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段祺瑞(1865—1936),安徽合肥人,曾担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陆军总长,当时人们称其为"段合肥",与被称为"李合肥"的李鸿章是同乡。段祺瑞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影响较大、颇受争议的人物,而这又与他用人的得与失关系很大。段祺瑞的幕府与幕僚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的近百年间,军阀型幕府曾经是中国政治军事的领导和决策核心,段祺瑞幕府就是军阀型幕府的一个代表。  相似文献   

2.
正段祺瑞是北洋军阀中的重要人物。他一生多次镇压革命运动,声名狼藉,然而,这位大军阀却还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当时的军阀们,差不多都有抽鸦片的嗜好,但段祺瑞却没有这个恶习,不但他不抽大烟,还最厌恶别人抽大烟。民国初年,正是北京八大胡同盛极一时的时候,差不多的阔人都在那里花天酒地,但段府中上上下下的人却从来没听说过老段去光顾流  相似文献   

3.
近百年,中国有两位"合肥"权重一时,而且都在身前和身后被骂为"卖国贼":一位是清代晚期的"李合肥"李鸿章,一位是民国初期的"段合肥"段祺瑞。两位"合肥",前仆后继,殊途同归--他们都是乱世中出现的一代人雄,却都在晚年被命运之手晾了起来,直至寂寂而殁。段祺瑞终老在日本侵略者还未到达上海之际,晚节未受污抹,生命的句号还算圆。这应该感谢他在保定武备学堂时的学生蒋中正。  相似文献   

4.
黎元洪,一个不大被现今的人们提起的名 字。但写中国近代史又不得不写到他,因为他是推翻清廷的"武昌首义"的首领,那次军事叛变引爆了全国各地武装反抗清王朝的炸弹,直 到大清国被迫宣布退出历史舞台,此起彼伏的  相似文献   

5.
与自己战斗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总理克里蒙梭被他的私人医生告知:"阁下,您必须珍重自己的身体,因为您抽的烟已经太多了。"克里蒙梭听从了医生的劝告,从此开始戒烟。但他的桌子上依然放着雪茄盒,而且盖子总是打开的。一次,他的一位朋友看到了,便挖苦他说:"听说阁下已经戒烟了,看来,老毛  相似文献   

6.
刘兴雨 《领导文萃》2006,(10):97-98
1896年。袁世凯奉命到天津小站督练新军,一天,他发现少了一个人。那就是段祺瑞,他连忙问道:“段祺瑞怎么没来?”一旁的唐绍仪告诉他。段赶回家完婚去了,但已经发电报催他尽快来报到。段回家之前。并不知道被调往小站协助袁世凯练兵。接到电报颇感为难,一边是人生大事。一边是军令如山。  相似文献   

7.
孟保国 《决策探索》2005,(11):82-82
归隐津门的黎元洪,黎元洪,湖北黄陂人。1912年当选为南京临时政府副总统,1916年袁世凯死后继任大总统。在民国初期政坛上,黎元洪向来是被北洋军阀利用的工具。袁世凯当道时,他被软禁在大院里当装聋作哑的“黎菩萨”;袁死后,他继任大总统,听从段祺瑞的摆布,1917年被张勋赶下台。1922年被曹锟放到了民国大总统的位置上对抗孙中山,不久又被曹锟轰了下去。  相似文献   

8.
马社香 《领导文萃》2008,(17):115-118
1934年8月10日,段祺瑞在其子段宏业的陪同下到达牯岭,励志社按照蒋介石的意旨,请段祺瑞自挑一处别墅。据庐山老人回忆,段祺瑞住在当时特区230号,和黄郛紧邻。那一年,段祺瑞年满七十,春上在上海刚刚做完胃溃疡手术,身体虚弱,段祺瑞下野后常年吃斋,瘦削的身体看起来有点像皮影人一样。医生和友人很着急,劝他开荤增加营养,他摇摇头,说:“人可死,荤不可开。”医生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他上庐山调养调养。  相似文献   

9.
王爱军 《领导文萃》2014,(14):37-40
正我们都熟知一个成语叫"德高望重",它最早是司马光称赞宰相富弼的。富弼是个很有魅力的人,有一次他坐着轿子经过洛阳天津桥,恰巧被人认了出来,一时间人们奔走相传,把他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简直比当今的明星粉丝还要疯狂,以致原本热闹的街市空无一人。  相似文献   

10.
缺陷的哲学     
王聃 《领导文萃》2006,(10):105-106
他是一个一生都在与死神赛跑的人。不满三岁,他就患了令人闻之色变的猩红热,医生断言他将活不过10天。18岁那年,他又得上一种无法确诊的怪病,以致天主教的神父为他举行了只有病重教徒才有的临终涂油礼。第二次世界大战时,20多岁的他参加了海军。然而1943年8月,他服役所在的PT鱼雷艇被敌军击沉。他虽然依靠自己的力量与勇气游了几个小时到达临近的一个荒岛,但为此脊髓受损,随时有可能瘫痪,一生都需靠注射剂与药片来减轻痛苦。几年后他在伦敦又染上永远不可能治愈的阿狄森氏综合症。这种病导致他身体虚弱,全身血液循环不正常,肌体失去抵抗感…  相似文献   

11.
闲话徐树铮     
小宝 《领导文萃》2012,(9):86-89
我特别想聊聊徐树铮。他是民国第一个10年里政坛上翻江倒海的角色。虽然他名义上的官职最高不过陆军部次长、国务院秘书长,但他实际上是段祺瑞的智囊,皖系的核心。段祺瑞及其皖系的成败功罪,他起码要负一半责任。正所谓春秋无义战,那  相似文献   

12.
一 宣布实行"两规"时,他轻轻"嗯"了一声,心里有被蜇了一下的感觉.但他表情镇定,一点儿也不惊慌.当然,他知道现在还不能把他怎么样,因为现在他还是"肖建国同志".  相似文献   

13.
正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王局长从领导岗位平稳地退了下来。在官场混迹了几十年,跟他共事的不少领导干部都先后倒台,他却屹立不倒,成为官场名副其实的"不倒翁"。他当交通局副局长时,连续三任局长都"前腐后继"地蹲大牢去了,他却安然无恙。他平调到卫生局当副局长时,卫生局的几位班子成员东窗事发被双规,他又置身事外。后来他又调到建设局当副局长,貌似清廉似包公的局长被查出有作风问题,他又是安全过关。王局长后来被提拔到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当一把手,分管工程的副总指挥因受贿锒铛入狱,他却独善其身。每次都有人想拉他下水,或想把他搞掉,但都无奈找不到把柄。连纪委书记都曾半开玩笑地说他太精  相似文献   

15.
人们对自己的事情是如此地自满自足,并且自己欺骗自己,以致他们难以防御这种瘟疫;而且如果他们想防御的话,他们就要冒着被人轻视的危险。因为一个人要防止人们阿谀谄媚,除非人们知道对你讲真话不会得  相似文献   

16.
“牛”科长     
<正>"牛"科长本不姓牛,而是姓罗。他为人豪爽,比较正派,颇有个性。他之所以被称为"牛"科长,不是因为他在县发改委工作,他的工作岗位在过去和现在都被认为是个  相似文献   

17.
牛津 《决策》2012,(1):74-75
成为领导后,位置越高,获得真实信息的能力就越弱,被下面人哄骗的机会就越多。如果下属掌握了劝谏的艺术和技巧,就会获得领导的信任,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他辅佐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董事长",由于晏子节约简朴又努力工作,在齐国受到人们的尊重。善于向领导推销自己齐景公即位之初,对晏婴并未重用,只是让他去治理东阿。晏婴一去就是三  相似文献   

18.
人生之路,大致有四条。吕布猛战三英,为世人景仰,谁知有勇无谋,误入"见利忘义"之途。为了攀升,先后杀丁原和董卓两大上司,以致袁氏不肯留。降刘备后,趁刘备攻打袁术之际,夺了他的地盘。被曹操活捉后又欲降,有了前车之鉴,曹操立刻杀之。郭靖之笨拙溢于言表,行走江湖也不懂计谋,无奈选择了"知足、深研"之门,几十年浸淫降龙掌,武功自成一家,武穆兵法运用自如,深得当时一流人物的赞赏。周瑜与孔明并称"瑜亮",才智自是超群,奈何选择了一条"狭隘的心胸"之路,"既生瑜,何生亮",  相似文献   

19.
<正>制度的执行力某公司老总制定了很多制度,这些制度一度成为他认为的成功资本。可是,他渐渐发现,有很多制度没有人能够真心、自觉地执行。于是他又制定了强化制度落实和检查的专门制度,却又让自己陷入了苦闷:大家只是热闹了一阵子,似乎都是为了应付他。他伤心至极,可又苦于没有良策。一日,他遇到了一位管理大师。大师问:"你的制度是不是都是制约人的?"老总回答:"制度就是制约人的。"大师又问:"你喜欢被制约吗?要说实话。"老总沉思了一会儿说:"说句心里话,我也不喜欢被制约,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相似文献   

20.
残局     
祝勇 《领导文萃》2012,(12):43-47
一段祺瑞喜欢下棋,他下棋时安静的表情,让人几乎看不出他是个在战场上杀人如麻的屠夫。他生活简朴,既不敛财,也不收藏女人,甚至饮食,都异常节俭,尽管他并不戒荤,但除了米饭馒头,通常只吃一碟雪里蕻外加一点辣椒,对于山珍海味,看都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