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者不锐     
所谓智者不锐,是说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你很难见到他有什么锐利之处,因为一个真正的智者是不会轻意去做那些过激的事情的,也不会过分地表白什么,展示什么。因此人们看到的智者,总有一种“不动”的态度在他身上。于是很多人  相似文献   

2.
袁泉 《领导文萃》2015,(4):37-40
1924年,所谓"讨逆军总司令"吴佩孚成为第一个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中国人。《时代周刊》创刊于1923年,如果早创个十年八载,想必这个第一不会是吴总司令。至少在1916年,有两个人可能成为这个"第一",一个是袁世凯,一个是蔡锷。1916年中国的主角无疑就是这两个人。说袁世凯是主角应该无人反对,而说蔡锷是主角恐怕会有人质疑:难道唐继尧不是吗?孙中山不  相似文献   

3.
在他看来,他从事的工作有一种永远不朽的高尚,甚至神圣之处:但这个神圣并不是人人都能理解,他在咸安推行的包括干部打工的一系列改革,很多人都不理解。但值得骄傲的一点是,妻子从不向他要钱,而这又是很多有志之士在官场栽了跟头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杨东晓 《领导文萃》2008,(24):57-59
黄埔军校有一本从1924年建校开始历届沿用的教材,就是由曾国藩胡林翼二人原著、蔡锷辑录、蒋介石增补的“蒋版”《增补曾胡治兵语录》。  相似文献   

5.
郭灿金 《领导文萃》2011,(Z1):38-41
狄仁杰虽然升到了高位,但他的家世却一点也不显赫,狄仁杰的父亲也只是做过夔州(今重庆奉节)长史而已。狄仁杰本人早年似乎也没什么出众之处,因为他仅仅是以明经出道。在唐朝以明  相似文献   

6.
闲话蒋百里     
历史上许多人能留下英名,不仅仅因为干过惊天动地的事业。有时候,风流韵事更能让人留名,譬如蔡锷将军,民间所以还能记得,主要是妓女小凤仙的缘故。电影和小说演义了历史  相似文献   

7.
正听命行事固然重要,但是个人主动进取的精神更重要。在新经济时代,那种"听命行事"的员工已经失去竞争优势了,今天企业欣赏的是那种不必老板交代就主动去工作的人。闻名世界的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说过,有两种人注定一事无成,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去做,否则绝不会主动做事的人;另外一种人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他也做不好事情的人。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  相似文献   

8.
周国平 《领导文萃》2009,(13):140-140
一个人有能力做神.却生而为人,他就成为哲人。 苏格拉底说:“我知道我一无所知。”他心中有神的全知,所以知道人归根到底是无知的,别的人却把人的一知半解当成了全知。  相似文献   

9.
自从刘晓庆发出“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难上加难”之感叹后,类似的感叹不绝于耳,诸如“我也想做个好干部,但谈何容易啊。”归结起来就是一个意思,做“人”难。为什么做“人”难,仔细分析,人所承担的角色太多样了。在家庭内部,体现在一个已经成家的成年男子身上的角色有:对父母而言,他是儿子;对妻子而言,他是丈夫;对孩子而言,他是父亲。在单位内部,体现在一个普通工作人员身上的角色有:对上司而言,他是下属;对同事而言,是同处于团体之中共事的人;在社会中,还有朋友的角色,等等,不胜枚举,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要求,甚至于角色之间是相互冲…  相似文献   

10.
黄鸣 《经理人》2010,(10):76-77
3个月前,我在东南亚做洁能产品推广,最后一站是在台湾。台湾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非营利组织一慈济功德会,我见到了这个组织的创始人证严法师。证严法师的慈济功德会不是企业,但从他本人及对慈济的运营上,我感到与企业经营有很多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1.
张鸣 《领导文萃》2014,(24):37-40
正在晚清重臣中,张之洞属于跨世纪的人物,从19世纪活到了20世纪,因此有照片传世,还不止一张。照片上的张之洞,是个一把胡子的干巴老头,没有什么招人喜欢的地方,当然也没有什么讨人嫌之处。说他是"可人",当然不是因为长相,而是此老的为官之道。曾国藩说李鸿章拼命做官,俞樾拼命做学问,言外之意是李鸿章为官有道,会做官而且能做官、做能官。但是,如果跟张之洞  相似文献   

12.
<正>要做一个工作上的"实干人"。领导干部要立足岗位,从最简单、最平凡、最普通的小事做起,认认真真地做,扎扎实实地干,把每一件事都做精、做细、做亮,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于细微之处见境界,于细微之处见水平,把最佳工作业绩当作第一追求,把圆满完成任务当作第一使命,把倾心履职尽责作为第一责任,把塑造人格品质作为第一境界,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群众  相似文献   

13.
历史之错     
易中天 《领导文萃》2008,(10):108-111
晁错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有才华的人,有思想的人,不甘寂寞的人,但不等于是一个适合搞政治的人。他其实只适合做“政论家”,并不适合当“政治家”。  相似文献   

14.
无论推销什么,都需要信心、动力以及最重要的积极态度。“销售精英”原则可教你如何鼓舞斗志,令他人乐于同你做生意。 “热狗”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没受过什么正规商业教育。于是,他做了大多数人在此情况下所做的事:从事销售。他摆了个摊位,当街叫喊“热狗”。他的生意开始发展。于是他弄了个更大的烤盘,树起了个“热狗”的标志,并做了些广告。他  相似文献   

15.
做企业不能只靠智商,还要靠情商,企业做得越大,情商越离。真正优秀企业家应该是有很强的领导力,他不是技术专家,不是营销专家,但他的领导力能把人吸引过来,把企业越做越大  相似文献   

16.
《经理人》2005,(4)
公司有两个人在竞争同一位置,人力资源部对两个人都做了很长时间的考察。第一个人做事比较积极,但没有才华,因为他一贯的努力,发展到现在,公司发现他有一些可用的见地,但仔细分析后,这些见地是没有什么潜力的。另一个比较有才华,一开始  相似文献   

17.
好人与坏人     
正真正的坏人,心底的恶是深藏不露的。好人也会有一念之恶,但都在嘴头子上,噼里啪啦,说得挺狠,快活完嘴头子便拉倒了。坏人不一样,即便最后要置你于死地,依然会对你十分客气。坏人超过好人的这一部分城府,叫作阴险。好人的恶念如果用在气头上,会毁灭自己。坏人不会这么情绪化,他只负责毁灭别人。坏人的可怕之处是,他可以一边无人性,一边有理性。而这一点,好人做不到。  相似文献   

18.
看错人     
李晓静 《领导文萃》2015,(3):129-131
他老板眼光够挑剔,员工对策很稀奇——王群是一位公司老板,他有个识人的妙计。最近,公司新招了十几名员工,他计划从中选出一个人来,作为重点对象,培养成公司的业务骨干。这天,他发了一个通知,请新员工们参加他举办的欢迎宴会。王群是个很节俭的人,不喜欢铺张浪费,这个宴会就在自己家里办。他家地方不小,摆下两桌没问题,他请了两个厨子和两名服务员,提早做了准备。  相似文献   

19.
杨少衡  红玉 《领导科学》2005,(24):44-46
一贺亚江这人有毛病,人们说他是“毛”有病,他是个卷毛。人们喜欢表扬贺亚江的头发,说他亏得这一头卷发,弄得万人迷,否则哪有今天这么了得的一位县长?他也从不辩解自己的县长职务与某个妙龄女子有关。贺亚江取以攻为守状态跟人们打嘴仗,要人们抓住机会买他的股票,他指着一头卷毛让人们看准了,说这是蓝筹股,不一般的,千万别错过了。且不说贺亚江算不算蓝筹股,如果不计较他的毛病,这人确有其能干之处。贺亚江初任县长时,他那县海边南江乡的两个村子百姓因海界纠纷发生大规模械斗,有一人被打死于海滩上。贺亚江听到消息赶往现场时,双方新一轮大…  相似文献   

20.
领导人是后天形成而非天生艾默生电气公司的传奇CEO查尔斯·奈特(Charles F.Knight)发布了新作Performance Without Compromise:How Emerson Consistently Achieves Winning Results(哈佛商学院出版社,2005年10月)。在该书的一段摘录中,他讨论了令高效领导人脱颖而出的若干特征。我认为领导人是后天形成而非天生。领导人的出众之处,在于他们所做之事以及鼓舞他人所做之事,而不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