEST与SWOT分析,并构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PEST-SWOT模型,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坚持党的领导,完善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区域经济,奠定不同民族与不同区域的经济基础;引导社会发展,坚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舆论导向;促进创新驱动,建立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传播体系。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利于构建、发展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宏观生态,也有利于营造、巩固和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地区微观环境。  相似文献   

15.
搞鑫 《民族学刊》2021,12(9):28-34, 116
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实践对于增进各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同心共圆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思政课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主渠道。目前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存在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师专业素质不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为了切实提高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水平,进一步铸牢中华共同体意识,相关院校需要在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思政课主课堂,打通“学科、学院、课程”间的互联互动,打造“课程思政”助课堂,提升教师的素质和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16.
王广瑞  关勇 《民族论坛》2022,(1):101-111
在晋冀豫边界地区,一些互不相邻的村庄之间建立起了亲如兄弟、情同手足、和而不同、差异共生的情谊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关系谓之“社亲”。根据功能和意涵的不同,社亲可分为武社亲、文社亲和新社亲三种。在社亲文化传承过程中,晋冀豫边界地区的散杂居民族共同建构了一种跨民族跨区域的和谐族际生态体系。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究社亲之间的多维互动,寻绎位育在散杂居民族族际生态建构中的实践逻辑,审视社亲这一概念蕴含的族群互动之地方性知识,这不仅深描社亲村落的生活世界,而且可为散杂居地区促进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焦开山  张久娟 《民族学刊》2023,(11):1-8+157
族际通婚态度不仅影响实际的通婚行为,而且能反映出各民族之间的融合程度。族际通婚在推动文化交流、加强社会联系、增强对其他民族的认同感,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族际通婚态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变迁和文化交流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本文基于云南和宁夏地区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考察当前少数民族群体对族际通婚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族际通婚态度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研究显示,少数民族群体对族际通婚整体上持积极态度,对子女和亲属的通婚态度相比自身更为积极。此外,个体和家庭因素与少数民族群体的族际通婚态度显著相关,其中家庭民族构成的影响较大,各民族之间的日常交往和共同生活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族际通婚态度。通过族际接触和文化交流、教育宣传活动和改善社会经济可以促进族群融合,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铜鼓文化是红水河流域各民族共创共享共传的传统文化,其发展和演化体现出多民族文化的共生性,这种共生关系丰富了铜鼓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依托广西河池国家级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铜鼓文化融入到经济发展当中,有效促进文创产业发展。广西铜鼓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促进了各民族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构筑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助推了各民族互嵌式发展,增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凝聚力。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这与新时代我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局势密切相关,是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富有政策和理论意义。公民层面的政策是充分发挥人民的力量,培育人民主人翁的意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民族层面的政策是处理好56个民族与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国家层面的政策是在国家主导下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国际层面的政策是建立新时代国际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上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既有“多元一体”的结构性理论内涵,也有“共有家园”的话语体系内涵,是一个系统、发展和实践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文化发展之间有着密切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有效传承历史文化、缔造文化共识和实现文化教化等。然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面临着偏狭的民族文化观、乏力的文化传播、凸显的文化窘境和不良的文化活动等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提高文化认知、完善文化传播、增强文化认同和深化文化实践等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