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14,(21):136-137
正动摇了毛邓历史地位,也就失去了执政资格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认为,毛泽东和邓小平与中国共产党是命运共同体,是关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两个不可动摇的历史伟人。动摇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历史地位,就动摇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也就失去了执政资格。各种"非毛"、"非邓"、"以毛非邓"、"以邓非毛"之论,就是要对中国共产党釜底抽薪,因此必须高度警觉。坚决维护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历史地位,当然也是要科学地维护,坚持实事求  相似文献   

2.
金圣基 《领导文萃》2012,(18):80-83
如同尼克松通过"罗马尼亚渠道"向中国传递橄榄枝,1985年,邓小平也透过该渠道向刚刚主政苏联的戈尔巴乔夫传信。罗马尼亚渠道1985年3月28日,北京。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日本自民党副总裁二阶堂进。邓小平提到,苏联建立戈尔巴乔夫体制以来,在整个姿态和言论上好像对中国有了变化,但还不是根本性的变化。通过在外交场合的公开谈话,邓小平表示了对戈尔巴乔夫就任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向金日成介绍:"今后有事,你就找小平谈。"邓小平第一次和金日成会见是在1975年4月,金日成应邀访问中国。这是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打倒并流放江西复出之后。3个月前,毛泽东提名邓小平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主持党和政府的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初期,围绕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邓小平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恢复和发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注重发挥领导干部"以上率下"的作用、提出四项基本原则、明确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强化党的纪律和重视发展党内民主等是邓小平在这一时期对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做出的重要探索,并取得积极伟大的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李伟 《领导文萃》2013,(17):40-44
《邓小平时代》2013年1月18日,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的著作《邓小平时代》由三联书店引进,在国内正式发行。这本书是对邓小平一生的完整回顾,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全景式描述。自2011年发行英文版后,它便获奖不断,好评颇多。现在它终于回到了故事的发生地,与"邓小平时代"的亿万亲历者会面。  相似文献   

6.
<正>1975年11月4日,邓小平把胡乔木找去,谈《毛泽东选集》编辑工作,谈完以后说:"你们以后就抓两件事:一件是把编辑《毛选》的工作做好,一件是帮助学部把刊物办好。"胡乔木这时还不知道,毛泽东对邓小平为刘冰等人转信的事作了严厉批评,政治局内在11月2日已开会"批邓"。邓小平说的是实话。清华大学刘冰、惠宪钧、柳一安、吕方正  相似文献   

7.
<正>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曾有幸以一名英文译员的身份近距离接触邓小平这位伟人。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的时代,邓小平会见外宾的谈话也往往围绕中国改革开放展开,他本人也经常有意识地通过这些谈话来阐述自己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与金日成谈"解放思想"和"北方谈话"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金融思想明确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时提出"必须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在邓小平金融思想的指导下,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国有银行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产权多元化,建立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现代企业架构。但与先进商业银行相比仍存在诸多不足,仍需坚持邓小平金融思想不动摇,进一步深化国有银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王贞勤 《领导文萃》2014,(21):40-44
<正>邓小平"眼中揉不进半点沙子"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冀鲁豫军区,邓小平任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刘伯承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邓小平兼任晋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1946年8月1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指挥各参战部队,秘密穿过鲁西南敌人据点密布的约30公里的纵深地区,突然向陇海路开封至徐州段150公里宽沿线的国民党军发起攻击。野战  相似文献   

10.
正敢说"不行",爱说"不行",是邓小平工作中的一大特点。翻开他的著作,"不行"一词用得非常多。如《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共有60篇文稿,其中36篇文稿100多处用了"不行"。该卷中最短的文稿《民主和法制两手都不能削弱》,全篇只有370多字,用了4个"不行"。"不行"二字看似简单,却不是轻易能说出口的。它体现的不仅是一种语言风格,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态度,一种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思维方式。仔细阅读、分析、品味邓小平说的  相似文献   

11.
温勇 《领导文萃》2012,(20):82-85
邓小平是一位驾驭时间的大师。他有个特点,就是谈事情喜欢规定一个时间表。小到完成一项具体工作,大到制定国家发展战略。邓小平的时间表可以分为长期、中期、短期三种。从时间表中我们可以体会出邓小平的时间观。长期时间表:"下个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局势逐步趋向缓和,邓小平敏锐  相似文献   

12.
倪德刚 《领导文萃》2014,(22):79-82
正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根据《邓小平年谱》,将邓小平南方谈话未被整理到《要点》中的"要点"整理出来,希望能为大家更准确更完整地理解邓小平理论,提供一点帮助。战胜灾难,只能"两靠"。邓小平南巡途中第一次谈话较多的是在长沙火车站,当听到1991年湖南北部发生洪涝灾害、南部发生旱灾,但在大灾之年仍然夺得农业大丰收时说:"这样的大灾害,不要说第三世界国家受不了,就是发达国家也受不了。只有我们中国,依靠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相似文献   

13.
兵者——国之大事也。对于巩固国家政权,军队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美国人热津斯基曾在《实力与原则》中谈到:"邓小平最重要的长处是他明确清晰的战略方向感,他懂得世界力量正在形成新的平衡,需要从现实中得出新的具体政治结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有选择地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总结和提出了我国新时期的军队建设思想,促进我党的军队建设思想和实践发展和完善。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不仅为中国现代化军队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更加促进了中国当代军事的战略性发展。本文将从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重要意义和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三个角度进行着重阐述,旨在从军队建设思想和实践角度阐明邓小平思想在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的重要意义,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博士后制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邓小平亲自决策和大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经过近30年的长足发展,现在已成为我国有计划、有目的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拿来主义""文革"十年动乱期间,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文革"结束后,自告奋勇抓科技、教育的邓小平面临不容乐观的局面:高级专业人才断层、紧缺,各科研机构、高校  相似文献   

15.
灿烂与平静     
大江流日月,春秋代古今。今年是邓小平百年诞辰。1997年邓小平离开我们的时候,安南说:"邓小平在中国这个朝气蓬勃的时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诚如所言,在今天这个后邓小平时代,我们一如既往沿着他开创的道路走进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以邓小平理论为奠基之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重大历史关头,把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作为突破口,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继续推进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邓小平同志面对十年内乱造成的百废待兴、百端待举的严重局势,以他的远  相似文献   

17.
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方针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深入思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经过多年的外交实践,这一战略思想已成为邓小平同志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对外战略方针的重要构成之一,也是把握中国外交脉络最为重要的关键词之一,是中国外交必须坚持的长期战略。一、"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的由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领导文萃》2013,(12):79-83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站在重大的历史关口,叶剑英总能明断是非,果敢抉择:他力排众难,助邓小平东山再起;他乘专机搭救胡耀邦,举荐其再"入阁";为完成"两弹一星"伟业,他三邀张爱萍出山……"中国可以没有我叶剑英,不可以没有小平同志"1976年1月8日,周恩来与世长辞。尽管邓小平已经在挨批判,但在名义上他还主持中央工作。按常规,应该让邓小平为  相似文献   

19.
四个现代化是我国最大的政治,这是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主要内容作出的科学论断。东北师范大学阎治才教授的《对"四个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的解读》一文,可以说是进一步阐述了邓小平这一论断的科学性,使人们对这一论断的科学性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正>1.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学习要精、要管用。精,就是要取其本;管用,就是要更好地"习"。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测评要素:学习能力评分参考:①邓小平同志这句话,是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学习的目的,要做到学以致用。学习是一个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