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袁袠是明嘉靖前期的重要文人,官至广西提学佥事,工于诗文,著述颇丰,其中《世纬》一书和数十篇诗文赋作于广西任上。在广西任职期间,袁袠履行了为官和为师的双重职能,对广西的文教事业和边防事业都有所贡献。从其宦绩可见明朝广西地区的民族融合措施的推行和广西人民对国家主流价值观的遵从以及多元文化的交融发展;从其诗歌创作中可以看到以袁袠为代表的中原文人逐渐接纳粤西文化和粤西文化融入中原文化的历史进程;从《世纬》一书可见明代中后期知识分子关于民族事务治理和社会改良的方案探索。凡此种种,不仅给后世留下可贵的地域文学资料,其中所包含的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于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南地域广阔,环境复杂,气候温暖湿润,“土产”类型丰富多样,如优质木材、茶叶、生漆,以及大型家畜等。生息在当地的民族通过“土产”的交往,加强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交融,做到了区域民族间的整合。这些内容在清代民族图志《皇清职贡图》《黔南苗蛮图说》《夷人图说》“百苗图”中均有一定记载。结合方志、实录诸类资料,深化其研究,对于探讨西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民族关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以极大的投入获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这种努力的社会认同并不乐观,许多冲突和矛盾并没有因发展加快而减少,甚至在一些地方还出现诡异的悖反现象。这与在准确理解和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体系上发生的偏误有关。  相似文献   

5.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是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会议提出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本文针对系统地论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来源以及学术界的不同争论,根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精神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进行科学的理论分析,指出正确认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纪文 《民族学刊》2023,14(3):68-78, 149
在古代西南各民族的文学活动中,民汉文学关系、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学关系互融互通,构成一种自在的交流互动的文学图景,促进了古代西南各民族文学的发展。古代西南各民族文学交融史料文献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涉及文献学基础及史料编纂新构架;史料中的书面文学文献研究、口传文学文献研究和数据化存储与数字文献研究等三个层面的内容,以及两个场域(作为学科的“文献学”和作为一种文学研究方法的“文献学”);文献研究的推进路径和学术站位等论题。在吸收学界相关文献整理策略的基础上,我们采用“搜集-辑录-研究-应用”的理路,将整理与研究有机结合,理论与应用互相匹配,循序渐进,推进大型文献《中国古代西南各民族文学交融史料集成》的编纂工作,以提高文献学研究的学术站位,将文学交融史料文献视作是各民族共有的文学遗产、文化遗产和思想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文学交融史料中的义例义理与时代课题的研究相会通,为民族文学研究话语体系的建构增添新的华章。  相似文献   

7.
8.
中国近代社会背景复杂,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主要体现在人口迁移与民族互嵌式居住格局的形成;矛盾冲突与和谐友好并存,和谐是主流;各民族聚合力达到历史新高度三个方面。同时为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近代广西各民族交错杂居,走向互嵌融居,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近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体现出“内聚中华”的共同心理素质,为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奠定心理基础;近代广西各民族共同抗敌体现出的团结合作精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唐晓涛  王丹 《民族研究》2023,(4):94-105+137-138
明代桂西俍兵东迁流官区屯驻并在地化是民族迁徙与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案例,其在历史进程中有不同的表现:明代东迁的俍兵维护地方秩序、参与地方开发;清朝以后,通过宗族建设、联姻、科考,俍兵俍人进一步融入民、僮人群中;清中后期,当地形成的共有地域文化传统调整着人群关系,同时客民也影响了当地人群的祖源地构想;民国时期,多民族的交融更为明显,各民族团结抗日表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多民族交融互动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过程不但是国家制度和官方力量自上而下影响的结果,更是俍瑶僮等族群自下而上主动选择、有意靠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熊鹏 《回族研究》2024,(1):12-19
八角是滇东南与桂西山区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村寨常见的经济作物,八角的产销也成为当地少数民族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民国时期随着云南剥隘镇至广西百色镇一线水路运输的畅通,滇桂两省以八角产销为中心的商贸往来空前繁荣,不仅吸引了各地商贾纷至沓来,也使陈旧的八角种植技术得到改进,由八角产销带来的影响也渗透到种植所在地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多个面向。商业贸易是中华各民族经济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性力量与重要方式,民国以来滇桂两省各民族在以八角产销为纽带的社会经济协作中形成的互利共赢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不仅促进了所在民族区域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也为各地文化在民族地区的汇集及融合提供了载体,更深化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广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居住环境、生产方式、文化形态、婚姻形态不断发展进步,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被誉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广西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也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深入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程及经验启示,不仅有助于广西继续发挥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动作用,也将为全国各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刘薇 《民族论坛》2022,(1):68-74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在各种文化样式中有着多样的艺术表现。神话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往往会把多民族同源母题作为展现民族关系的创作元素。同源母题神话通过“同”与“异”的叙述,包含了各民族对“他族”的认可,也包含了对“自我”在多民族关系中的定位,同时强调各民族“和而不同”,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各民族关系,以及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活意愿,是建构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基石。深入挖掘同源神话中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有利于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相似文献   

13.
蚂节是红水河流域壮族极具农耕色彩的节日。在壮族与汉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其文化要素与内涵不断丰富,壮族神器铜鼓与汉族神兽实现互通,壮族文化与道教文化得以互融,壮、汉民族以仪式为纽带“同祀共欢”。壮、汉民族通过“互鉴”的途径达成“共享”,从而实现彼此文化的交融。蚂节也因此发展成为整合壮汉民族关系的节日庆典。这一鲜活案例不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微观体现,而且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对于从多维度探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15.
农历三月初三,是壮侗语族各民族一年一度的重要节日。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既有物质的因素又有文化的因素,由节律性的生活风俗进而形成为一种群体的行为模式。由于文化的互渗互化,“三月三”节日文化不仅对周围其他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也必从周围其他民族中吸收了不少文化因素。因此,对这一重要的民族节日进行全面的研究,无疑是有重要的意义。一、“三月三”节活动的程序和内容在广西,有过“三月三”节风浴的主要是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字符号系统中包含有方块壮字来源的成分,其中用于记录和描写壮语地名和地貌特征的“岽”“?”“咘”“榃”“岜”“?”“峝”“峒”“垌”等字,主要由方块壮字“汉字化”而来。方块壮字“汉字化”背后反映的是壮汉民族的交往史以及文化上所蕴含的共性,是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7.
李锦  降央松姆 《中国藏学》2023,(4):1-10+209
文化交融和社会交融发生于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善于处理人口流动,能够提供更多融入机制的社会组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促进社会交融发生。文章基于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木雅地区的调查,认为青藏高原的人口流动是一种常态,因而讨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时,需要重视基层社会组织如何根据外来人口的来源和流动方式提供融入机制。木雅地区处于青藏高原交通要道,人口流动频繁,为了加快外来者融入当地社会,其社会组织“居巴”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处理原则。首先,“居巴”在当地被表述为一个血缘亲属团体,但“居巴”的双边继嗣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血缘排斥性,从而有效扩大亲属范围。其次,基于“居巴”形成的“亲戚”,是一个以姻亲关系联结的亲属网络,它通过对“居巴”继承关系的肯定和与新建“居巴”形成姻亲关系两重方式,将外来人口继承或者新建的“居巴”完全接纳到“亲戚”群体中,以完成外来者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总体而言,“居巴”是既能吸纳外来人口加入,又能持续保持社会稳定性的社会组织,在这一意义上对外来人口具有开放性,利于不同来源、不同身份的外来人口融入,是促进当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共同体”是一种以共同关系为纽带联结形成的关系性存在,体现为相关人群和睦相处、平等互助、凝聚彼此的内生情感关系,其核心构成要素是关系理性、价值共识和情感归属。交往交流交融的本质是推动各民族开展社会交往、文化交流和情感交融,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本质与“共同体”的核心构成要素具有内在的逻辑自洽关系,体现在:社会交往培植关系理性、文化交流增进价值共识、情感交融厚植情感归属。坚持从关系维度、价值维度和情感维度三个层面协调推进、有机统一,对于增进共同性、推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心宪 《民族学刊》2021,12(3):29-36, 97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范畴,立足于哲学人类学思维范式的应用,重视日常生活化“接地气”的交往功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落脚点在“交”,即“相互交汇,有所接触”的“交往”。这样通过“民族群体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日常生活的应用理解,阐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概念的核心要义及其逻辑起点。风俗习惯在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产生与传承,直接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交往活动。重庆国家级民俗类非遗的秀山花灯,当代以来舞台化精品打造历史经验收获不少,但我们可能更应注意的是其民间交往功能存在的问题,政府主导的秀山花灯春节“跳花灯”习俗活动,成为本地“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民间文化交往功能重要载体,有助于美丽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愿景的达成。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我们今天使用的现代意义的民族这个概念,其实是从西方传来的,西方使用它也就是三百年左右的历史。现在我们常就民族的内涵与定义进行争论,还常就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进行研究,那么在当代的西方,民族是什么意思?民族与国家是什么关系呢?其内涵与我们所主张的是否相同呢?今天我们就请在美国克莱姆森大学任教的人类学教授张燕华老师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