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金波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2):16-18
人防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全民性的长期的战备工作。人防建设只有坚持“平战结合” ,在保证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经济效益 ,才能在和平时期使人防事业的发展获得良好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 :人民防空坚持平战结合 ,是人防建设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也是世界先进国家发展人防事业的共同之路 相似文献
2.
一、走农村工业化道路,加速农业产业化我国的工业化是在一个农业大国里进行的,农业基础问题不解决,就难以推动工业的发展和实现工业现代化。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发展农业要有新思路”。怎样才能实现湖南的农业现代化?从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出发,比较现实的符合省情的农业发展思路,应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充分发挥劳动力和资源丰富的优势,科学地制定生产。经营和宏观调控的方针,力求使农业从自身发展中提高比较效益,逐步由弱质产业变为强质产业。走农村工业化道路,加速农村经济产业化进程,是农业由粗放…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标志着国家发展战略理念的再一次转型.中国至今仍然是一个农民大国,虽然改革以来中国城乡关系逐步改善,但目前中国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仍十分突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城乡统筹问题.中国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在总体上已具备了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实力.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口号,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国"三农"问题是历史原因、国际背景和城乡二元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根本上来说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作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既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同时它也是推动"三农"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的必要之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一方面需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大政方针不动摇;另一方面还要为"三农"的发展消除制度障碍,进行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进而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人关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所讨论的三大问题之一、本文着重从神话的故事内容来分 析原始人对天和人以及天人关系的解释,说明神话故事中所追求的天人关系是一种和谐同一的关 系,它建立在“天人同构”的观念和“亲族关系的预设”基础上,而神话在“天人关系”上的理想与情 感的矛盾今天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形式下人民防空建设必须着眼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人防资源为社会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本文探讨了人防建设两型化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水墨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传统艺术,传统艺术的最高美学境界是自然,但是艺术从未在本质的意义上达到真正的自然之境,因为一切艺术毕竟都是人为的创造。中国当代艺术的理念来自西方,它未来的生命力必须同时依赖于对中国传统的承传与再融合、再创造。当代艺术家赵红尘发明的次方水墨即着力于此,其要义在于通过宣纸的叠加,利用水的渗透力,一次性创造N张作品,既提供了一种解决自然与人为矛盾的方案,也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进入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人类在工业社会的历史阶段中建构起来的社会治理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的要求.因而,理论上探讨改革的热潮兴起,而在实践上,也进入了一个全球性的改革季节.然而,综观所有的改革理论和实践,都一直是在工业社会的思维范式中去谋求改革的行动方案,这不仅使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反而把人类引入到一个风险社会之中,出现了更多、更大的危机.近些年来,在社会治理变革的追求中,参与治理是得到强力推荐的改革方向.实际上,参与治理的理论主张依然是在工业社会的治理框架下提出的行动方案,与后工业化的要求相去甚远.从现实来看,后工业化已经造就了新的社会形态,在社会治理的意义上,已经呈现给我们多元治理主体并存的局面.从这一现实出发,我们需要建构的是一种合作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新型工业化,进而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有基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干部考核制度作保障,因而科技-教育-政治一体化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型标的关键举措;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工业化实现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矛盾的最终出路,也是实现"美丽中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城乡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从现代意义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等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面对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的创新发展成果与城市化演进的新趋势,未来中国城乡人口、资源和环境约束以及国土空间利用结构将发生巨大改变,城乡形态必将越发体现精明增长、和谐宜居、功能紧凑、生态文明、单位空间的经济容积率日益提高和主体功能突出的基本要求,新型城镇化将必然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进程中最为明显的热点内容,而针对城镇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发展的国家战略与策略调整,也必将为世界范围内不同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关键的制度变革驱动力量与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和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差距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同时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又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从而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环节。以农村社会普遍服务的建设推动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可供选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14.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且范围逐步延伸,城乡一体化问题已被提到战略高度。那么,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究竟如何、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各个省域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又存在着怎样的变动趋势。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评价体系,对中国整体及省域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测度。由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白永秀教授主持撰写的《中国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发展需要遵循“政府主导、城镇联动、全员参与”的建设规律.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所采取的“田园城市”“工业化与城镇化并重”和“城市农村一体化”等发展模式具有可借鉴与复制性.有鉴于此,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的内在逻辑及城乡一体化经验可以“镜鉴”到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中,并立体化绘就出“科学发展先行、社会需要导向和多元成本分担”的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建设蓝图,并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新时代意涵. 相似文献
16.
辛小娇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57-63
正王阳明的"万物一体"思想在当代有多重解释路向,彰显了丰富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然而学界大多是从形上的角度去诠释"万物一体"思想,如本体论向度以及境界论向度等,[1]对其中内涵的与现代社会中治理自然相曲通的思想的研究仍然较少。"治天"中的"天",并不是指抽象的道德世界或超越的宇宙力量,而是与人类社会相对的自然界。所谓"治天",在王阳明那里,就是从"万物一体"思想出发,说明自然与人同根同 相似文献
17.
18.
目前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中,只要界说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人们大都会引证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的一段表述,即“社会的经济形态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其实,这段文字的引证意向本来就有失偏颇,而用它来表征社会历史发展的某种一般性特征,就与马克思的原意相去更远了。笔者拟就这个表层理论的释误作一些分析,并试图引出其中隐含的重大理论问题,作为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深层研究的引子。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期间浙江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包括浙江在内的长三角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另一方面,由于浙江产业结构升级迟缓,使得浙江在长三角中的地位出现下降的趋势。基于浙江同上海、江苏的竞合关系,我们将“十二五”期间浙江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定位于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为纲,策应上海、联合江苏,共同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际航运及金融中心,形成亚太门户城市群的金南翼。并据此提出了加快体制一体化、促进社会一体化和推进空间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借力发展、借机发展、借势发展、借题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自在的植物之性、动物之性而言,人类之性是自为的性。人类之性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还有社会属性。人类之性的自然方面隶属于社会方面,并且为社会方面所规定、影响和制约。经济关系对人类两性结合方式的制约,典型地表现出人类之性的社会特质。人类性活动不只是受到社会的制约,它还反过来给予社会以深刻影响。为了减少或消除性活动对于社会的有害影响,就必须有一把用以衡量性活动正确与否的尺子。这样,就产生了对于性道德的客观需要。性道德的设定和实施需以人的心理条件、主观能力为基础。理性、意志、情感是使性道德在主观上成为可能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