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昌华 《领导文萃》2009,(17):82-87
品评民国名流.一言难尽者当数吴稚晖。他怀揣中西文化,脚踏政治、文化两条船,复杂而独特。他是孙中山的朋友.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却为无政府主义张目。他爱国.抗战时,在寓所壁上作诗明志:“国破山河在,人存国必兴。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邓小平不但以他创立的科学理论指引着我们,而且以他在长期实践中锤炼出来的鲜明的风格感召着我们。今天,我们对他最好的纪念,就是既要努力学习他的思想理论,又要努力学习他的革命风格.把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史杰鹏 《领导文萃》2013,(23):86-90
如果刘邦是个听话孩子.估计也就埋没在历史中,因为种田的几乎不可能在历史上留名.读书人倒是有些能留.但在战国末年。留给他们的机会也少。刘邦对耕读两个行当都嗤之以鼻,曾导致他老爸痛心疾首,大骂他不如二哥种田卖力、能置办家业。而他鄙视儒生的故事,也妇孺皆知,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往儒生帽子里撒尿的人。  相似文献   

4.
刘文瑞 《领导文萃》2008,(12):121-124
《百万英镑》是一部老掉牙的电影,讲的是一个美国人亚当斯阴差阳错来到英国,身无分文。正好有两个英国富豪在打赌.给了他一张百万面值的钞票.要求他不动用这笔钱而在伦敦生存30天.看他是否能生存下去。因为亚当斯必须在30天后原封不动把它还回去,英格兰银行确认钞票是真的。故事由此展开。当亚当斯是一文不名的穷小子时,遇到的是白眼和鄙夷.而当他拿出这张钞票后.很快变成了伦敦名人。  相似文献   

5.
张宏涛 《领导文萃》2011,(21):57-60
16岁那年,在离高中毕业只剩两周的时候,因为贫穷,他不得不离开了校园。开始在社会上闯荡。43岁那年,他完成了人生的质变.从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变成了美国首富。创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托拉斯。他.就是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相似文献   

6.
林涛  裴迎钦 《决策探索》2004,(10):78-79
约翰·亚当斯似乎有一点生不逢时.他所在的时代英雄辈出。虽然他才能超群.但在各项事业中却总是跟在第一的后面。他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但却比托马斯·杰斐逊稍逊一筹;独立战争时期虽然任多国外交官.才华展露无疑.却总是比富兰克林差了那么一点。后来他虽然当上了副总统.却一直无法摆脱华盛顿的光环。但美国的历史中没有人抹杀亚当斯为美国独立所做的一切.是他通过有力的辩论、推理.强有力地证明独立之路的正确性。除此之外,他正直的品性也使他成为服务美国政府的公职人员中最令人信任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郭冠英 《领导文萃》2009,(13):69-73
失之交臂 唐德刚曾说:“写一个人的传,你要比他自己还要了解他。” 唐德刚说的是李宗仁(他曾写下《李宗仁回忆录》)。遇到张学良.唐德刚当然视为难得的机遇。可惜,没写出来。但在写的过程中.他比“他自己还了解他”。  相似文献   

8.
露珠的心     
黄亚林 《领导文萃》2009,(13):135-135
一个生命垂危的乞丐.在荒野里踽踽独行,最后倒在一片草丛里。这时,一颗大而晶莹的露珠一下子掉在了他的掌心.他原本沉寂的心在那一瞬间有一丝不可名状的激动.那是来自生命的呼唤。  相似文献   

9.
高剑峰 《经理人》2007,(2):98-98
若让一个不断向老板伸手索取利益的人留在企业,对企业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他会产生“晕轮效应”,对企业造成板坏的影响。表面上看,是他一个人在向老板要利益,实际上,他代表一种势力或者一个派系.他向老板要求更多的利益,若老板满足他了,随之就可能有一批人,都会向老板索取更多.  相似文献   

10.
邓忠强 《领导文萃》2013,(21):81-83
在人们的印象中.历史上的汉武帝刚毅果敢,杀伐决断,用贤治庸,雷厉风行。其实,他有时耳根子也很软,下面的佞人献媚讨好.几句甜话就使他晕晕乎乎,昏昏然不知所以。  相似文献   

11.
在南大这个“精神家园”里,熟悉蒋树声的人都知道,50年来他从来不是一个畏惧挑战的人.在他的履历上.处处显示着他跨越挑战的勇气。法国著名科学杂志《研究》曾因其改革开拓和平民本色,称赞他为“享誉世界的南京大学的校长”。“代表了新一代大学领导的风范。”  相似文献   

12.
记者在电话里向周叔莲教授.约访时.周老执意要记者把采访缘由、话题告诉他,说这样他好做准备,然后,在真正面对面采访时.周老也是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地配合记者的采访。从这些细节,记者感受到这位著名经济学家为人处世的严谨、认真。同时,从他周密、细致的回答中,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希特勒是有“个人魅力”的,他叽哩咕噜地胡扯一通,信众如痴如醉,欢声雷动;希特勒还有幽默感,他到陆军部队视察,见战士在打蚊子.便说:“这不是陆军做的事.这是空军要于的活。”霍梅尼回到伊朗.人民群众夹道欢迎.可以说是天下归心.欢呼声像巨浪立即颠覆了巴列维的王权。  相似文献   

14.
今年57岁的王景安.出生在孟州市城伯镇东后津村.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小学六年级毕业后的王景安到当时盂县建筑公司谋了一份工作。当时,由于工作环境较为恶劣,肩扛背顶土砖、水泥等建筑累得他过早驼背。虽然工作条件较苦.但要强的他在忙完本职工作的间隙,还挤出时间学砌墙等建筑技术。他参加工作的第4个年头就荣升为技术工.第5个年头就由合同工转为正式工。  相似文献   

15.
我常讲句话“同事间没有真朋友”,因为同事间存在利益关系。我有个朋友在银行工作,他跟我提起在他当部门经理时.行长对他挺好的,可是等到他被提升为行长助理以后,行长对他的态度就变了,  相似文献   

16.
马越 《决策探索》2004,(11):76-76
一位21岁的匈牙利青年.身上只带了5美元到美国闯天下,20年后,他成为亿万富翁。他最擅长的就是“点金术”,一个人人都认为无可救药的企业,到他手里,不出几年必定会转亏为盈。他,就是鲍罗·道密尔.一个在美国工艺品业和玩具业不仅人人皆知,而且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相似文献   

17.
王庭岳 《决策探索》2005,(10):75-75
在1944年6月访问延安的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成员中,有一名常驻白宫的美国高级记者。他在来中围前,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召见。罗斯福授权他可以与中共领导人接触,多多地了解中共敌后抗战情况.以便回来后向他报告。罗斯福还交给这名记者一份《世界航空图》,要记者代他转送中共领导人毛泽东.以示美国政府对中共的友好态度。  相似文献   

18.
《决策导刊》2005,(3):i004-i005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盖楼。”这句话写在老蒋办公室的墙上。他说:“一个共产党人.就是要用行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奏出一曲曲动听的乐章,他对待自己的建筑作品,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在首都能有这样的成就他心满意足。自进京以来,他带领公司参与的项目相继获得过全国建筑最高奖“鲁班奖”,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奖等荣誉,企业先后被北京市建委、  相似文献   

19.
李景贤 《领导文萃》2009,(16):63-68
2008年4月4日,我国外事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吴学谦同志,走完了87年光辉的人生历程。我没有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过.但有过一小段跟随他在新疆考察调研的经历。吴学谦同志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他虽身居高位.但坚决反对搞特殊化,甘当一个普通百姓,是我们晚辈为人处事的楷模。  相似文献   

20.
李晓 《领导文萃》2014,(1):126-128
“孩子.快点寄钱回来,妈妈需要一件冬衣了;孩子,把钱寄回来吧,爸爸需要一个电视机。”这是一位母亲的唠叨和催促,不到20岁的儿子.远在东京闯荡,苦苦维生。几乎每个月末,母亲就要打来电话,让他赶快寄钱回家,说家里快断粮了。妈,您怎么这么急啊。在电话里,他有些烦躁了,对母亲也开始躲避起来。他暗暗埋怨母亲心狠,不知道儿子谋生的艰难。有一年。母亲的生日到了,父亲要他回家,他没有回去,他怕面对母亲的目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