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西方社会福利理论的发展历程看,作为福利多元主义的福利三角理论是西方福利理论发展的最新形态,记载了西方国家福利理论从剩余型福利理论到制度型福利理论再到发展型社会福利理论演变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注意的是,在福利三角理论框架中教育和培训成了福利制度设计的核心环节,也成为了解决西方福利国家困境的关键一环。分析福利三角理论框架下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福利制度对发展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尤其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福利制度有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女性主义福利学家南茜·弗雷泽在全球福利发展和社会迅速变迁的双重背景下,在对美国福利制度的考察和反思中,从性别视角对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深层次结构性和制度化的性别不公进行了批判,为女性主义福利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弗雷泽还探索了有利于女性福利的改革方案,提出要赋予女性获得福利的社会权利,建立"普遍性照顾者模式";指出要真正达成性别平等的福利国家模式,必须同时让男性也参与照顾的活动与责任。  相似文献   

3.
统计资料显示,欧洲国家主权债务与其福利开支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福利生产模型全面揭示了经济发展、财政货币政策以及福利增长之间的辩证关系。主权债务国家经济结构失衡与经济增长乏力是导致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并且影响了福利制度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调节工具的财政货币政策的分离使希腊等国家被迫通过单一的借贷政策来维持福利开支;民主超载导致了福利开支的非理性膨胀,又进一步恶化了此次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从以上三个视角的比较分析看,社会保险型体制比福利国家体制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社会福利快速发展,并引起我国福利制度未来走向之争.本文试图对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特点及未来走向进行讨论.首先,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经济、福利文化等三个方面分析塑造我国福利制度的社会文化背景,辨析其在国际社会政策比较中的独特性;其次,总结我国福利体制的特点:社会福利被放在次要地位,福利支出相对较低,具有明显的地域和职业分割;最后,对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未来发展趋向作出判断,并对我国是否会走上福利国家道路这个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未来我国社会福利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但仍将采用福利多元化的发展策略,而不会走普遍福利式的高支出福利国家之路.  相似文献   

5.
不同于主流理论界对肥皂剧的蔑视态度,女性主义在研究上对性别进行了概念的解构和重建,致力于帮助观看肥皂剧的女性观众获得尊重和权利。  相似文献   

6.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女性素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女性素质问题 ,为寻求两性平等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路径 ,即不仅仅满足于法律意义上男女间的权利平等 ,而是以心理研究为基础 ,从性别关系分析着手 ,研究女性为何与男性相比处于不利地位及如何获得真正平等。  相似文献   

7.
计划经济体制下 ,福利制度实物性配给方式带来了许多弊端 ,造成了福利资源的极大浪费。市场经济条件下 ,福利配给的货币化 ,将使福利资源分配更趋于公平、合理和有效。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我国福利供给方式必然由实物配给向货币配给转变  相似文献   

8.
刘璐婵 《天府新论》2016,(1):101-109
在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得到较快发展的同时,国内出现了对产生福利依赖的担忧。但是,由于对福利依赖概念的界定并不相同,导致在判断“我国是否存在福利依赖问题”上出现了较大的分歧。由于福利依赖的定义会深刻地限制我们对福利依赖的观察与判断,不同的概念决定了不同的观察层次和角度,导致学者最终的观察结果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国的福利依赖问题时,需要更多地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中国的福利依赖概念。  相似文献   

9.
作为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主义圣经诠释学至今已经历了三个时期,有五大派别.本文在分析众多派别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只有批判地博采众家之长,才能够全面正确地以女性的视角阅读圣经、审视圣经、理解圣经,从而聆听被淹没的女性声音,审视圣经文本中两性之间最初的和谐平等状态,重构两性和谐平等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福利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西方发达国家建立起来的一种实现全国范围内普遍社会保障的国家体制。然而进入 2 0世纪 80 - 90年代以来 ,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体制的局限 ,福利国家面临重重危机 ,正面临着从指导思想到具体制度的深层次调整。与传统福利国家相比 ,积极福利制度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女性主义人类学视野下的亲属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首先分析了女性主义人类学如何重新审视亲属关系的研究,然后从两个方面总结女性主义人类学的亲属关系研究:(1)分析亲属关系研究中社会性别不平等的建构过程;(2)分析亲属关系的连续性和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2.
王永杰 《社会科学》2007,(6):124-129
我国当前法律援助的主要矛盾是有限的法律援助资源与大量的法律援助需求之间存着在巨大差距。而关于法律援助的研究多从法学角度作出,法律援助可以体现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法律援助是国家的责任;在实践中,非政府组织在法律援助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相应的研究却较少。借用社会政策研究中的福利三角范式,可以探讨政府、市场和非政府组织在提供法律援助方面的作用以及三者的冲突与协调,以求最终实现福利和谐。  相似文献   

13.
《简·爱》自问世以来一直被女性主义研究者视为一篇女性独立宣言。简.爱也成了女性个性解放的典范。但20世纪美籍印裔的著名女学者佳亚特里.斯皮瓦克却将其置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视角下,对其进行审视,发现了其背后所隐含的种族问题,并对其进行了颠覆性的解构式阅读。  相似文献   

14.
2018年民政部儿童福利司成立,标志中国现代、普惠性儿童福利时代来临。本文以国家福利责任和社会福利制度理论视角,界定儿童福利观的内涵、外延、构成要素与制度灵魂角色,论述儿童观、现代儿童观、儿童福利观、现代儿童福利观和家庭福利观之间的关系,描述中国特色现代儿童福利观和儿童福利制度范围内容、层次结构,探讨现代儿童福利、家庭福利观与现代儿童福利、家庭福利制度建设之间的内在制度逻辑。中国特色、现代、普惠、广义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当务之急和关键之举是:重构中国特色现代儿童福利观和家庭福利观,中国特色现代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制度建设的福利责任主体是国家;现代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主要制度途径是国家为本的政治责任与政治机制;中国特色现代儿童福利服务制度体系建设的优先领域与战略重点是以现代家庭福利服务为基础的现代儿童福利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15.
刘继同 《人文杂志》2012,(5):145-154
2010年既是中国社会福利元年,又是中国儿童福利元年与家庭福利元年,标志中国儿童福利运动,尤其是儿童世纪和儿童福利时代的来临,儿童福利概念成为核心概念。儿童福利概念内涵外延、界定取向、社会理解与社会建构成前提性基础理论与重大政策议题。本文首次概括中国儿童福利概念界定个体化、专业学科、模仿西方、职能部门化和行政管理化五种传统取向,率先提出学术理论研究、纵横交织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建构界定等方法,构建了儿童福利概念框架。儿童福利概念框架决定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以现代性儿童福利概念框架为基础,笔者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与服务体系,强调国家儿童福利责任主体与责任范围内容。最后,笔者简要讨论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建设对世界和平发展、中国全球战略、国家形象建构、国家最高利益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多重长远和战略意义,强调国家是儿童福利制度框架建设的责任主体,指出儿童福利是社会福利制度最基础与最核心的部分,儿童福利制度建设是国家最大和最优先的政治问题,当务之急是形成"社会福利共识"。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城市社区福利的建设及运作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立华 《江汉论坛》2003,(10):108-111
社区福利包括社区提供的福利服务、社区内福利机构提供的福利和政府委托社区具体实施的福利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社区建设的现实目标应是发展社区福利。依托社区建立福利,并不是说要由社区代替传统社会福利制度中的单位或政府原来所承担的社会福利职责,而是要发挥社区的人们生活聚居区的特点,发动社区内的一切资源,并尽可能地吸引社会中的资源,解决社区内居民生活问题,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社区福利与社会福利是相互补充、有机结合的关系。应当发挥社会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大力培育非营利组织和各类非正式组织,发动社区居民参与,建立起国家、企业、民间组织、社区和家庭各司其职的新型福利体系。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亚洲先后以日本、韩国、中国、印度等为代表,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但普遍奉行经济增长优先与低福利政策,国民福利并未获得同步发展,实践中还表现出强者优先、普惠性弱、与就业及收入密切关联、家庭保障重要等特征,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加快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化的挑战.21世纪是亚洲世纪,也将是亚洲国家普遍增进国民福利的世纪,将国民经济发展成果转化成国民福利并保持同步发展,以及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来扩大公共支出、造福全体国民,最终建立公平、正义、共享型社会,将是亚洲国家在本世纪发展进程中不可逆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郝岚 《青海社会科学》2014,(2):136-142,168
文章历史地考察了西方女性主义自20世纪以来在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将百余年的研究分为三个时段:20世纪前80年为孕育期,这一时期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基本没有女性主义的同步回响,但在译介领域也偶有涟漪。1980-1994年为勃发期,特点是译介先行,译介内容不分先后;女性形象批评长期占主流;主要集中于西方文学研究等。1995年至今是繁荣期,研究范畴涵盖东、西,研究视角更广阔,日渐与世界接轨但仍有差距;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界获得制度化保证,学科化明显;目前的研究流派纷呈,但其中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方兴未艾,预测未来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道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女性主义资源,其所主张的"道法自然""贵柔守雌""万物齐一"为我们提供了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诉求的范本。研究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下的道家生态思想,对于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型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0.
福利多元化视野中的非营利组织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福利多元主义强调政府权力分散化和社会福利民营化,在理论上为非营利组织参与福利服务提供了重要依据."非营利组织"这一概念在西方有着特殊的指涉,而在我国却有自己的特点.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可分为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它们将在促进就业以及养老保障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能有效推进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