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储祥好 《学术界》2006,(5):195-199
本文建立在经济增长收敛假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实际状况,对我国区域发展收敛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存在着阶段性的绝对收敛,还有显著的“俱乐部收敛”,而且存在着条件收敛。通过分析三种收敛间的关系,得出了有助于促进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03-2018年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在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GS-SBM模型对绿色经济效率进行测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收敛模型对黄河流域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七大城市群整体绿色经济效率的相对差异呈现扩大趋势,群间差异是黄河流域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黄河流域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表现出显著的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特征,但不同城市群收敛的影响因素和速度有所差异。未来一段时期,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先导,逐步缩小城市群内部效率,推动黄河流域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协同提升。  相似文献   

3.
岳立  郑周胜 《兰州学刊》2009,(5):76-78,104
基于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理论,文章利用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三个收敛性检验方法,实证分析1985—2006年甘肃省14个地级市的经济增长收敛性过程,从而为缩小甘肃省区域经济差距提供依据。最后得出结论:(1)1985—2006年甘肃省不存在σ-收敛趋势,区域经济增长趋于发散。(2)在1985-2006年闻甘肃省不存在绝对β-收敛,只有较弱的条件β收敛。(3)在1985-2006年甘肃省三大类区域中只有欠发达地区和中等发达地区经济存在俱乐部收敛,但是前者的收敛趋势要比后者明显。  相似文献   

4.
中国要素市场的资本和劳动力相对价格扭曲问题仍然突出,阻碍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对要素相对价格扭曲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观察和把握要素市场发展动态,还能够为理解、指导新时代背景下的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和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基于1999-2017年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在测度分析要素相对价格扭曲程度及其变动趋势基础上量化分析要素相对价格扭曲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结果表明:近20年中国的要素相对价格扭曲严重,资本比劳动力存在更严重的价格低估,但整体而言有收敛改善趋势,尤其2009年以前趋势明显,此后相对保持稳态水平;全国以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区要素相对价格扭曲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σ收敛则只存在于全国层面。  相似文献   

5.
全面回顾自1990年代中期发端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有三个"典型化事实",即阶段性绝对收敛、俱乐部收敛和条件收敛,影响因素包括人力资本、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结构变量、劳动力流动、发展战略、宏观经济波动等.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的发展,标志着中国地区增长和地区差距研究进入成熟阶段.未来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的可能方向是二元经济与经济收敛、要素流动性与经济收敛、经济收敛的政治经济学以及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收敛绩效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出“基本建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体系”目标,要求直面当前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不断提升儿童福利水平,推动其充分和均衡发展。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选取面向全体儿童的功能性活动指标维度,构建我国儿童福利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确定指标权重,实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儿童福利水平的衡量和比较,再通过莫兰指数分析其空间集聚情况。研究发现,我国儿童福利总体水平呈现两极分化特征,儿童生活保障、教育状况及社会环境等具体指标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且呈现低水平集聚效应。因此,要聚焦儿童生活保障、教育状况、社会环境等关键领域,持续推进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建设,同时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分层分类推进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流通效率是反映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指标,是一个具有多元内涵的复合型概念,综合反映了流通业运行的节奏和价值实现的速度。流通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包含市场、企业、资本、人员等4个层面的10个基础性指标。对我国31个省区市流通效率的实证分析显示:中国区域流通效率呈现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态势,流通效率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东部地区,流通效率低的区域则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省份。  相似文献   

8.
中国三大半岛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中国三大半岛的概况,对比分析了中国三大半岛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化、发展速度和发展效果的区域差异,从经济地理区位、国家资金投入、人力资源赋存状况、区域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探讨了中国三大半岛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农业生产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低碳化发展的要求下,高效率低能耗的低碳农业成为农业生产的新趋势.福建作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应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农业低碳化发展.有必要通过C-D生产函数的计算,得出农业机械总动力、农药使用量、实际有效灌溉面积、化肥使用量是福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要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农业碳排放系数计算发现,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北山区的农业生产碳排放存在着区域差异,继而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低碳农业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60-64
区域差异明显已成为国内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如何缩小旅游业区域差异,并提升行业发展整体水平成了政府和国内学者共同关注的难题。研究表明:江西国内旅游业发展程度不断上升,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发展的分布逐步由集中向扩散发展,整体发展仍处于不均衡的状态。旅游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基础、政府政策等因素,是导致江西旅游业区域差异存在的主要原因。落后区域可以制定"旅游扶贫"战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产业投入、加快旅游综合改革、加速旅游人才培养,为缩小区域差异提供坚强后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区域市场分割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市场分割是转轨经济中的特殊产物.作为地方政府竞争的结果之一,区域市场分割在短期内可能会对局部经济发展产生正向效应,但从长远意义来看,它妨碍了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经济全面发展产生的弊远大于利.目前对区域市场分割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区域市场分割程度的测算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在方法论上为判断区域市场变化趋势提供了一定依据.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充分结合转轨经济的特殊性,在生产法、贸易法、价格法、经济周期法的基础上,将相关指标予以整合,使其互相补充、取长补短,以期形成全面、科学的指标体系测算市场分割程度.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着手,选取了极差、极比、标准差、变异系数、泰尔系数和基尼系数等6个衡量经济差异的指标,分析了河北省各个设市区经济差异的变化情况,得出了河北省经济差异存在着不断扩大趋势的结论,从完善宏观调控、加强和京津合作、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引进人才等方面,给出了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小兵  杜鹏 《兰州学刊》2003,(6):110-111
本文选取 11项评价指标构成了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 2 0 0 1年甘肃省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PSS10 .0forWindows统计软件 ,对全省 14个地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 ,将全省划分为四个经济梯度区 ,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苏省的区域经济差异较大,本文的计量统计分析表明:建国以来,江苏区域经济差异持续扩大,在建国初期、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及90年代后期以来尤为明显,与江苏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基本同步;江苏的区域经济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城市高农村低的梯度分布格局,与现代经济的主要生产资源(中心城市、制度环境包括政策、劳动力素质)的地区分布基本一致。因此,通过地区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增加落后地区的城市供给、强化基础教育、促进现代生产资源的地区平衡和地区产业升级与区际产业传递是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下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泰尔指数测定的方法讨论了江苏省卫生资源配置区域差异的问题,通过比较发现江苏省总的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要超过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这种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主要来源于江苏三大区域之间的配置不公平,即其内部苏南和苏中地区卫生资源配置较公平,并且苏南地区内部的配置公平性仍然在提高,但苏中地区内部的不公平性在扩大、苏北的卫生资源配置内部的不公平性最大,但有好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既有对农村养老的研究从“养儿防老”观念、子代养老意愿与老年人生存状况等层面得出了家庭养老弱化的总体认识,忽略了空间区域变量对农村养老形塑的非均衡格局。基于生成动力、责任主体、预期与实践形态几个要素,可以将农村养老分为伦理型、规则型与情感型。三种养老模式分别对应于南方团结型村庄、北方分裂型村庄与中部分散型村庄。养老模式之所以与空间区域存在选择性亲和,在于不同区域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构成状况与关联程度。从村庄社会结构的区域差异角度理解农村养老,对于我们深化农村养老的理论认识以及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有着一定借鉴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是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战略转型.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不同,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重点和途径也不同.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也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起点、内容与基础条件的差异上.从工业反哺农业的区域差异出发,东、中、西部要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反哺模式、反哺路径,并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区域协调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对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区域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最近三十年来,人口城市化水平一直是东部高于西部,而且区域差距不断拉大;从人口城市化的增幅来看,在不同的时间段有所差异,在2000年以前,东部的增幅高于中西部,进入2000年以后,中西部后来居上;人口城市化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统计口径变化共同造成区域人口城市化水平及其增加幅度差异。  相似文献   

19.
由于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各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这是造成我国区域工业化差异、阻碍我国区域工业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本文在对我国区域工业化发展差异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因子分析方法,通过构建工业化发展水平、人力资源、节能环保、科技创新、信息化水平、工业经济效益等指标,对我国区域新型工业化省域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区域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