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西电力高级技工学校(江西机电学校)创建于1978年,隶属于江西省电力公司。1994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技工学校、1998年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江西省电力公司依托学校建立了江西省电力公司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江西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和江西省电力公司农电培训基地。学校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机电项目)"、"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及"江西省示范性职业培训教师培训基地"。毕业生经考核合格可以取得国家认可的毕业证和高、中级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  相似文献   

2.
江西蓝天学院,是江西省第一批被教育部批准的民办本科院校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蓝天”从名不见经传,发展成全国最漂亮、在校生最多的民办大学。蓝天学院坚持“以科教兴国为己任,为振兴中华而办学”的宗旨,实施“订单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钟昭锋  肖修昆 《职业》2016,(17):22-23
本文以江西赣州技师学院为例,从办学30年的实践中,总结分享江西省技工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4.
张洪双 《职业》2017,(9):28-29
2010年7月9日,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规划纲要中提出促进高校特色办学、建设高校分类体系、形成分类管理格局和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进一步落实规划要求,在教育部的指导下,由以应用技术大学类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等单位发起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高等教育新常态下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重新定位,理清思路,规划转型和发展路径.校企协同是创新酒店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是创新教学场域精准培养酒店人才的现实需要.从单一管理模式到多元协同联动治理模式,升级课程课堂教学到校企协同场域教学,创新教学场域,延伸教学链,通过校企协同职业教育联盟的架构,驱动校企协同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任鹏  王津  平云光 《职业》2017,(14):4-9
蒙山脚下,沂河岸边,山东交通技师学院滨河而立,近万名师生在这片技能成才的沃土上团结一心、开拓奋进,为培育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挥洒着青春和汗水.学院始建于1975年,经历了42年的风风雨雨,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师生坚持"立足交通、特色办学、适应市场、服务就业"的办学理念,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团结进取、攻坚克难、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办学特色不断强化,现已步入了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简称江西电科院),国家大一型企业,成立于1960年,是江西省电力公司所属的电力科研和电力试验机构。历经47年的发展和建设.江西电科院已形成覆盖电力生产全过程的、完整的专业技术体系,是江西电力行业的技术监督中心、技术服务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和技术信息中心。承担了江西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运行、系统规划、基本建设、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技术监督与服务、科研与开发等方面工作,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经济、优质运行的重要技术力量.是实现"一强三优"江西电网企业的技术中心、研发基地、试验基地、服务基地、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办学理念僵化、办学模式趋同,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从创新办学理念、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对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建设与特色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曾宏明 《职业》2008,(33):54-55
<正>今年以来,江西现代技师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创新办学理念,面向市场,面向园区企业,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和多种合作形式培养人才,走工学结合之路,为国家建设各条战线培养了两万多名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本文结合学院的实践经验,谈谈如何更好地做到工学结合。  相似文献   

9.
朱毅贤 《职业》2017,(22):57-58
龙岩技师学院是由龙岩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综合性职业院校,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交通工程、现代服务、传媒艺术与轻工、经贸与管理等6个系29个专业,在校学生5168人,每年毕业生1500多人,是福建省培养高技能人才规模最大的技工院校.近年,80%以上毕业生在区域内就业创业,一大批在外地就业的毕业生回乡创业,为区域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2012年,学院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入选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创新创业能力是技工院校毕业生的核心,学院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开展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毕业生就业创业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院始终坚持把"进得来、学得好、出得去、好就业、能创业"作为办学理念,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着眼生产一线技能人才培养,鼓励学生基层就业创业.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突出技能教学特点,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力推动以技能就业带动技能创业,探索技能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10.
《职业》2012,(35):2
青岛海洋技师学院始建于1958年,位于青岛市区胶州湾畔。50余年来,学院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铸优质教育品牌",走出了一条独具海洋办学特色的"蓝色之路",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所可同时培养远洋渔船和远洋运输船双料职务船员的中职院校,是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建设学校。办学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电力公司作为国有能源供应重点骨干企业,在江西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近年来,公司以服务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己任,搞好电网规划,加快电网建设,抓好安全生产,深化优质服务,为构建和谐江西电网、服务江西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张鑫 《职业》2013,(30):20-21
近几年来,临沂市技师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人社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按照“办学质量为核心、特色发展为根本、服务社会为宗旨、协调发展为保障”的办学方针,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努力打造特色(品牌或重点)专业群,不断创新培养模式,持续提升办学层次,优化教学与就业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相似文献   

13.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然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特殊性及创新创业的现状入手,以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以"创新创业学院""职业教育联盟"及"大学生孵化基地"三个载体为依托,开发利用创新创业教育校本课程,打造三位一体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相似文献   

14.
高小霞 《职业》2017,(18):7-9
"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是珠海市技师学院的办学传统,2013年学院成为了广东省人社厅首批"校企双制"办学试点学校,近年来学院坚定不移地把深化校企合作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将校企合作办学理念融入到学院各项工作中,立足"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着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素养全面的高技能人才,为本地区经济、产业发展做好现代产业人力资源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蔡璞珺 《职业时空》2012,(3):19-20,22
根据201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如何提升技工院校的竞争力"为议题,并以此文件精神为指导思想,积极开展加强校企合作,突出办学特色,提升学院发展动力和竞争力的探索。以郑州市技师学院校企合作的范例为依据,论述加强校企合作,突出办学特色对提升学院发展动力和竞争力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何宝林 《职业》2017,(13):4-7
近年来,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根据人社部的工作要求,在"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的指导下,以培养"知行合一、德技双馨"的高技能人才为己任,结合学院实际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提出"让学生充满知识和梦想,让老师收获成功和幸福,让校园平安温馨而和谐"的办学理念和"研究学生、教育学生、关心学生、体恤学生、热爱学生"的五项教育观,明确"用世界的标准打造中国工匠"的办学思路,着力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夯实学院发展软实力,学院发展焕发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7.
何宝林 《职业》2017,(16):8-11
近年来,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根据人社部的工作要求,在"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的指导下,以培养"知行合一、德技双馨"的高技能人才为己任,结合学院实际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提出"让学生充满知识和梦想,让老师收获成功和幸福,让校园平安温馨而和谐"的办学理念和"研究学生、教育学生、关心学生、体恤学生、热爱学生"的五项教育观,明确"用世界的标准打造中国工匠"的办学思路,着力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夯实学院发展软实力,学院发展焕发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8.
王炜 《职业》2016,(27):24-26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最重要最基本的办学制度.本文以中船澄西高级技工学校为例,探讨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从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建立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推动技工院校通过产教融合、工学一体实现"校企双制"培养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9.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双创"和"三全育人"背景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高校创业就业率的重要举措。医学院校,尤其是中医类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模式、与专业的融合度等方面都与一般综合性院校存在差异。中医药院校要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作为高校专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以创新教学方式为重点构建规范化教学实施体系,打造特色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多元化教育保障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专业独特优势,积极探索构建一个"全程化"的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高校家政学本科专业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发展,逐步形成了服务社会,对接产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体系。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为例,展示了高校家政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双师型的师资力量、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自信+服务"的专业信念培养体系、"课内+课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等人才培养建设情况,以期对家政学专业未来的学科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