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刚  于鹏飞 《民族学刊》2022,13(7):8-15, 138
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研究中华民族问题时不能回避的两个概念。当前学界在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时出现了忽视中华民族认同问题,强调的“共同性”是指56个民族之间的共同性,把中华民族作为56个民族的总称,甚至否认中华民族是民族实体。中华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底与主干,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体现着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归属与赞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建构科学的中华民族观,并在社会生活中传播中华民族知识,同时,要依据中华民族的结构、历史、文化等民族特点来构建中华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群体认同意识,因此从心理学社会认同视角对其探析有助于理论构建与实践推进。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以内外群体划分为基点,强调培育一种涵盖所有次群体的上位认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理论支撑。相互群际差异模型则认为认同威胁是造成群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主张在尊重次群体认同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其与上位认同的嵌套关系,这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的探讨富有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俊秀  周迎楠  裴福华 《民族学刊》2021,12(5):17-23, 10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费孝通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构想,为国家民族政策提出了一个学术的理路。Gaetner和Dovidio提出的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和费孝通“多元一体”及现在党和国家提出的“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不谋而合,其理论框架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提供借鉴。该理论认为共同内群体的形成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包括群体间的相互依赖性、群体间的差异性、社会情境、预接触经验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在良好的制度支持和社会氛围的基础上,突出不同民族的相似性和共同性、淡化差异性,增加平等的接触机会,促进跨民族互动与合作。通过构建共同内群体认同促进中华民族认同,突出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努力,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引导各民族人民把自己和其他民族成员视为民族共同体的一部分,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知相似性、信任和理解,减少威胁感,最终带来认知(积极的想法)、情绪(同情和关爱)和行为(合作和帮助)方面的积极改变。  相似文献   

4.
5.
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历史演绎中逐步形成,其发展历程大致经由族群共同体与地域共同体、血缘共同体与文化共同体及政治共同体等五环节三阶段复合而成。秦汉以来,这五种共同体基本上和合为一,延续至今。在南北分裂时段,强势地域共同体会打破中央性、统一性,成为地方政权或地方割据势力。部分族群共同体会入主中原,成立全国性少数族群主导的政权。然而,基于心悦诚服的文化认同与基于分配正义的政治认同,始终是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一体性的坚强基点,是我们当今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意识的历史根基与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6.
建构各民族共通有力的认同,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性路径。认同是多层次或多要素的。从关联叠加视角而言,汲取政治认同要素、心理认同要素和文化认同要素等对于认同支撑至关重要。其中,基于政治认同要素建构的政治秩序和政治归属,能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团结统一的合法性支撑;基于心理认同要素建构的价值取向和情感纽带,能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依存亲近的情感性支撑;基于文化认同要素建构的团结根魂和同脉印记,能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多元一体的共识性支撑。  相似文献   

7.
8.
礼仪伦理是中华各族人民在修身、行事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与价值准则,是各民族共情、共享、共生的隐喻纽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视阈下实现礼仪伦理的现代价值再创造,通过理论逻辑中蕴含的文明共同与“古今通理”、社会交往与“形神统一”、民族互嵌与“美好生活”,并以“礼”为核心在历史逻辑表达中构建了各民族在生活礼仪上的“互联共同体”、人生礼仪上的“纺绳共同体”和生产礼仪上的“命运共同体”,在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交织叙议中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中的礼仪伦理理念、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礼仪伦理维度、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礼仪伦理实践以及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礼仪伦理价值,呈现出礼仪伦理价值效能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9.
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公共记忆,是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分析相关个案,阐述了从个体记忆到各民族集体记忆与各民族共同体认同,再到现代中国社会的公共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路径与机制。从公共记忆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形成过程与机制,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和中国的民族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我国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加强对共同体的认同,以心理学的认同理论为出发点,探究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心理机制的优化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将探讨运用心理学上的互换原则、相容原则、共振原则及引导原则,加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意志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群体认同意识,其深层体现的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从身份认同视角入手,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理解和实践推进。首先,凸显各族人民共有的中华民族成员身份、统一国家公民身份、命运共同体成员身份显现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其次,消解中华民族身份认同与次国家民族身份认同张力、消解国家公民身份认同与族裔身份认同张力以及消解各民族身份认同的排他性问题,展现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价值;最后,通过系牢各族人民的共有身份认同纽带,增强各族人民的文化归属感、社会归属感和民族使命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根脉和基石,历史上不同族群的自由迁徙促成了民族交融共存的局面,而民族多元性又是中华民族认同的现实基础。我国是拥有独立统一的国家主权和治权的现代民族国家,《临时约法》和《共同纲领》为中华民族奠定了法治基础,同时,“中华民族”和“国家认同”入宪,高度确认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国家认同和国家统一奠定了宪法基础,是对国家共同性纽带的维系和强化,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里程碑。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调适,坚持执政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14.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发展,能够推动构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通过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全面营造浓厚培育氛围,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作用,深化大学生的思想认识,积极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路径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  相似文献   

15.
孝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共识,也是促进各民族文化不断融合的内在动力。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孝文化内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加强中华孝文化的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现实中,中华孝文化在各民族实践中依然葆有儒家思想的底色,对厚植家国情怀、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石磊  薛蕾 《民族学刊》2021,12(5):1-9, 106
从政治、文化和经济等维度来看,中华民族始终是连续的超稳定体系,多民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携手共进,这是中华民族自然空间、历史起源、文化发展和媒介叙述共同作用建构的。这些“各美其美”与“美美与共”的民族文化景象,值得影像媒介去系统化深描。各民族节日影像志以一种深描的方式,从根深蒂固的民族节日文化中,洞察鲜活的中华各民族文化新常态: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各具特色”,少数民族节日中地方文化与官方话语“和而不同”,社会关系和社会变迁嵌入影像叙事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代之音”,由此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自信与自觉,建构起丰富的民族形象和文化肌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理解中华民族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起源、含义、结构和秩序,有助于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以及新时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的民族工作主线,正确把握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文章结合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和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从政治、地理、经济、社会、文化、心理、语言、历史等多个维度,在学术话语上梳理了看似杂乱的民族现象,整理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协同和调整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结构与秩序安排。  相似文献   

18.
19.
"五个认同"内涵丰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之一。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其在自身发展渐变中形成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回回"到"回族"的嬗变,不仅体现回族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程,也揭示了中国"家底"中少数民族("多元")不断凝结成中华民族共同体("一体")的规律。"五个认同"的内涵表明,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使得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