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钱雯 《决策》2011,(10):95-95
反腐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当它映现到人心上,成为透视人心的一面镜子时,就具有小说学意义,转变为一个小说学问题。在《雁过留声》中,这个问题的核心是,陈竞明究竞出于什么心态,可以一面不动声色地收受贿赂,一面又重修昌德塔,在这个城市“画龙点睛”之处树立起反腐亦是腐败的标识?  相似文献   

2.
正"小人"是一个很复杂的词,我们很多人身上都有小人的一面,遇到某些事的时候也会用小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是,你眼中的小人有没有君子的一面呢?肯定是有的,小人有的时候也会有君子之风。人有两面性,既有魔鬼的一面,也有天使的一面,关键在于你要激活的是他善的一面。如果你做了不善的事,激活的是他恶的一面,他就会觉得,老板你有小人之心,就  相似文献   

3.
新儒家与儒学的现代转化乔清举现代新儒家登上学术舞台是五四时期,当时最著名的是梁漱溟。他在1922年出版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可谓儒学现代转化运动的奠基之作。此后,他又发表了《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重要著作。梁漱溟和熊十力、贺麟一道,组成...  相似文献   

4.
大隐毓鋆     
邵延枫 《决策探索》2014,(15):78-81
他和梁漱溟一样堪称大儒,读书100年、授课60载,却尽毁著述,长期成为我们心灵史上的失踪者。 2014年春夏之交,一本名为《一代大儒》的新书以与它的名字迥然的方式于大陆低调面世,在出版者组织的一次私人餐叙中,记者偶遇台湾著名易学专家刘君祖先生,从他那里第一次听到了"毓鋆"这个名字,于是,一次关于一个隐者的考古发掘式的文化溯往就此开始。  相似文献   

5.
吴钩 《领导文萃》2021,(8):95-99
宋仁宗到底是一个庸常之人,还是仁圣之君? 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他的庙号说起.仁宗去世之后,庙号为"仁宗".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仁"为庙号的帝王. 那么"仁"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先来看看宋仁宗的扮演者王凯的理解.王凯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心中的宋仁宗,一个是仁,对所有人包括百姓、身边的内侍宫女,还有每天追着他'...  相似文献   

6.
清醒的金钱观 其实,鲁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以我们大多数人的学识,很难下结论,他永远都是在变化着的。对于鲁迅的认识,我们以前只是看了鲁迅勇猛的、刚毅的一面。而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则被人们所忽视,对于一个普通的人来说,首先面对的就是生存,我们从鲁迅的只言片语中直接或间接地说到金钱的问题。那么鲁迅的经济来源是什么?对于金钱这个问题,鲁迅是如何看待的呢?  相似文献   

7.
杨敏 《决策》2013,(8):5
徐景安,是深圳一家名叫"市民情感护理中心"的创办人。在他看来,社会组织最难过的坎莫过于给自己找"婆家"。注册登记之初,老徐四处奔走呼号,最终他的护理中心才得以挂靠民政部门的"屋檐"下。徐景安,或许就是下一个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市场主体。7月的最后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既然是  相似文献   

8.
眭达明 《领导文萃》2010,(23):106-109
<正>古弼,北魏秘书、大臣。这个人很正直,只认理不认人,连皇帝都敢得罪。古弼原来叫什么名字,史书上没有记载,只说他"后改名弼"。这个名字还是魏明元帝拓跋嗣给他改的,意思是古弼是个"辅佐之  相似文献   

9.
名人与伟人之间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的命运起伏,常常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特点.开国之初名人如云,但与毛泽东和周恩来直接接触较多、误解也多的当推满腹经纶的大学问家梁漱溟.  相似文献   

10.
正"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在国事访美第一站西雅图,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提及他年轻时在陕西梁家河村下乡的经历与感受。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一个抱负远大的中国青年,从中国的最底层开始,亲身体验民生之艰,立志寻找变革之道。这个  相似文献   

11.
奖励的悖论     
杜奎松 《经理人》2010,(5):107-107
阿尔菲·科恩在他的著作《奖励的惩罚》中说:“奖励和惩罚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而这个硬币又不值什么钱!”  相似文献   

12.
苗得雨 《领导科学》2003,(17):13-14
2001年,我作为跨市交流干部,由中共河南许昌县委副书记的职务调任淮阳县工作,担任县委副书记、县长。组织上的这种安排,就我个人来讲,当时有两个难处:一个是县长这个岗位对我来说是初任,再一个就是我对淮阳这个地方是陌生的。到任之初,我对这个地方的印象只有三个字——穷、乱、差。我意识到这是个艰苦而又困难重重的岗位。但是,既来之,则安之。在去淮阳上任的路上,我和同车到任的县委书记陈新庄同志曾有过一句戏言:不改变淮阳面貌,我们就一块儿跳淮阳龙湖。既然组织上把我们放在这个位置,我们就绝没有退缩的理由。为了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淮…  相似文献   

13.
1926年1月,根据组织安排,年方22岁的邓小平和十几名同龄青年由法国赶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年6月,在填写该校一份《党员批评计划案》时,他在"做什么工作最适合"一栏中这样写道:"能作宣传及组织工作。"这个中肯的评价,在邓小平后来的革命生涯中得到了印证。然而,这个自我评价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4.
这似乎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题。有多少人因其官场之"成熟"而亨通,有多少人因其官场之"幼稚"而止步,在这个特殊的"场"里,到底什么才是成熟与幼稚?成熟就是圆滑吗?幼稚就必然会出局?  相似文献   

15.
梁漱溟,桂林人,年少敏于学,24岁应蔡元 培之聘,当上了北京大学的教授,在上世纪三四 十年代便成了名满天下的哲学家和社会活动 家,号称是"中国最后一个大儒"。毛泽东与梁漱 溟二人同庚。他们初识于1918年,在杨开慧的  相似文献   

16.
<正>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接受了所谓的民众劝进书,宣布登基,史称洪宪皇帝。1916年3月22日,袁被迫下台,当了83天皇帝。6月6日又因尿毒症弃世而去。袁世凯是一个谋略绝非寻常可比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韪,逆历史之潮流,复辟帝制呢?这里面除了袁世凯本人的原因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人在幕后充当推手,这个因素也不可不察。袁世凯:"他害了我"袁世凯在临死之前,曾吃力地吐出四个字:"他害了我。"这个"他"是谁呢?据袁氏家族的人估计,袁世凯死前所说"他害了我"的"他",很有可能就是其子袁克定。袁  相似文献   

17.
李正武又要出发了,这次目的地是欧洲,他要去追寻欧洲19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足迹,为自己的绘画艺术寻找创作的灵感. 画家李正武今年66岁,像这样的旅行,一直伴随着他的绘画生涯.为了实现超越自我的梦想,他一直行走在世界各国收集素材、采风、写生以及绘画创作的路上.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在单纯的艺术追求中获得满足和幸福感. 李正武19岁当兵,师承中国著名诗书画大师孙竹篱先生,也许是当过兵的缘故,李正武的山水画总是展现出气势磅礴的一面,哪怕是一朵普通的花,在他的笔下都会体现出阳刚之美、大气之美、生机怒放的一面. 从1993年开始,他应邀在吉隆坡、怡保举行"李正武水墨画展"个人画展后,名气逐渐在海外显露,此后20多年里,他的画逐渐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及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名声享誉海外.  相似文献   

18.
太守与鱼     
徐海蛟 《领导文萃》2014,(5):127-129
正那时候,羊续还不是太守,只是一个懵懂少年。羊续喜欢钓鱼,经常背着钓竿,独自走到水边,有时候是一条静谧的河,开阔处水面深邃,临岸的地方水草丰美,他安然地坐在一截老树桩上;有时候是一个丰泽的湖,像一面巨大的明镜,天光云影尽在其中,他会选择一块光滑的石头,一晃半日时光过去了。羊续并不懂钓鱼之道,他只是图个孩子的好奇,觉得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有那么多可能,钓竿一甩,不知会有什么奇迹出现,真是一  相似文献   

19.
肖竞 《决策》2012,(4):20-21
品牌运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中国葡萄酒市场,无人不谈品牌运营,无人不知品牌运营的重要性.但是真正坚持品牌运营的酒商又有几家? 安徽戈斯曼国际酒业公司,正悄悄坚持着"品牌运营"的脚步,他们一如既往地将进口葡萄酒进行中国式的营销和推广.时隔一年,新食品葡萄酒评论家记者又见到其副总经理吕家杰,和他一起重聊这个话题. 时过境迁,身初不同阶段,对"品牌运营"概念亦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相似文献   

20.
<正>唐太宗李世民的耳朵委实与一般古代帝王的耳朵有别,只不过这个"有别"不在生理现象,诸如"双耳垂肩"之类,而在心理作用,譬如"务闻其过",而非仅是"欲闻其善"之类。据《贞观政要》载,魏徵在任谏议大夫期间,前后共陈谏二百余事。就是这样一个"挑刺官",反而得到唐太宗重用:贞观三年,被任命为秘书监,参与朝政,后又被封为郑国公。魏徵逝世后,唐太宗感叹道:"昔唯魏徵,每显予过。自其逝也,虽过莫彰。"于是,他一面"虚己外求,披迷内省",一面要求"若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