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时政资讯     
<正>国家主席特赦令签署发布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签署发布特赦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对部分服刑罪犯予以特赦的决定,对九类服刑罪犯实行特赦。根据国家主席特赦令,对依据2019年1月1日前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正在服刑的九类罪犯实行特赦:一是参加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参加过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对外作战的。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做过较大贡献并获得省部级以上"劳动模  相似文献   

2.
《决策探索》2008,(23):62-62
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近日因受贿罪被判处死缓,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外媒普遍认为,这再一次凸显了中国的反腐决心,这个决心,已经体现在了打击腐败上,也应该进一步体现在对腐败的预防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工作领域."  相似文献   

3.
从十八大以来的腐败案例来看,无论是"老虎级"的腐败大官,还是"苍蝇级"的腐败小吏,其腐败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的、非常鲜明的特点,即"家族化""圈子化"及山头主义。腐败呈现出以一个"主要的权力人物"为中心,按照"亲缘信任"的原则,以"水波涟漪的方式"逐步扩散,形成"圈与圈"相套的系统化腐败圈子和链条,这其中,不但包含了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直系血缘关系,而且还包括七大姑八大姨、同学、同事和战友等,形成  相似文献   

4.
梁胜  傅翔 《决策探索》2003,(10):31-32
提起腐败,社会各界人士都切齿痛恨,即使一些腐败官员自己,在谈到腐败时也会拍案而起,慷慨陈辞,把腐败骂得一无是处,体无完肤.近几年来的全国性的反腐败大行动,确实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官场腐败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遏制并非根绝,仍有少数官员在顶风作案,不过他们变换了手法,使腐败变得更为狡猾和贪婪,让人不易觉察,甚至从"幕后走向了台前",由掩掩藏藏、偷偷摸摸到合法化、公开化、大众化,由个人行为、小团体行为到政府行为、组织行为、集体行为,应该说,这是在反腐败的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的腐败形式.  相似文献   

5.
1919年 5月 4日火烧赵家楼事件发生,万人诺诺,一士谔谔。只有梁漱溟一人持不同看法:必须对北大学生中的纵火犯提起公诉,然后在法庭上特赦;无公诉,不足以维持法治尊严,无特赦,不能体恤学生的爱国热情。今天看来这是 20世纪开始时最为难得的理性,但在当时已经为民族主义情绪裹挟的知识界,没有一点回应。之后如蒋百里所说,百年中国如一个酒精中毒的病人,抢步前行,跌跌撞撞,在内忧外患的挤压下,几乎失去了理性。没有理性,就只剩下一时痛快的酒性。酒性意味着,制度化低,可预期也低,什么都不会发生,什么也都会发生,惟有历史的锋刃在暗中逼近。百年…  相似文献   

6.
<正>在权力不受制约的前提下,官员腐败如果令企业免受权力伤害,是有效率的;如果助企业谋得非法利益,是无效率的。严惩腐败官员必然一刀切,不可能根据经济效率的原则区别对待。所幸,这两种腐败有共同前提,即强大不受制约的权力。治理这两种腐败的最优策略也一致:让权力最小化。  相似文献   

7.
扼制腐败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党和政府惩治腐败和职务犯罪的力度一年比一年大,但职务犯罪和腐败问题却仍呈上升趋势.党和政府在预防职务犯罪和防治腐败方面也采取了种种措施,但效果也并不明显.打也打了,防也防了,为什么打和防都没有达到扼制腐败和减少职务犯罪的理想效果,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做法,去深入研究、寻找扼制腐败和减少职务犯罪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党风和廉政建设问题,是关系到党自身的存亡、国家的兴衰,决定人心向背的大问题。而腐败现象,又是党风和廉政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重点。腐败是“和平演变”的一种表现。作为一个政党,腐败不除,难以立本;作为一个国家,腐败不除,难以立国;作为一个政府,腐败不除,难以取信于民,正因为如此,小平同志最近指出:“在整个  相似文献   

9.
从十八大以来的腐败案例来看,无论是“老虎级”的腐败大官,还是“苍蝇级”的腐败小吏,其腐败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的、非常鲜明的特点,即“家族化”“圈子化”及山头主义。腐败呈现出以一个“主要的权力人物”为中心,按照“亲缘信任”的原则,以“水波涟漪的方式”逐步扩散,形成“圈与圈”相套的系统化腐败圈子和链条,这其中,不但包含了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等直系血缘关系,而且还包括七大姑八大姨、同学、同事和战友等,形成了一个大的、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而且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腐败家族”,把一些公共权力“私化”了,把组织权力变成了个人权力、家族权力,并明目张胆地利用组织权力、以组织的名义干坏事,极大地损毁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  相似文献   

10.
《决策探索》2011,(9):80-80
一个地方出现腐败,党纪国法绝不允许,特别是主要领导腐败,带坏队伍、带坏风气,影响面大、危害尤烈,要严肃查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发生的腐败案件,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既要集中打击少数严重腐败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腐败亚文化",一般是指腐败群体内部乃至全社会范围内流行的各类容易引发腐败的潜规则和文化意识。这种文化包含着对腐败现象一定程度的容忍、羡慕甚至仿效的潜意识。一些权力拥有者把权力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换,并丝毫不以为耻,反而将其视为一种合理存在。而一些普通民众的潜意识里隐含着对权力的崇拜,甚至一旦有机会便迫不及待地亲身实践腐败,从而为腐败的生成创造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当下中国老百姓对腐败的态度远远没有达到"零容忍"的程度,不少人就对"贪腐的能吏"心情复杂,甚至抱有相当的同情。殊不知,这  相似文献   

12.
《办公室业务》2009,(3):63-63
甘肃省预防腐败局2月26日下午正式在兰州挂牌,这是全国首家成立的省级预防腐败局。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蒋文兰出席仪式并揭牌。中央纪委预防腐败室、国家预防腐败局的贺辞说,甘肃省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省级预防腐败机构,这对于加强全省预防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政策制定和检查指导,对于整合资源,形成全省预防腐败的合力,对于提高预防腐败工作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当前,组织腐败、利益集团腐败、制度化腐败等几个概念见诸各种论述之中,这也证明了公共舆论对组织类腐败的认识已从单一公共事件的评判上升到对公共事件背后的体制机制问题的反思。组织化腐败实质上是组织腐败、利益集团腐败、制度化腐败几种概念的集合,特定区域一旦呈现组织化腐败的特征,该区域范围内公共资源以及公共政策的走向就已经被腐败的组织群体控制。同时,组织化腐败具有强大的同化能力。而且它往往披着合法的外衣,打着公共利益的旗号,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迈进的当下,村干部贪腐已成为基层贪腐治理的重点问题。村干部贪腐特征明显:"1+X"团队式腐败特征突出,时间跨度长、隐蔽性强,初始贪腐时间节点较为典型,渐进式腐败套路明显。这主要是村级政治生态不完善、村务管理程序化不足、村干部权力过大、有效监督体系缺位等原因所致。对此,应做好综合严惩、构建规则与修复政治生态三方面工作,分步骤推进规则体系建构,以系统化制度防治村干部贪腐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吹风     
《领导文萃》2013,(17):133-133
习近平: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国家主席习近平说,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我们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  相似文献   

16.
“高薪养廉”的经济学含义,是提高腐败的机会成本以防止腐败。付出的成本是“高薪”,得到的收益是政府官员、公务员的“廉洁”。这一办法在有些国家(比如新加坡)实行得较为成功,有学者以此为据,主张在我国也推行“高薪养廉”。 然而,目前我国并不具备实行高薪养廉的基本前提条件。 要实行“高薪养廉”,首先应具备两大基本前提:(1)维持文官系统的适度规模;(2)政府职能合理化、规范化。维护文官系统的适度  相似文献   

17.
腐败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棒打腐败这只硕鼠,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绝招。简单地说,只有守住腐败源头,“以大应小”,防微杜渐,才能把鼠婴扼杀在摇篮里,才能让硕鼠闻风丧胆,不再招摇过街,危害社会。首先,要有小题大做的意识。常人认为,小题大做,实是多此一举。殊不知,一些同志随意的行为、一些民间流传的陋习、一些场合潜在的规矩,看起来是小事,无伤大雅,其实是腐败之源。有了第一次的请客,就会有第二次的馈赠,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这一来二去,虽然过程简单,却容易滋生腐败。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充分认识到所谓“小事”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8.
省情速递     
《领导决策信息》2009,(9):15-15
甘肃省预防腐败局最近正式挂牌.这是全国首家成立的省级预防腐败局。甘肃省预防腐败局将负责全省预防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政策制定、检查指导等工作。同时.承担省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预防腐败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19.
隐性腐败的特征及防范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反腐力度的加大、反腐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传统的粗放式官员腐败有所收敛。但是,这并未根本阻断腐败分子进行权力寻租的路径。在天网恢恢的反腐局面中,他们被迫转入腐败的隐蔽战线活动,以隐性腐败的形式重新铺开了腐败阵地。如何较为准确、全面地分析隐性腐败的特点,从有效打击的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传统上,我们也没有腐败问题。所以我们根本就不用抗击腐败或避免腐败。这是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中的,我们的文化不相信贿赂、敲诈和腐败。——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