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推进全国农村老龄工作的开展,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于2004年11月14—16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了“全国农村老龄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2.
吴镕 《炎黄世界》2013,(2):31-31
瑞芝同志说下农村调查要真调查,不要假调查,这是他留给世人最后的遗言。拳拳爱农之心,溢于言表。 与杜瑞芝同志相识相知,缘于农村工作。我们都一辈子献身“三农”事业。我国没有农会,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被我们戏称为中国的“农民议会”,“议长”是农口老领导杜润生同志。那时会开得很长,有讨论、辩论和争论。记得1981年农村工作会议从北京开到天津,有半个来月。会上发言的勇敢者杜瑞芝同志堪称第一。会后起草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第一个一号文件,反响特好。农民说吃了“定心丸”。胡耀邦同志说今后每年都发个一号文件讲农村、农民的事(那时还没有发明“三农”这个词)。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最近召开的全国“两会”和河北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把“三农”工作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三农”工作上连党和政府,下连群众百姓。它事关大局,不可小视。那么,如何实现农村经济的新跨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城镇化”之路,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性课题。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富民强镇”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用创新的思路和强有力的举措,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产品则是农业的核心。近几年,农产品“买难卖难”的情况时常见诸媒体。究其原因,流通环节多,损耗大是首要因素。如何打通这条流通渠道、快速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成为当前“三农”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王宾军 《现代交际》2011,(12):41-41
近期党中央对于“三农”工作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部署,并针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出台了改善农村民生的优惠政策。本文主要对作为检察机关,如何运用法律监督手段,依法监督中央“三农”决策的落实,保证支农惠农资金的安全到位做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隆冬时节,天寒地冻。1月1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地处华北平原的三河市农村,走进蔬菜大棚,走进农产品加工企业,走进普通农户家中,察农情、问农事、讲政策、谈发展,同基层干部群众共商做好“三农”工作大计,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确保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  相似文献   

7.
《公关世界》2024,(4):5-9
<正>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阐明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要求和主攻方向,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做好“三农”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努力解决“三农”问题的精神,按照全国老龄委的工作部署,全国老龄办召开了这次农村老龄工作座谈会。这是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的专题研究农村老龄工作的会议。昨天,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  相似文献   

9.
关注三农,国家采取粮价直补,取消农业税赋等强有力的措施,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并以中央一号文件做出“加强农村工作的决定”,可见国家对加强农村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农民是农村工作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因此极大的丰富和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农村老龄问题日益突出。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城市。  相似文献   

10.
新一届政府把“三农”问题,即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作为未来若干年的工作重点难点来抓。没有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在解决“三农”问题中意义特别重大。笔者就这个问题对文成县农村的法制建设、文化建设,提高精神文明程度提出四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十分复杂.要破解这一错综复杂的问题也实属不易。不过.中央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使人们看到了希望。由于这些政策措施的实行.农民的“苦”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农村的“穷”开始改观.农业的“危险”之势也有望得以扭转或遏制。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进一步推行和产生效益。假以时日.或可期待“三农”问题有获得大的解决的一天。  相似文献   

12.
肖贤举 《老年人》2011,(11):25-25
1991年,我从郴州市委农村工作部退休。在此前的几十年里,我不仅见证了郴州市的农业发展,也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退休后想继续为郴州市的“三农”工作做点事情,让自己的晚年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庆举 《现代交际》2011,(12):35-35
涉农职务犯罪是指涉及“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的职务犯罪案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的投入加大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涉农职务犯罪呈现多发趋势,严重侵犯了农民利益,造成了政府公信力在农民群体中的下降,成为引发群体事件的不安定因素。本文主要对涉农职务犯罪的案发规律和特点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1年12月27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在讲话中系统回顾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阐述了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继续做好“三农”工作需要把握好的若干重大问题,对做好明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5.
1月3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加10年中央—号文件,已经连续第七年锁定“三农”。针对今年的“三农”形势,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号文件,提出了“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二十字基本思路方针。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2002,(4)
据新华社报道:在北京举行的九届五次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上,“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成了国家领导人和与会代表、委员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朱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2年的八项工作,其中第二项就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朱基指出,过去搞活的是沿海、沿江、沿边的经济,现在注意力应转到把农村经济搞活。而要把农村经济搞活,就得把土地搞活。这就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使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入股等等。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朱总理动情地说:“令我最头痛的是什么?就目前来说,主要是增加农…  相似文献   

17.
董芳芳  杨宏 《现代交际》2022,(8):62-70+122-123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创立发展了“三农”思想。不同发展阶段,虽然“三农”思想的侧重点不同,但党的领导集体始终把握“三农”事业科学发展的脉搏,并把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尊重农民作为始终如一的使命追求,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之路。  相似文献   

18.
于爱英 《职业时空》2008,4(3):111-111
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的提出对于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和鼓舞,同时也使“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更大的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一直困扰我们,因为农民占中国人口较大比例,总人口接近9亿,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政治、文化发展滞后,将会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所以我们有必要把实现科学发展观作为国策时,加快解决我们面临的“三农”问题,探讨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并探索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任县永福庄乡地处河北省中南部,这里土地肥沃、民风淳朴。土地总面积53000亩,人口3.2万,是典型传统的农业生产大乡。连续多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三农”问题提出了明确方向和倾斜政策,为农村小康建设勾画出一幅新的蓝图。2008年,省委、省政府又提出了“三年大变样”,其改善民生是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发展史实质上来说是一部文化的发展史,文化是影响民族发展和进步的根,是一个民族深深的烙印,在促进社会主义发展以及祖国繁荣昌盛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三农”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重视的新形势下,农村文化的落后性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根源性问题。因此.认识到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性,探索更多地利于文化工作得以创新和进步的良好途径.逐渐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中的重任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