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这里选择了西宁地区的方言词99条,并引证古典小说及一些古代语言著作,作了一些注释说明。它并不是西宁方言词的概貌。徵引的文献,也不一定是最早的出处。这项搜集,仅是一个草创的开始,意在引玉。 正文的词汇中,有意用了一些别字,为的是能按西宁方言较准确的记音,但有时却伤害了词意的表达。如“癞瓜”一词,本应作“癞蛙”,但现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均已  相似文献   

2.
安阳,地处河南省最北部。安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北方官话方言)区。本文讨论的内容仅限于安阳城内的方言。 安阳方言中的儿化韵很多,而且同普通话或其他方言的儿化有明显的不同。所以外地人一到安阳就能立即感到安阳方言这一特点。有人编了顺口溜来说明安阳话的儿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古代汉语中,一个字代表两个词的结合,这种字就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词的意思和作用,这样的字便叫兼词。这类词有些是合音词,读音是它代表的两个词的声音的拼合·有些兼词却不是合音词。兼词在古汉语中并不是独立的一种词类。不论合音词或非合音词,有的放在句子的末尾,有的放在句子的中间,来表明它的意思和作用。古汉语里一般常见的兼词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 豫南方言保留了大量近代汉语词语, 并列举出20 余条豫南方言词语,与近代汉语进行比较,以佐证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词话》方俗词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词话》中方俗词众多,本文利用现代方言材料和文献资料,对《金瓶梅词话》中的几个方俗词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考察,尝试作一些补充。  相似文献   

6.
安阳方言中的语缀“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芳 《殷都学刊》2000,(1):99-101
“的”是安阳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语缀。本文在丰富的语言事实的基础上,用方普(方言和普通话)比较的方法对名词、代词后的语缀“的”的状况做了深入细致的描写,认为“的”是安阳方言中重要的成词成分。而疑问代词“啥”和”啥的”的语法异同又为吕叔湘先生关于“什么”的语法论述提供了方言佐证。  相似文献   

7.
古代汉语的同源词流传至今,往往在各地方言中留下它们的踪迹;考证同源词,征引古代训解与用倒无疑是必要的,但举证现代方言──活的语言同样应予重视。本文所考各组同源词,既首以古籍证其“声近义通”,又次之尽力以方言足证:把传统同源词考证与现代方言研究结合到一起。每组中都有一个或几个词是方言中有的,故名曰“方言同源词”。论证仿章太炎《新方言》、杨树达《长沙方言考》、《长沙方言续考》,即先书证,后方言。  相似文献   

8.
试释“霍尔”一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尔”(Hor)是藏文古籍中时常出现的民族称谓。汉籍中被译为“霍尔”、“霍耳”、“互人”、“胡”等。任乃强先生在《西藏的游牧部落》一文中提出:Hor恰是汉语胡字元音①。苏职的学者罗列赫也持同样的看法。他说:“西藏的‘伏尔’(Hor)一词就是汉文‘胡’的直接音译。  相似文献   

9.
《经传释词》卷九“之,犹与也”条下,列有数例,其中最后“潘尪之党”和“申鲜虞之傅挚”两例不妥。 “潘尪”句见于《左传》成公十六年:“癸巳,潘尪之党与养由基蹲甲射之,彻七札焉。以示王,曰:‘君有二臣如此,何忧於战?’”这里,潘尪之党,系指潘尪的儿子潘党。所以后面说“二臣”,即潘党和养由基。如“之”作“与”解,就成了潘尪与潘党与养由基,岂不该说“三臣”才是? “申鲜虞”句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秋,齐侯伐卫。先驱,穀荣御王孙挥,召扬为右;  相似文献   

10.
刘荣琴 《殷都学刊》2008,29(4):141-143
滑县方言中有为数不少的合音词,这成为滑县方言词汇上的一大特点。本文试从滑县方言词中合音词的类型划分及形成原因两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偏正结构”是汉语复合词常见的一种组合形式,这一结构公认的界定是“前偏后正”,即修饰、限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但以这种结构界定标准,在分析汉语南方方言中大量存在的诸如“鸡公”、“狗母”的构词现象,以及今天北方话类似的语言现象时,存在困难.因此,有必要从南北方言事实出发,结合古汉语及亲属语材料,对这类结构的内涵进行重新检视.  相似文献   

12.
敦煌词中的方言释例——敦煌词校勘丛谈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已写过《敦煌词中的方音释例》一文,现在再对敦煌词中的方言做一些探索。方音和方言关系至为密切,在许多情况下往往合并出现,它也是民间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现象。在敦煌词中,出现的方言很多,有些我们至今还不完全了解它的确切含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虽然过去的研究者对一些方言做了解释,但望文生义的解释多,对有些词语,也只是依照传统的字词义去解释,其结果不是谬以千里,就是穿凿附会。他们从来也没有从方言角度来考虑解释。其实即使在唐宋文人词中,也用了不少方言,如一晌、兀自、不道、可煞、年时、将息、几多之类都是。由于词最初来自民间,其中用的方言俗语很多,所以在文人词中也一直沿用了这种惯例。在敦煌词中,方言的来源地域可能较广,也可能有些本是西北一带的方言,却没有在口语中保留到现在,因而从现在的西北方言中无法印证。但有些却是保留下来了。我现在要说的,主要就是敦煌词中的西北方言,特别是甘肃方言。  相似文献   

13.
“引据法”也可以称为“引用证明法”,是训诂研究过程中广泛运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经传释词》在研究虚词的过程之中引用了多种训诂专著、多种注疏专书和不少时人的研究成果.引用训诂专著,例如《说文解字》、《尔雅》及孙炎、郭璞等人注、《小尔雅》、《广雅》及《广雅疏证》、《方言》、《玉篇》、《一切经音义》、《颜氏家训》有关内容、《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等等.引用古人注疏专书,如关于《尚书》的:某氏《传》、林之奇《尚书全解》、段玉裁《尚书撰义》等;关于《诗经》的:毛《传》、郑《笺》、《正义》、《毛郑诗考证》、马融《注》、《韩诗》及其《传》、  相似文献   

14.
佛典文献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续高僧传》作为传世佛经中的一部重要典籍,其中的一些语词在词义理解上有的异于诸家经典,除了我们常用的意义之外,在佛经文献的特定语境中还会增加一些新的义项,甚至有的词语用现代意义理解不通,理解了这些字词,对我们了解其它佛经文献和佛教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吴燕 《阴山学刊》2011,(4):36-42
在包头方言入声字中,有几个入声词头运用非常广泛,其中最为活跃且能产性最高的要属“圪”字。“圪”[ka?]保存了入声喉塞音[-?],作词头可以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和语气词。“圪”由一个表示“墙高”或“高土”的实语素演变为一个词头的虚语素,是与实词虚化有关。从汉语语音发展序列看,包头方言的入声已完成了[-P—t—k...  相似文献   

16.
白雁南 《殷都学刊》2009,30(1):134-136
在河南方言中,"抹儿"一词有"能力、本事"的意思,该词在<金瓶梅>中就已出现,徐州等地也在使用,但其得义缘由一直还是个谜.本文从方言出发,对"抹儿"追本溯源,认为其义来源于古代武将的标志性头饰"抹额",应是由此引申出"能力、本领、本事"之义,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语音的连读同于"抹儿"之音而最终记作"抹儿".本文还将"抹儿"和另一方言词"一抹儿"进行比较,指出两词虽然形式相似却有不同的得义缘由,并且两词都已有消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苏诗例释     
<正> 讲到唐诗,人们是一致赞扬的。至于宋诗,则毁誉不一,毁多于誉。笔者曾在《诗的“直说”及其他》一文(载《陕西师大学报》1979年第三期)中分析过宋诗的艺术特点,提出过“宋诗的成就仅次于唐诗”、“其价值不容低估”的看法。现在仍然坚持这样的看法。苏轼是宋诗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但其诗作,解放以来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概论容易流于空泛,因而举几首诗,作一些具体的解释和评论;“一斑”虽微,但未尝不可以窥见“全豹”,对于爱好古典诗歌的同志们了解苏诗、乃至了解宋诗,也许有点帮助。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方言俗语臆释(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这部用白话写成的小说,其中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由于时代和方言区的关系,对今天的读者来说,有不少方言词读不懂,或只能猜出大意,但不知其所以然。近年来有多种《金瓶梅》辞书问世,为读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这是值得称道的。但其中也有些因不明方言俗语而释义错误;有些则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有些方言语词,读者未必能读懂,但各种辞书均不收。作为一个《金瓶梅》小说背景的方言区的读者,对书中的方言俗语比较熟悉,有些方言俗语至今还在口头运用,因此对书中的一些方言俗语试作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方言俗语臆释(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方言俗语臆释(下)魏连科可惜了的词话本第三十三回:“月娘告诉。‘半夜里果然存不住,落了下来,倒是个小厮儿.’玉楼道:‘可惜了的.他爹不知道?’”按;“可借了的”,义为十分可惜,感情色彩很浓.在方言中,“了”不读轻音.而读为lao,且“了的”...  相似文献   

20.
词语的理据是客观存在的.推求词语的来源有时候同词语的考释是结合在一起的.同样,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解释反推出被释词的理据,笔记小说中就有大量相关例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语的得名理据不仅可以是听觉、视觉以及嗅觉等直感理据,也可以是故事、与之相关的人物或事物、出产地或所处的位置以及语音等非直感理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