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网络问政"、"网络监督"、"网络反腐"以及"网络政治参与"等日益成为大众谈论的话题,而"新媒体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新媒体对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理性看待新媒体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政府官员和政府治理在新媒体时代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力"等,日益成为理论界和传媒界研讨的问题.那么,新媒体在大众政治参与和政府治理上究竟起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2.
<正>"剧场政治"作为政治生活的一种"表演秀",一种日趋频繁出现的政治"活剧",已日益演化成一种常态化的社会政治现象。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在"剧场政治"中都有哪些角色参与,参与角色的人各自起什么作用以及是如何互动的?互动的效果如何影响官员晋升,并把这种晋升演变成一种各方"心照不宣"的"台前""台后"的激烈博弈?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加以探讨和研究。一、"剧场政治"的角色参与及其互动"剧场政治"的表演是一个多种  相似文献   

3.
新视野     
《领导科学》2012,(31):20-21
官员政绩考核制度存在投机和短视现象目前,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许多做法弊端明显,为什么许多官员还乐此不疲呢?笔者认为,这跟目前地方政府及官员的政治生态环境有明显关系。地方政府官员任用机制是造成目前政绩考核中投机和短视应付现象的直接原因。一个官员只要在自己的任期内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即可,升迁后遗留下的问题自然由下  相似文献   

4.
如今,官员公费旅游现象屡见不鲜.这有治理方法的问题,更有治理力度的问题.那么,中国古代,政府是如何治理这个"老大难"问题的呢? 官员公费旅游古来就有朱元璋拿亲属"先正纲纪" 古代交通极不发达,各地人员往来极为不便,因此自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建立了相应的沿途接待制度,由各地的地方官府设立"驿站",负责过往官员的接待.驿站所需物资、经费由中央或地方官府负担.驿站的建立,为公文传递和官员出差提供了方便:一是免费使用车船马匹等交通工具,二是免费供应食宿,三是能获得当地的一些土特产.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09,(20):10-10
问责制度本身并无意将受责官员打入“冷宫”.如何更好地处置逐渐庞大的问责官员群体.成为一大显性政治问题.2009年第13期《凤凰周刊》刊登题为《大陆万名问责下台官员复出困局》的文章指出.干部是党和国家多年培养出来的.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如果轻易废弃是个损失.也是个浪费。问责官员的每一次复出,之所以容易引起争议.引发民意反弹.  相似文献   

6.
李凡 《领导文萃》2012,(16):25-28
现在谈软实力的人越来越多。其实,不仅在国际关系中,各国政府内部治理中也同样有软实力的问题。软权力和软实力由同一个英文词soft power而来。国际关系中称软实力,但在国内政治治理中,称为软权力更合适。什么是政府治理中的软权力?它不是通过强迫或物质收买,而是让对方在无形中接受自己的  相似文献   

7.
在政治治理过程中,政府官员在身份感知和政治信任上将不可避免地趋于复杂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官员身份的技术性和政治性的二元均衡成为其面临的一大核心问题,并影响着其政治信任的理性构建。在政治—技术身份均衡的基础上,中国政府官员政治信任的构建有道德信任和策略信任两个维度,而当下官员策略信任的构建更具有紧迫性。策略信任往往与官员具体行政行为相关,这意味着官员政治信任治理的契机在于自身对政府行政过程影响力的感知,即政治效能感的建立和维护。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4,(22):16-17
正今年来,广东省下狠手整治"裸官"现象,对推动官场治理和提升反腐效果有着重要意义。"裸官"挨治,不是广州地区的政治表现,而是个风向标,是政府反腐决心的体现,"裸官治理"势在必行。裸官,是指那些把妻子和儿女都迁居到国外,钱也带到国外,而自己一个人留在国内的官员。裸体官员的出现,反映出贪官风险意识的增强,这和反腐败力度的逐渐加大成正比,裸官治理实则与中国反腐规划的进程互相映照、息息相关。2014年1月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提出,"配偶已移居国(境)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在此背景下,广东省强力治理"裸官",以雷厉风行之势开展。  相似文献   

9.
徐华 《领导文萃》2012,(24):17-20
这次调查问卷中,61.10%官员和47.2%民众都认为"全面推行阳光政务,实现权力运行公开透明"是"下一步解决消极腐败问题的突破口",官员和民众对这个问题认识的高度一致,足见官民对于政务公开的由衷期待。现代社会的政务信息是一种公共产品,政府公开信息不是恩赐,而是法定义务;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理念问题,是建立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需要。按照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政府有客观、公正、及时地公开其掌握的公共信息的责任和义务。除了必要的保密限制,应该破除部门和少数个人对信息资源的垄断。  相似文献   

10.
政治行政二分法一般属于是行政学中的概念。用政治行政二分法来思考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可以基本上回答清楚"由谁治校""如何治校"等在大学治理中所要遇到的重要问题,为我们探索高校改革中的"师生治校"与"去行政化"等命题时提供一个有意义的视角进行思考,也有助于提高大学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实现高校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1.
罗欢欢  刘斌  谭畅 《领导文萃》2014,(22):75-78
正在中国官方语境中,"降级"和"撤职"在操作层面到底有何差别?遭遇撤职处分的官员主要原因是什么?他们在被降低职级之后的仕途又会变得怎样?什么是降级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行政处分种类按照从轻到重顺序依次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关于"降级"怎么实施,2010年,中纪委、中组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公务员纪律惩戒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给予公务员降级处分,降低一个级别。此处的"级别",并不是老百姓日常称谓的"县处级"、"厅局级"等,而是特指"公务员级别"。  相似文献   

12.
小时候,曾为这个问题苦恼:先有鸡?先有蛋?长大了,发现类似问题俯拾皆是。……官员们常常喜欢说"我有权"如何如何;官员们常常指着一些工程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一提到官僚主义人们所熟悉的都是对各种官僚主义现象的描述和情绪化的批评。甚至牵连到对"政府"和"官员"和抨击。然而,官僚主义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对待官僚主义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态度?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官僚主义呢?显然,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和回答对于澄清人们在这些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改变传统上形成的对政府官员(官僚)、政府(官僚制)和官僚主义的过于偏激的观念,以形成理性的和中性的认识,是富有价值和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正>官员"亲民秀"作为一种传播政治理念、表达施政思路、展现政治情怀的政治行为方式,不一定都是哗众取宠、沽名钓誉的负面行为,在制度健全的社会,合理适当且符合民意期待的"秀"也可能产生正效应,传递正能量。如何辩证看待"亲民秀",如何引导中国官员"亲民秀"走向,如何完善制度顶层设计以根除各种"伪秀""劣秀",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本文拟从剧场政治的视角探讨官员"亲民秀"的利弊及其合理化运用。一、政治理念的进步与对民意期盼的回应  相似文献   

15.
十八大以后,"微博反腐"成为一种流行现象,"雷政富事件"的曝光,"表哥"、"表叔"、"房叔"、"房妹"等的频繁出现,微博的揭露和爆料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新媒体和自媒体对权力腐败、道德堕落的揭露,面对网络上关于官员财产公开的呼吁,官员大有人人自危之虞。关于新媒体的兴起和自媒体的日益中国部分官员还没有从传统政治思维中解脱出来,头脑中依然持有"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落后观念,还没有建立起"官员应该熟练运用大众媒体,甚至驾驭新媒体"的现代治理观念。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文官制度的"两官分途"构建准则与"政治中立"价值精神是基于一个效率政府的要求进行构建的。这种政治与行政二分在政府内部职能的体现在最初很好地回应了效率的要求,但是随着政治与行政、政务官与事务官职业角色的日渐模糊,以及官僚政治的抬头,这样一种分工却导致了政府效率的损减,在政府对效率的重新的一个回应过程中,"两官分途"、"政治中立"等一些现代文官制度中基本准则与精神也显得落后于时代而逐渐遭到摒弃。  相似文献   

17.
京雨 《领导文萃》2013,(14):7-22
如何看待当前反腐败形势,特别是腐败易发、多发的现象?如何看待腐败的严重程度?如何看待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后反腐败之路?党的十八大提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反腐战略有哪些重要意义?针对这些问题,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何增科谈了他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正>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行政分权使地方政府官员在政治、经济与社会领域拥有更广泛的权力空间,这也被认为是推动我国自转型时期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核心要素。因此,对我国地方政府官员在行政分权后的激励问题研究与分析愈加显著与强烈。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便是由周黎安提出的"政治锦标赛"激励模式。这种模式在地方政府官员的工作激励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唯"GDP论英雄"及各种以推动经济  相似文献   

19.
郑永年 《领导文萃》2012,(8):119-122
共产党最需要的是人民,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但在一些执政党干部和官员那里,"人民"仅仅是个装饰,有的甚至连这个装饰也不需要了。"脱离群众"的党政官员造就了"城堡政治"。"城堡"外的人民如何能信任"城堡"内的官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的大会上,中共总书记胡锦涛警告中共正在面临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20.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并调节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突破口。从1997年首家市级行政审批中心成立至今的10多年间,全国已有260多座城市陆续建立了行政审批中心。如此大规模的地方政府组织再造运动和扩散过程到底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因素决定着城市行政审批中心的建立?本文以地方政府创新与扩散为视角,揭示了新型行政审批制度在中国城市的全面兴起过程。作者建立了全国281个地级和副省级城市在1997~2012年间的城市经济社会状况、行政审批中心和地方官员职业生涯数据库。基于离散时间和时间序列两种事件史分析(EHA)模型,本文提出并验证了本地经济条件与行政因素、纵向横向扩散机制和地方领导的政治流动对地方行政审批中心建设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揭示学界长期以来推崇的以鼓励地方创新为特点的"中国经验"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