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周萌  吴翔  高剑 《社科纵横》2012,(3):17-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到"文化强国"的战略中心地位,要求我们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我们要将它作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宝贵的思想素材和文化资源,吸纳精华、总结提升,在实践中实现其现代价值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是首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针对一些问题的讨论做一简要述评,挂一漏万,旨在形成若干共识,获得某些启示,以期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的开展和交流,增强人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这个论述实际上是阐明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要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导思想,需要思考和回答以下三个基本问题: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何在?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我国传统的文化价值体系、西方的文化价值体系是什么关系?三是如何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本文试对第二个问题的部分内容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我国传统的文化价值体系中的儒家思想的关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新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的时代话题,要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要的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凝炼为富有哲学意蕴且厚重的24个字,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各个层级的主体所应追求的价值取向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便于记忆、传播和践行,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不动摇,不断地吸收传承优秀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并在实践中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方法,推进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几届党的代表大会都在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梦"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而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的中坚力量,在当今这样一个文化消费无所不在的时代,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为大学生所认同、接受、践行和传承,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这需要我们深刻剖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文化消费转向的原因、现状以及影响的内在机制,从而提出文化消费视域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路径。  相似文献   

6.
意识形态认同是执政党进行社会整合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于中国共产党整合社会价值的复杂环境之中.对这一价值体系的认同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的价值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政治方向、民族性质、时代特征以及道德标准.它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价值整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梦阳 《社科纵横》2013,(1):235-23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党的十七大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先行地区,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幸福广东"。文化惠民工程作为建设文化强省和"幸福广东"的重要工程之一,它的实施对文化强省和"幸福广东"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峰 《社科纵横》2012,(1):22-24
本文从宏观角度考察了建党90年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建设历程,总结出在新时期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指导思想一元性和思想文化多样性结合起来,坚持意识形态发展与经济、政治发展的统一,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9.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和谐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认识和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准和取向,对于整合社会多样化的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建设和谐文化,要树立文化和谐的价值取向、培育和谐的文化精神、倡导和谐的理想与信念、建立与实行和谐的社会道德规范、加强和谐的制度建设、调试和谐心理。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因此,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才能保证社会的精神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保证和谐文化建设取得实际成效,才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占有核心与根本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新形势下,为了加强和增进社会共识,维护党执政的社会意识形态安全,就要在全党全社会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建设。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进一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凝聚力量、增进共识。  相似文献   

11.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民主与公平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的核心政治价值观,其完善和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推进民主与公平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既有助于推动建设良好的公民文化和公民社会,又能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2.
陈文昌 《社科纵横》2010,25(5):154-156
任何社会都需要主导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能够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因为它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能够成为全体学生共同遵守的价值规范;是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是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核心价值观与边缘价值观之间存在着辐射与聚合双向互动的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教育,具体包括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倡导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张美君 《社科纵横》2013,(3):126-130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大众传播的审美转换以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使得文化产业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路径。文化产业的发展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为充分利用机遇,迎接挑战,必须积极探索文化产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举措:挖掘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资源;分类指导文化投资的资本来源;引导文化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规范文化企业的营销道德;注重实行文化产品消费的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14.
李卓 《学术交流》2007,(4):32-3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随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社会转型带来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多样化。遵循矛盾思维的规则,正视社会矛盾、深入分析社会矛盾,才能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平等、平和、有序、融洽相处的局面。鉴于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自身建设,以党的先进性统领社会和谐。在此前提下,发展社会事业,以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协调社会运行机制;创新社会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用中国传统文化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鹏 《探求》2007,(3):20-2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是一脉相承的。用传统文化中主要的、优秀的部分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岳云 《探求》2007,(1):4-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张丽华  马可 《社科纵横》2013,(10):16-20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这不仅是价值导向,也是行为准则,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但是在学习、宣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仍有不少基层干部群众对这一体系心存困惑,具体表现为"无用论"、"无关论"以及"无为论"三方面思想障碍。这三个方面阻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实践。破除"三无论"思想障碍,要抓好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阐释",解决好对待核心价值体系的"三冷三热"态度,重视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统摄、包容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孟蕴华 《社科纵横》2008,23(9):145-146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高校青年是否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要通过加强师德建设、课堂建设、阵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路径帮助青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做出了科学解答,为大学校园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大学生三观教育提供了范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指引,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动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道德氛围。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智力支撑和精神依托。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引领社会思潮的先进性性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冲突与整合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体系以及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