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转换句法的角度分析英语比较状语从句的省略问题。此分析揭示英语比较状语从句中省略的层次性和特殊规则,解释了英语比较状语从句的各种复杂结构,同时也纠正了几种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2.
原因状语从句是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常用到的结构。本文以郑州某高校的108篇学生作文以及中国和美国学生作文各49篇为研究对象,采用语料库研究的方法,对每篇作文中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位于主句之前还是主句之后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由于受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中国学习者将because原因状语从句置于主句之前的比率高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使用者;同时,也验证了随着学习者习得水平的提高,将because原因状语从句置于主句之前的情况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3.
同一连词可以引入不同的从句。文章讨论了主从连词 if引出的各种状语从句 ,一般语法书和教科书介绍 if状语从句时 ,通常只说明它是用来表示条件的条件状语从句 ,探讨了 if状语从句的深层含义 ,分析归纳出它在实际使用中表示假设、条件、时间、让步以及原因的五种功能 ,列举了该词的一些变异形式及用法 ,同时探讨了 if状语从句的不同汉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母语为汉语者使用汉语时常常前置状语从句 ,而母语为英语者使用英语时往往后置状语从句。针对不同状语从句与其主句的相对位置及状语从句连词的使用 ,本文分析了英语对汉语、汉语对汉英中介语在学术讲座中的跨语言影响 ,以及状语从句的位置与语篇功能的关系。分析的语料包括三名中国留美博士生所做的汉、英学术讲座。分析结果显示汉语的从 主、英语的主 从原句型建构分别对汉英中介语、汉语的使用产生影响。在状语从句的使用上汉英中介语更接近汉语 ,而汉语则显得“英化”。在状语连词的使用上 ,汉语的双连词在汉英中介语中有明显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高等专科学校教材《实用英语》泛读教程Ⅰ第2单元 Bring the past to life 中有这样一个句子:“They discover objects thousands of years old that inform us about how peoplelived long ago.”译文为:“他们把几千年前的物品挖出来,以便使我们了解很久以前人们生活的情况。”由that引导的划线部分为定语从句,可在功能上却起了状语从句的作用,表示“目的”。其译法也与定语从句的常规译法有所不同。因此,处理和掌握好英语中起状语从句作用的定语从句,加强对此类定语从句所表达的状语意义的认识,对帮助学生理  相似文献   

6.
原因状语从句是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常用到的结构。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研究中国学习者对because原因状语从句的习得,以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及其各个子库(ST2、ST3、ST4、ST5、ST6)作为研究对象,参照Brown语料库,对各个语料库中由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进行检索—分类标注—分类检索—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由于受到母语负迁移作用的影响,中国学习者将because原因状语从句置于主句之前的比率高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使用者,初步验证了随着学习者习得水平的提高,将because原因状语从句置于主句之前的情况越少,出现because与so连用表达因果关系之类的言语失误率也越低。  相似文献   

7.
英语定语从句的复杂性给理解和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主要研究英语定语从句所隐含的状语职能,提出根据原文的逻辑关系和汉语表达习惯进行职能转换的方法,把定语从句译成状语从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在翻译活动中准确把握、贴切表达原文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些定语从句在复合句中有状语的功能,并且与主句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它们可以表示原因、结果、目的、时间、条件、让步,等等。因此,在翻译这一类句子时,可将它们译为相应的汉语中的状语从句。  相似文献   

9.
浅析英语状语性定语从句的语义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的定语从句是一种修饰性的从句 ,其主要功能是作名词 (词组 )的后置定语 ,修饰其先行词。然而 ,英语中有些定语从句兼有状语从句的职能 ,在语义上与主句有状语修饰关系 ,说明时间、原因、结果、条件 (假设 )、目的、让步等关系。理解与翻译这类从句时 ,应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发现其逻辑关系 ,然后译成各种相应的复合句  相似文献   

10.
吴芳  刘妍  张颖 《新天地》2011,(10):10-10
英语中有些定语从句,结构上虽是定语从句,但功能上却不是做定语用而是做状语用,在意义上与主句有状语关系,兼有状语从句的职能。这种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一直以来都是英汉翻译的一个难点,本文对其翻译方法以及各种译法的适用条件和原则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劳动者保护的特殊性是劳动合同订立形式书面要求的基本考量.裁判者是否可以依据劳动协议文本裁判案件是判定当事人是否履行了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法定义务的方法论.不同性质的必要条款对于裁判的重要性不完全一样.对于欠缺劳动者的个人身份信息、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劳动合同期限、工资报酬等重大条款的协议文本因无法达致裁判的可操作性,应当认定当事人未履行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的法定义务,并因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欠缺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条款为可补救性条款;欠缺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宣示性条款的书面文本应该视为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但是,经当事人双方签字的欠缺必备条款合同文本除法律特别规定外,对于合同当事人仍然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应视为无效条款,仍应作为法院裁判案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和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我们不但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 ,更要留心它们含义广深的联想意义 ,由于英汉民族的文化背景、传统习俗及审美情趣等不同 ,由颜色词所引起的联想意义往往也很不一致。文章试图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 ,对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联想意义作一些对比和深讨  相似文献   

13.
就航海英语中一些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要素进行了分析。与限制性定语从句不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存在更多的限制,如含有的先行词及所选关联词。所以本文旨在探究航海英语中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4.
历来,语法界对于"have+-en"式的范畴归属问题各持所见,有将之称为"完成时态"的(传统语法家);也有将其称为"完成体"的(当代某些语法家)。易仲良教授通过研究大量含"have+-en"式的语言实例,归纳出"have+-en"式的最本质的语法意义先联性,本文将运用先联性这一理论,从研究句中的依托状语的特征着手,探讨"have+-en"与何时时间状语(when-timeadverbial)连用的规律,试图从另一侧面加强"have+-en"先联意义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5.
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的汉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位置灵活 ,语义丰富。因此在翻译时 ,要从句子的形式和结构、主句与从句的逻辑关系、信息结构、深层含义等方面加以考虑 ,并作适当的转换和调整 ,使译文既忠实于原义 ,又通顺流畅。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陆俭明(1984)一文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得出了六组指人名词的修饰性量级表和两条规则,简便地推出了指人名词两两组合的20种有效式、“名n”的有效式计算公式,最后依据句法功能的异同把四类六组指人名词重新进行了概括分类。  相似文献   

17.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条件分句可以分为原型奈件分句和隐喻式条件分句.在原型条件分句中,语法符号表达其原来的语法意义,二者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在隐喻式条件分句中,语法符号脱离了其原来的语法意义,而语法隐喻使语法符号通过隐喻模式与其语法意义得到了统一.  相似文献   

18.
关系从句具有复杂的句法结构和丰富的类型学特征,它在认识人类语言能力及认知机制方面较其他句法结构相比具有更特殊的地位。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来看,汉语是唯一结合了SVO语序和中心词居后双重特点的语言,它的关系从句结构在句子加工的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厘清了目前学界比较重要的句子加工理论以及国内外汉语关系从句加工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汉语关系从句独特的类型学特征及研究意义,并对未来在此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汉语中副词强势语的认知分类和语义特征为根据,对汉语中尤其是一些报刊和口语中流行的"副词+非度量性形容词化名词短语"的表达法从副词强势语的语义含义、"误用"现象的认知分类和语义表征以及"误用"现象产生的社会因素及理论依据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这种表达法虽在语法类属上出现跨类"误用",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看来又具有合理性;虽为误用,却很流行,给语言增添了多样性和新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