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5月推出的<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轨迹>一书,是由王业兴教授在长期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教学与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撰述而成.该书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80多年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进行了系统而又带有专题性的梳理,填补了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系统研究的空白,因而很有向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同仁或爱好者推介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迷人的指向,有着近现代文人名士惬意且中意的闲逸生活.这里曾酝酿和升腾出中国近现代新城市文化的繁花似锦,曾缱绻和旖旎过多少你侬我侬的青岛故事,种种风物已经被打磨与历练为厚重的文化符号和清新的艺文地标.风过处,无论是过往的羁旅文人,还是当下与之邂逅的所有人等,都会对这里缺乏免疫—— 如此,当是青岛市市南区的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和八大关历史文化名街.三年前,八大关成功人选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相似文献   

3.
试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党史研究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代有一代之学术,从更广阔的历史和政治语境的眼光出发,中共党史研究的价值取向与中国各个时期的社会转型紧密相连.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共党史研究中出现了力求社会价值与学术价值辩证统一的发展态势,其中既蕴涵着学术演进的内在逻辑的支配,又有着外在的社会力量的作用.中共党史研究价值取向的演变是新世纪的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必须面对的时代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将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陈潭秋、毛泽东等中共早期领导人放在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双重视角下考察,我们会发现他们作品的重要价值和独特地位:他们有的在中国新文学源头上烙下了一道深深的红色烙印,有的将自己的作品和译作溶化成血液,流淌在几代共产党人的血管里……而所有这些带有抽样分析色彩的研究,将拓宽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双重视野,提高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的认识,从而加强在中共党史视域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新儒学与现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翔海 《求是学刊》2001,28(2):19-23
如所周知 ,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是以向西方学习为历史起点的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典型地代表了进入统一的“世界历史”以来早期“先进的中国人”被迫开启近现代化历程的理性自觉。作为现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成熟形态与主要代表 ,现代新儒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派、自由主义西化派一起构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界鼎足而立的三大现代思潮。在基本的理论旨趣上 ,新儒家是主张中国文化现代化的 ,在强调向西方学习、吸纳以科学民主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文化之优长方面 ,新儒家与其直接的理论对立面———西化派之间也在相当的程度上保持了一致性。但是 ,由于…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是文化道路问题。鸦片战争以来,历史进程的每一个时期,每一种思潮和思想流派,都对这一问题做出新的反省,试图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而这种反省,又总是在中西文化的撞击、比较、取舍与会通的时代演进中进行的。五四时期的文化反省,也依然如此。五四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历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攻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一九八五年八月一日)中指出,在大学“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使学生了解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是怎样根据历史发展的必然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也就是说,把原来的中共党史课改为中国革命史课.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2009年5月13日在中央党校讲话时提出了领导干部普遍应当阅读的三个方面的图书:一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同时读马列经典和毛泽东著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知识,包括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管理、国际和信息网络等,专门谈到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民族宗教、领导科学、现代社会管理(包括危机管理);三是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包括历  相似文献   

9.
近现代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及其形式和演变[日]结形康近现代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西方工业文化,所有时代和空间的文化既是一个历史的成就,又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胡适曾经说:“文化(culture)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①自鸦片战争以来...  相似文献   

10.
近百年来日本文学批评术语与中国近现代文学有着不解之缘,中国近代文学批评的新术语大多源于日本.在母语与外语的沟通对话过程中,学术术语融于不同的文化、文明、学科交织的动态网络中,衍变成为内涵外廷迥异的批评概念.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是重新审视中国近现代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立足于时代前沿对文学的重新叩问,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着新的"文学转型期".  相似文献   

11.
双星近40年的发展就是创造性地运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进行企业管理的历程.中国第一代优秀企业家汪海在企业管理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三点:一是带领双星人拼搏奉献、创新进取,缔造了双星民族品牌;二是坚持"继承传统优秀的,借鉴外来先进的,创造双星特色的"创新理念,创造了符合市场经济、符合现代竞争、符合当今时代、符合信息化社会要求、独树一帜的双星新文化——汪海的ABW理论;三是把企业文化提升到了企业信仰这一更高的层次. 双星始终坚持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始终坚持创造和培育双星特色企业文化,始终坚持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双星特色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教育员工,总结形成了双星 "三大文化"——感恩文化、道德文化、品牌文化.这不仅是汪海搏击市场近40年来智慧的结晶,更是双星人在传统文化理论上的升华.  相似文献   

12.
冰雪文化作为文化独特形态很早就存在人类历史上。随着冰雪体育、冰雪旅游的发展,冰雪文化作为文化概念在近现代也逐步形成。上世纪80年代后期,哈尔滨冰雪论坛上不断有人提出冰雪文化的理论问题,这使哈尔滨不仅成为中国现代冰灯艺术的发祥地,也成为中国  相似文献   

13.
责任编辑:温朝霞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5月推出的《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轨迹》一书,是由王业兴教授在长期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教学与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撰述而成。该书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80多年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进行了系统而又带有专题性的梳理,填补了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系统研究的空白,因而很有向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同仁或爱好者推介的价值。该书将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研究时段定位在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直到20世纪末共约80多年的这一时间跨度内。在内容的安排上,该书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  相似文献   

14.
孙卫卫  王永亮 《社科纵横》2008,23(3):137-140
价值体系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各种文化现象则可依其与价值体系的关系区分为近价值文化与远价值文化.价值体系及近价值文化必须具有世界性、时代性和先进性,而远价值文化则没有高级与低级、先进与落后之别,因此亦是民族特色的真正寓所.相应地,当代中国文化实践也应着重致力于价值体系的进步与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15.
1988年中共党史研究生与导师学术交流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浙江省中共党史学会等联合发起,由杭州大学主办。会议从11月28日至30日在杭州举行,历时3天。全国30多个学校的中共党史(包括中国革命史与部分中国现代史)的研究生与导师约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分导师与研究生两个方面进行。导师方面着重讨论了中共党史学科的建设与研究生的培养问题:研究生方面的讨论论题有3个;中共党史学科的建设问题,中共党史研究与教学的经验交流,按所提交的论文分组讨论民主革命时期问题、社会主义时期问题、国共合作与统一战线问题、毛泽东思想发展史问题等。这样全国性规模的中共党史  相似文献   

16.
对话中的中国文化身份及意义确证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蓬 《浙江学刊》2004,(4):91-97
本文认为我们处在文化对话的语境中,但当下却不知道我们自己是谁,应该和谁对话,如何对话.我们患了文化对话的失语症.在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史中,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对话中的中国文化身份的努力,这里有"中体西用"、"西体中用",马克思主义为体,古、西为用,以及"元文化"等模式.这些模式都是"体用"的对话态度,其内涵的是一种先在的预设,结果却是不得不陷入一种文化普遍主义和文化特殊主义的对话悖论.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的观念和方法,给出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文化对话态度.由此,我们试提出一个具有普泛意义的,在文化对话中如何确证中国文化身份的原则底线.  相似文献   

17.
王黎  陈伟芬 《江右论坛》2007,8(10):46-4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存在"合理内核"是它可以传承不息的根本原因.在现代社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极其积极的现实意义.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字记录体.这一特点决定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极其必要.它不仅有积极的现代意义,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达到文言文教学的深层教育目标.因此,如何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方法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位文言文教学工作者应当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1907年中国留日学生团体--春柳社在东京演出<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到今天现代戏剧成为民族文化之林中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话剧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徐复观的解释学回应了中国现代所面临问题,是中国传统的训诂考据的注释方法向现代解释学迈进的典范.他认为,思想史解释的目标就是要真正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本来面目,而不是用现代西方哲学理念来实现所谓的"转换"和现代化的阐释,中国思想的现代价值也并不在于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被放在西方哲学的框架里面重新解释.经典解释的现代意义产生于原初思想与现代人生存处境的碰撞,它具有现实性,来自切实的现实需要,同时它又是来自真正的古人思想,不是现代人对古人脱离其语境的现代的过度阐释.解释学对中国思想的"现代疏释"是身处现代文化危机的中国文化自我更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文学几乎产生在相同文化场中,渊源关系并非移植而是血缘传承关系,从近现代文学史上产生的江浙籍作家群,可看出历史、经济、地理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