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中倡导和培育起来的优良传统.本文对"两个务必"的时代内涵与当代价值进行了阐释,这将更加有助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所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2.
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毛泽东同志根据当时夺取全国胜利,建立新中国的形势与任务,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告诫。历史走到了今天,胡锦涛同志根据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形势与任务,又向全党重申了“两个务必”的告诫。重温历史,结合现实,理解贯彻“两个务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个务必”不仅是共产党人在某些特定时期必须具备的精神状态、价值取向和政治品质,而且更是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鲜明体现。历史车轮永不停止,“两个务必”不断深化。“两个务必”具有尖锐的… 相似文献
3.
牢记“两个务必” ,是共产党人永葆政治本色的具体体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对于全面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和艰苦奋斗优良作风含义上认识,还是从对毛泽东当年提出"两个务必"和新时期弘扬"两个务必"精神的问题探讨,都充分说明"两个务必"深刻内涵之一是执政为民.坚持执政为民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两个务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加强党的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5.
6.
坚持“两个务必”,必须在各级机关牢固树立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必须在各级机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相似文献
7.
"两个务必"内涵丰富,坚持"两个务必"是实践"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坚持"两个务必"必须澄清"过时论"、"影响发展论"、"小节论"、"无可奈何论"四种论调,正确理解和把握继承与发展、生产与消费、奉献与获取、教育与机制四种关系. 相似文献
8.
1949年3月,毛泽东在西柏坡首次提出“两个务必”。2002年12月,胡锦涛来到西柏坡,再次倡导“两个务必”。本文对这两次在不同世情、国情与党情条件下提出“两个务必”进行类比分析,找到它们之间的相通之处,进而指出新时期继续弘扬“两个务必”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沈莹莹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2):1-6
“三个务必”遵循着辩证的历史逻辑:源于对历史过往的深刻借鉴,基于对现实形势的准确把握,成于对未来发展的科学预见,是历史省思、现实关照与未来指向的辩证统一;“三个务必”蕴含着深刻的实践要求:牢记初心使命以夯实思想根基,保持谦虚奋斗以加强作风保障,锻造斗争本领以涵养实践动力,是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纪律作风与实践本领要求的有机结合;“三个务必”凝聚着丰富的时代价值:是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10.
何丽芬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11):1-3
牢记“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思想。今天 ,我们牢记“两个务必” ,不仅是弘扬一种革命传统 ,而且是倡导一种时代精神。坚持做到“两个务必” ,是党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坚持"两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一贯思想."两个务必"既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本色;坚持"两个务必"是建国后历史所证明的唯一选择;坚持"两个务必"在新时期具有新特点、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李雪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4):5-8
21世纪的前 2 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我们应充分认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坚持艰苦奋斗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艰苦奋斗在新时期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辉煌成就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背景下,从确保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和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出发向全党发出的郑重告诫,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政治清醒;“三个务必”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伟大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具有的精神品格和必须坚持的行动策略等重大问题,对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党性纯洁、弘扬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做到“三个务必”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增强忧患意识、深化自我革命、增强历史主动,这样才能真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政治保证并化成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两个务必”是执政党不断经受考验的必然性要求.坚持“两个务必”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规律性总结。构建坚持“两个务必”的长效机制,要经受长期执政的长期性考验。在执政理念上长期牢记,在执政宗旨上构建长期坚持“两个务必”的为民机制,在执政实践上构建长期做到“两个务必”的绩效机制,在执政队伍上构建长期示范“两个务必”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本结论,是应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完成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赓续和拓展,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政治本色,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自励、自律、自警的精神风貌和政治智慧。牢记“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居安思危、锐意进取意识的集中反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6.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三个务必”新命题,对全党同志作出了最新指示和更高要求。思想自觉层面,“三个务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赓续和转化,是对“两个务必”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对当前国内外现状的审视和应对;价值自觉层面,“三个务必”分别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归宿、作风保证、本领要求;行动自觉层面,落实“三个务必”,必须始终不渝地坚守人民立场、贯彻群众路线、筑牢思想防线、砥砺奋斗前行、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5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务必"精神,是对中外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都真正做到了"两个务必",并坚持与时俱进,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牢记基本国情和党的庄严使命,牢记"两个务必",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牢固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历史渊源上,“两个结合”意味着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发生了从教条化到本土化的深刻变革,体现了“一个结合”“三个结合”再到“一个结合”“两个结合”的历史演变轨迹;在创新逻辑上,彰显了从隐性到显性的历史客观性、契合到协同的价值合理性以及会通到内生的方法可能性;在时代价值上,主体层面有利于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底线意识、优化执政能力、提升执政本领,路径层面有利于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纵深推进结合之路,目标层面最终指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0.
如何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来实现这个目标,是摆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重温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牢记"两个务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