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体育教学过程是实现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基本过程。要想很好地实现体育教育的目标,必须突破传统教育的模式,克服现行教学模式和方式等方面的一些弊端,把学生真正置于学习的主动地位,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其创造性,发展其个性。为此,从优化教学过程这一角度论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2.
"人为"的教学是要达到"为人"的目的,交往是教学的形态起源和存在形态,教学是认识过程和交往过程的统一,传统的教学观蒙蔽了交往过程也凸显了其困境:不仅没有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反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创造性。教学交往是教学的本体性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交往价值的拓展,教学交往的创新价值———能解放创新的源泉、提供创新的环境、建构创新的根基、形成创新的人格,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依赖于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认识和关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从关注人性需求的伦理角度出发更多体现尊重个性、人性,在伦理关注的基础上探寻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教育学在谈及教育过程小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时,一直借用列宁和毛泽东对人类总体认识发展一般过程的论述作为其哲学基础。但因两种认识间毕竞有所区别,因此有关过程的确切哲学基础问题实际一直未能解决。其实,早在列宁之前恩格斯就曾对个体认识有过独到的研究。本文认为,既然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认识主要是一种个体认识,那么,其哲学基础就理应建立在恩格斯关于个体认识发展的历史研究和理论建树上。为此,本文从人类总体认识发展的一般过程入手,着重论述了恩格断关于个体认识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的伟大思想,最后由此而逻辑地推演出教育过程“三为主”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和主体,总结概括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两个方面的特点,高校教育教学同样要正确对待这两方面的对立统一,突出教学主体的地位,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和培养。从认识论方面看,我们所说的教学主体作用就是把学生做为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接收和处理教育教学信息的主体,充分发挥这个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受教育者主动性、积极性和独创性等多方面潜能得到挖掘、训练与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过程是个认识过程,从学生个性心理来看是个人发展过程,而从信息科学角…  相似文献   

6.
自罗杰斯提出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以来,教育界爆发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以人为本的教育存在于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评价等过程中。他强调受教育者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赋予教育的人文气息和价值关怀,提倡向人性回归,其着重点放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育过程中,提出教师要努力营造自由心理氛围以开发个体巨大资源,使受教育者经过全方位的洗礼,将人本主义思想扎根于心,真正实现人本教育之目的,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从教育效果来看,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促进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培养和教育公平。探讨罗杰斯的教育思想,汲取其合理因素,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7.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生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对话合作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对待、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是师生对话必不可少的条件。对话过程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意义的过程。师生对话增加了学生的道德知识,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强了学生的道德意志,促进了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促进了学生的道德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以发挥大学生潜能、完善人格、促进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环境育人和自我教育两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各种技巧,期望学生得到均衡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和教学的根本目标;构建终生教育体系,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充分发展的个性和健康健全的人格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石;良好的个性和健康人格的形成除先天的生理因素外,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重要因素。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其中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为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离不开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发挥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学生健康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就要“全面”与“参与”并举,“知识”与“方法”并举  相似文献   

10.
美育是极富个性的教育 ,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基本前提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本文分析了美育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阐述了美育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个性的全面发展,并把它作为当代教育的趋势。”学生的习作过程是学生个性学习和创造活动的过程,是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揭示数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3.
人本教育理念的基本观点包括: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培养有个性的人;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完整的学生"上;重视在教育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大学树立人本教育理念的价值在于对传统教育中不合理的思想和行为的批判以及突破和超越.树立人本教育理念有助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科学素养的提高、教育科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以及新型教师群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作为教师来讲,要根据党和国家的要求,授予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技巧,同时发展其能力,增强其体质,培养其品德,奠定其世界观的基础。作为学生来讲,要接受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技巧,发展能力,形成观点,养成个性,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只有教师的教,没有学生的学,是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反过来说,只有学生的学,没有教师的教,也是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所  相似文献   

15.
扬长教育就是相信每个学生都拥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主张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势和差别,以充分利用和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从整体上促进学生用个性和谐发展的目的。因此,扬长教育能抓住个体快速发展的关键,公正而全面地评价学生,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它抛弃了传统教育的思维模式,高效而巧妙地解决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其深刻的理论内涵,也证明了个性教育的科学性和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本质,并重新审视教育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6.
心理素质教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建构和社会建构的过程.心理素质教育过程由判断鉴别、策略训练和反思体验三个基本环节构成.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形式有机地整合于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是提高心理素质教育实效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教育要以人为本 ,其主要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 ,教学也同样 ,必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在数学教育中 ,小学生的主体性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主要是在教师的教育下 ,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为今后的终身学习 ,不断认识客观世界奠定扎实的学习基础 ,同时形成相对稳定的素养和品质 ,因此 ,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且要激发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注意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一、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体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学习知识 ,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小…  相似文献   

18.
学校适应是学生通过积极的身心调整和学校环境相互作用,顺利完成学业、发展个性、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过程。学校适应得好坏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较为巨大。研究发现,我国中学生学校适应性总体水平一般。虽然当前学术界对影响中学生学校适应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得出了一些切实的结论,但是对于引起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并没有涉及。笔者认为小学生升学准备不足是导致中学生表现出各种外显问题的深层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小学生升学准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个性不仅仅指人的心理特征,而是指个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主体行为特征。人的个性发展就是发展人的主体性,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参与的自觉性。学校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的主渠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当前学校教育中亟待落实的莫过于加强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建设,开好活动课,教学过程的科学化和考试的正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教育界提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培养学生的优秀个性品质。如何才能做到让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呢?学生个体间是千差万别的,一位教师应该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我认为注重实现教师个体的个性品质发展可以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