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自恢复高考、改革开放以来,法学专业经历了一个从热门到过剩的急剧转变,从社会急需专业到“部控专业”,再到“红牌专业”,法学专业在社会上的声望出现了巨大的落差.清末民初也曾出现过法政教育过度发展或畸形发展的情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而民国初年对法政专业进行的调控,可以为当今调整法学教育专业结构提供历史借鉴.法学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办法,一是减少法学教育专科层次的招生数量,并逐步走向取消;二是制定一个法学教育统筹发展的规划.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 ,意味着我们在经济发展中要“遵守规则、开放市场”。这个“首先是政府入世 ,其次是企业” ,看似与我们教育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问题 ,却对法学教育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作为 1 952年起就开办“司法专业”、1 983年设“法律专业”(专科 )、1 986年建立法律系、2 0 0 0年成立法学院的地区性民族高等院校———西南民族学院的法学教育如何适应新的要求 ,需要认真研究并进行深入改革。 1 998年 ,西南民族学院率先在全国进行法学专业的合并 ,对西南民族学院的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受大环境的影响 ,西南民族学院的法学教育仍未摆脱“模式化教育”。尽管经过数年的探索与努力 ,“学生在学业、学术上缺乏个体特色、个人优长 ,知识和能力结构标准化 ,压抑和挫伤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观。为此 ,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力度 ,使西南民族学院的法学教育适应“全面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建立法治国家”的要求 ,培养“有法律的学问、有法律的道德、有社会的常识”的法科人才。  相似文献   

3.
劳动法学、经济法学家──关怀王菁关怀,1927年6月生于河南堰师县。解放前就读于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1948年赴解放区参加革命,入华北大学政治学院学习,1949年3月毕业后留校工作。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后,开始在法律系任教和从事法学研究工作。现...  相似文献   

4.
今年六月十七日至廿四日,中国法学会在石家庄市举办了“毛泽东思想法学理论讨论会”。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共有一百五十多位代表参加。我校法律系有两名代表参加会议。召开这次讨论会的目的,是为了讨论和研究在法学战线上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要着重研究的问题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怎样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法学理论,开创法学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法制社会的发展,法学教育也面临着跟住时代脚步、解决实际问题的改革。基于社科法学立场,在分析当前法学教育的时代背景以及现实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法学教育改革的方向目标、核心内容及具体措施,提出法学教育应当全面向实践转向。以“改革”教师为核心,以教学方法改革为手段,为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的革新服务,最终实现教育目标,即着力解决法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距离问题,让法学教育能够培养出具备法律职业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法律职业人。  相似文献   

6.
法学编辑研讨会综述由云南大学《思想战线》编辑部、云南大学法律系和西双版纳州政协文教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法学编辑研讨会于1995年3月14日──18日在西双版纳州府景洪市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山东、贵州、云南等地的法学编辑、教学工作者会聚一堂,...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法学研究和法学期刊的繁荣与发展,2003年10月23日到25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国际会议中心联合举办了“法学研究与法学期刊学术论坛暨庆祝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成立四十五周年”大会。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俊教授、中国人民大  相似文献   

8.
尊卑有序、贵贱不等和皇权至上是中国传统法律观念的精要,并且作为一种文化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想转变传统法律观念是比较困难的.然而在清末变革的背景下,清政府通过法政学堂和大学进行了大规模的新式法学教育以及海外留学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以西方的法律观念为指导,按照现代法律部门的分类进行课程设置,教材多使用西文,教师也多为西方人.清末新式法学教育为我国培养了一些新型的法律人才,更重要的是导致了传统法律观念向现代法律观念的转变.同时,它也促使礼法分离和现代法学的建立,并为体现法治文明的司法体系的形成作了法理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党的政治理念,体现在党的各项政策之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作为政治理念,“以人为本”具有广泛的共识基础。为了使“以人为本”在全社会得到贯彻和执行,有必要将“以人为本”转化为法学命题,发挥其对法学的指导作用,使其体现在国家的法律之中。进入法学领域的“以人为本”必将对中国法学的研究和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代法学教育肇始于清朝末年,为满足改良政治、立宪修宪的需要,经过政府的推动和社会的响应,清末法学教育开办之初便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天津北洋法政学堂作为第一批政府办学,为近代的法学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长达10年的清末“新政”中,教育改革是各项改革中进行的最广泛深入的一项,它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因素的增长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反映。1906年9月清政府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法律学堂——京师法律学堂,中国近代的专门法学教育开始了新的阶段。本文主要论述了京师法律学堂的创办背景;体制、学制与课程设置;教员与教学内容等。同时论及了清末教育改革中的日本留学简况。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程》是“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的一种,由“《语文教程》编写组”集体编写,法律出版社出版。近年来被高等学校法律专业普遍使用。广西大学法律系一直用它作为必修基础课教材。这部教材的确像“说明”中指出的是“结合法律专业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古代法学文选”部分也体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照顾到内容的科学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世界上法制较健全的国家,美国的法学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完善的体系、健全的制度,通过对美国法学院学生培养计划、教师聘任、教师工作条件和法学院学生的课堂教学、实习、分配状况等的考察,对改善我国目前法学教育比较落后的状况,可以得到一些借鉴,譬如“选教制”授课、“课堂讨论”、提高生源录取规格等方式,都可以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4.
同济法学     
同济大学在解放前设有法学院,在50年代院系调整中同济法学院被并入他校,1994年正武恢复法律系。同济法学旨在重振其良好的传统,利用与德法等欧洲国家高校合作较多的优势,借鉴其深厚的法学教学和研究经验,计划将同济建成中国的研究德国法、欧盟法的重要基地,为上海市乃至国家培养优秀的法学人才。学术队伍同济大学法学目前共有教师42名,其中教授7位、副教授15位,拥有博士学位的有15位,其中5位为留穗博士,1位为留法博士。男聘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机构设置同济法学包括下列机构:法律系:重建于1994年,目前在校本科生约有250人,在校硕士研究生约120人。法律系已获得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授予权,设有宪法与行政法学、法理学、民商法学和国际法学四个二级学科法学硕士点。今年将再增设经济法硕士点。现任法律系主任为高旭军教授(博士)。中德学院经济法系:中德学院是中德合作办学机构。2006年该院正式成立经济法系,该系目前设有三个教席: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赞助的经济行政法基金教席,负责人为获得德国Speier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学位的王维达教授,西门子股份有限公司和蒂森克虏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赞助的经济私法基金教席,由在德国洪堡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的高旭军教授主持。德国拜尔股份有限公司赞助设立的知识产权法教席,由在德国汉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刘晓海教授主持。该系与德国洪堡大学等联合培养经济法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成立于2003年3月,目前有8名专职教师,其中教授3位,副教授1位,博士4位。知识产权学院现巳开始和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招收知识产权与知识管理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今年开始招收经济法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目前由单晓光教授(博士)主持知识产权学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法学教育太过注重法学本身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提供,缺少经济社会实际经验的提供,缺乏民族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结合,缺乏法律语言训练,缺乏国际化法学人才的培养。师资队伍的“法学近亲繁殖”,法学人才的培养急功近利,导致法律正义的传播缺陷,从而很难从实质上保证法律实施时的公正公平。因此,我们应该建立以法为主,以德为辅,以法学学科为中心,其他学科为支撑,以国内法为重点,国际法或区域法为补充的,有法律语言训练,有多学科背景或实际工作经历的法学师资队伍的法学教育模式,最终实现法学教育的社会目的,实现民富国强。  相似文献   

16.
中山大学法律系李斐南编著的《法学英语》最近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大学法学专业英语教材。这本教材是编者为了解决教学之急需,在系领导和同行的鼓励、支持下,经过几年来在教学中边编边教边改的实践,而杜撰成书的。从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开设法学专业英语课是十分必要的,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  相似文献   

17.
董必武作为无产阶级法学家的杰出代表,其法学教育思想较为丰富,主要表现为:第一,法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对人的教育;第二,法学教育的基础在于搞好学校等硬件建设;第三,法学教育的提高在于法学科研的进步。董老的法学教育思想对当前的法学教育改革主要有三点启示:其一,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是当前法学教育改革的目标;其二。对法学教师的改革是当前法学教育改革的保证;其三,加强国际之间的法学交流是当前法学教育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论完善高等法学教育体系的几个问题王立明新中国的高等法学教育是在建国初期仿效苏联法学教育体系的基础上起步的。那时的高等法学教育是不完善的,落后的,但它毕竟是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体系形成的基础,也是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初级阶段。自从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  相似文献   

19.
我院文科系、部、所简介──法律系法律系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的需要,在原政治法律系法学专业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现设有民法学硕士学位点、法学和法学教育两个本科专业。法律系现有专兼职教师29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7名、讲师6名、助教7名...  相似文献   

20.
一 《警察法学概论》在其学科建设、国民教育上理论创新 ,填补空白  面向 2 1世纪的“红皮书”被高校师生视为我国现代化教育的精品教材 ,爱不释手。自从法学院启动“科研依南 ,教学靠北”的学科建设战略以来 ,陈晋胜教授紧紧盯住“警察法学”这一高校法学教材的“空白”不放 ,在“补白”的道路上 ,孜孜不倦 ,刻苦钻研。发表了 30余篇相关学术论文 ,主持了国家 (0 2FBX0 30 )和省部级社科规划项目 6项 ,撰写了《警察执法论》、《实用法学例释》和《行政法实践的哲学分析》等多部法学专著 ,终于完成了这本具有鲜明时代感的红皮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