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外国文学翻译事业濒危:流水线的大生产、泛滥的重译和累累的硬伤.鉴于此,本文呼吁建立文学翻译批评学科,以净化、拨正我国现当代文学翻译.本文从翻译美学、翻译文化学以及翻译心理学的角度试探构建该学科的基本元素.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学常常通过艺术化的叙事方式来传达题材信息,以便更加充分地凸显其生态主题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建构生态意象,寄寓生态理想;创新叙述视角,激发共鸣效应;巧置多元对话,倾听自然声音等,都是生态文学艺术化叙事的常用方式。 相似文献
3.
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认识,渗透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有着多重伦理意蕴,体现着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执政伦理、自觉肩负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的生态伦理以及努力实现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民生伦理的统一。执政伦理、生态伦理与民生伦理的统一体现在党为执政为民的实践中,体现在“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文明建设中。 相似文献
5.
邓景茹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76-77,83
学文本的审美要素由表象要素和非表象要素构成,译者在对原作翻译过程中,要正确把握表象要素,解读非表象要素,真正理解原作的审美意境。译者要通过对原文的审美阅读,在译文中形而上质地再现原作的质感之美。 相似文献
6.
7.
张国龙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5):132-144+238
生态中心主义观照整个生态系统,而整个生态系统容纳所有生命,超越了人/动物的二元对立。这种以所有生命体共存为核心的生态伦理观,直接影响了21世纪以来的中国动物文学创作。动物不再仅仅是反观人性的工具或者符码,更是作为纯粹的审美主体探察众多生命样态存在的样本。以塑造狗和狼形象为主的中国动物文学,逐渐卸下了人性外衣,切近动物本性,尤以郭雪波、陈应松、叶广芩和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等作家为代表。郭雪波塑造新型的沙漠狼和狐狸形象,以期实现生态救赎;陈应松主张“人兽相融”,忧虑神农架面临的生态危机,批判引发生态危机的元凶——人;叶广芩以母性的包容和体恤,书写秦岭山地人和动物的冲突与和谐;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动物小说则体现了纯粹的动物叙事和生态书写的本真。他们平视动物作为审美主体的主体性,彰显生态伦理价值观,塑造了一系列原生态的动物形象。确保动物的审美主体性的生成,既是21世纪以来中国动物文学的审美新变,又是基于生态中心主义和生态伦理立场的文学选择,还与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9.
文学和文学翻译作为特殊的语言形式,整个语言活动都具有反逻辑的诗性功能。就文学翻译而言,语言哲学与翻译诗学相互渗透交融,形成宏观的文学翻译诗学,具体实现路径包括突显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明确文学翻译是一个意义再生的过程;将文学翻译放置在宏观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追寻文学翻译文本中权力话语的作用;建构文学翻译诗学中的伦理支撑等。语言哲学维度下的文学翻译诗学建构拓展了翻译研究的外部因素和方法,彰显了文学翻译的灵活性、艺术性和创造性,对文学翻译研究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阐释是理解的发展,理解是阐释的基础和根据,理解就是翻译。斯坦纳提出的文学翻译的阐释学运作模式,包括信赖、入侵、吸收和补偿等四个阶段,其目的是将自己融入翻译行为中,从内部对其加以描述。斯坦纳的翻译阐释学运作模式是歌德翻译三阶段论的发展,试图解决翻译史上悬而未决的翻译二重性问题,是语言学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之外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的翻译文学在新中国50年里尽管走的是一条艰难而曲折的道路 ,但取得的成就却是喜人的 ,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尤其俄苏文学作品的翻译可谓独领风骚。然而 ,过去从未有人对这一领域进行回顾和总结 ,本文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以期抛砖引玉。一谈起黑龙江的翻译工作 ,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起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 ,这所学校及其后身黑龙江大学 ,半个世纪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外语人才。他们活跃在外交、教育、文化、新闻等各条战线 ,还涌现出数量可观的文学翻译家 ,其中有不少为公认的全国一流的文学翻译家 ,他们为俄苏文学作品在我国的传… 相似文献
13.
14.
伦理生态与伦理精神的价值合理性建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确定中国伦理精神合理性建构的标准 ,离不开对伦理精神的价值合理性建构实质的把握。即以“伦理精神”、“合理性”、“伦理生态”作为基本概念 ,确立“现代中国伦理精神的价值合理性建构 ,就是伦理生态的建构的命题。应在生态中尤其在伦理与经济、社会、文化的整合生态中建构、确证、把握伦理的价值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从生态伦理到实践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兵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3)
生态伦理学作为研究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理论学说,存在着三种理论误区,即价值误区、入的误区以及逻辑误区。其主要理论不足在于强调自然中心论的价值观而忽视入的实践本性。问题在于,自然有无价值与否是由人的实践本性所决定的,自然本身不能作为自足的价值物。实践伦理观视价值为入的实践本性,人的实践本性既是入的价值生成的过程,也是创造自然的生命价值的过程。双方的统一决定于人的存在方式及其人自身的发展。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展开,而人的发展有待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塑造,从而为确立人与自然的真正统一关系而创造人的主体内涵。 相似文献
16.
翻译文学是世界文学从文学理想成为审美现实的流通模式和阅读模式,是民族视野下的世界文学景观。翻译文学并非本土文学,也非外国文学,其自身的逻辑发展和逻辑建构使得翻译文学表现出相对于外国文学和本土文学的双重拒绝,而作为一个独立场域存在的事实也摒弃了认识论上传统的二元对立,超越了结构与历史的割裂,翻译文学兼具外国文学、本土文学两者的特点,是亦此亦彼的双重结构。 相似文献
17.
在海明威的众多作品中,自然不仅是主人公行动的场所和事件的一部分,更是其作品的主题.他不仅展现了千姿百态的自然世界,表达了人类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也不时让他的主人公置身于与自然的对抗中,表现出典型的人类征服自然、人类与自然二元对立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显露出极度矛盾和困惑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18.
"文革"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段低谷时期.由于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苏联文学的译介也大大减少,但在"文革"时期仍然是翻译出版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时期的苏联文学翻译,不论是在选材方面,还是翻译策略方面都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利用生态翻译学理论对"文革"时期苏联文学的译介出版进行了分析."文革"时期的苏联文学翻译,受到了意识形态、国际形势、时代背景等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从翻译群落生态来看,虽然政治意识形态干扰严重,译者的身份被边缘化,但并不能就此否认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9.
就社会学而言,身体包含个体拥有的外在服饰、依托的内体和内在的精神主体三个层面,伦理包含民问伦理、道德伦理、革命伦理三个维度,两者之间博弈、互动、整合.于是,分别抑制了各自话语维度的革命伦理和身体的精神主体作为"宏大叙事"的主流,在党国同构的意识形态引导下,从复杂的博弈杂糅成单一的共谋同构.这种身体与伦理纠缠迎拒的状态催生了天使献身型、妖魔纵欲型和日常欲望追求型三种人物形象/身体写作维度,他们都是社会文化之于人物主体性的镜像隐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