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黎冲森 《经理人》2012,(10):78-79
中国经济仍将在未来20年保持每年8%的增长9月11日?13日,以"塑造未来经济"为主题的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隆重举行。论坛上,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兼总裁Hans-Paul Bürkner说:"中国经济增长从30%到10%,这并不代表放缓了。我们对中国的  相似文献   

2.
世界财经     
《经营管理者》2008,(1):6-7
<正>亚洲将成全球经济发动机"2008年亚洲新兴市场将领先世界,现在是‘燃烧的中国’、‘火热的印度’,而东盟几乎和中国印度一样热。"英国《经济学人》集团首席经济学家罗宾·比尤谈及2008年全球经济时表示。他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动机"。不过2008年世界经济在高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原油价格持续攀升、部分资产泡沫可能破裂、通货膨胀等风险,比尤向记者解释道:"这些问题约占60%,另外还有40%的问题是经济学界所难以预测的。"国际投行瑞银集团则预计,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4.3%,较2007年的4.8%减少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邱艳琪  罗成 《经营管理者》2009,(22):241-241
美国金融危机后,全球FDI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出现了下降趋势,而中国的FDI却不断增长。本文结合全球FDI区域和产业的特点,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战略。  相似文献   

4.
<正>世界经济经历4年增速滑坡后,2014年终于迎来爬坡上行的新拐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趋势趋强,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势头放缓,全球发展格局因此生变。随着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世界经济进入"后QE时代",全球金融经济开始新一轮大调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序幕拉开,经济增长由高转入中速,但对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5.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保护主义与经济衰退就像一对连体婴儿,总是相伴相生。随着全球金融危机传染至实体经济,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显著放缓后,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大有卷土重来之势。2008年,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三大发达经济体集体陷入衰退,新兴市  相似文献   

6.
黎冲森 《经理人》2012,(10):80-81
金融改革可以引领整个经济改革世界经济增长需要中国来推动,但中国经济增长又需要金融业来推动。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金融改革至关重要。在天津举办的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和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方星海对中国的金融改革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财经视点     
《决策与信息》2005,(1):87-8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工作提出许多新的精神和思路;“三农”再次成为中央一号文件主题国家财政将大力支持“三农”发展;2004年中国经济进入十几年来发展最好时期;联合国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3.25%中美为主要动力;2005年我国几百种进口货物关税下降。  相似文献   

8.
资讯     
《决策与信息》2008,(11):76-80
国家工信部:中国工业增速下行压力加大11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召开2008年三季度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际金融动荡严重冲击全球经济,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显现,对工业领域的影响尤为突出。工业增速下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对于中国来说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中起着关键作用。经济增长与转型经济密不可分,同时,影响经济增长因素也至关重要。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发展中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的阶段称为"中等收入陷阱",克服陷阱成为经济增长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经济观察家说,中国经济经历了连续4年两位数的增长后,2007年丝毫未显疲态。有关专家预计,中国的经济总量有望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近30年的持续增长以及连续5年两位数的产出增幅,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0周年,也是北京奥运年。据此,有经济学家说,2008年世界的焦点在中国,中国经济注定在这一年再掀腾飞高潮。显然,中国已经准备好了。  相似文献   

11.
趋势     
《领导文萃》2006,(5):8-9
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需求不会明显减弱。从国内环境看,我国仍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的时期,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较强。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中央确定的各项战略部署将全面启动实施,有利于激励和引导各方面的发展积极性。我国经济已经连续三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为新的一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要参》2006年第16期)越来越多人喜欢在网络空间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今天的中国,人们表达自己想法的途径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网络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发展的新动力在何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铭 《决策探索》2009,(21):35-37
最近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迅速恢复,南方沿海一些城市甚至又再现用工荒了。可是,笔者想提醒一句,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采取的是投资推动的方式,投资在短期内是需求,在长期是供给。从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来看,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劳动力供给增长将放缓,而人口的老龄化也会带来国内储蓄率的下降,长期的经济增长只能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常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教育,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劳动生产率还有一个不应忽视的来源,那就是城市化和区域格局的调整。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加剧、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形势下,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绝不能动摇,行动绝不能松懈。  相似文献   

14.
陈振烨 《经理人》2008,(9):38-42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与消费不振、石油和原材料价格疯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环保措施从严、人民币持续升值、通货膨胀、银根紧缩、低人力成本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5.
文天 《经营管理者》2009,(11):62-67
今年8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报告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消费市场。然而,由于中国经济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依赖于以工业投资和出口为主的增长模式,个人消费在中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明显偏低,中国的消费需求还远未释放出来。如果中国能够实现旱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就已制定好的“调整经济结构、提高消费占比”的新目标,不仅能够推动GDP、就业和收入的增长,还将加强中国经济抵御海外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卓亮 《领导文萃》2012,(21):29-31
金砖四国的经济增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尤以印度与巴西较为严重,俄罗斯次之,金砖国的风采似乎正在褪色。中国经济虽保持8%以上的增长,但动力有所减弱,第二季度难免继续探底。在此形势下,其他金砖国家的经验教训或能对中国预防经济过快下滑有一些启示。印度:财政刺激效果短暂后遗症大2012年首季,印度GDP增长5.3%,为9年内最低增速。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经济体的增长动力,关键取决于其市场经济活力。如何释放市场的活力?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基本工具,其活力决定着资源配置的效率。加快市场化改革,进一步释放市场机制活力,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首先,准确发现市场机制潜在的活力中国改革开放35年的发展进程,就是市场机制活力不断释放的进程。有研究表明,1997-2007年,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平均1.45%。市场化改革推进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这一时期全要  相似文献   

18.
资讯     
经济中国每十年经济规模将翻一番自1980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10%,约3亿中国公民摆脱了贫困,跻身于中产阶级。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引擎和全球储蓄的最大来源。中国对能源、矿产品和粮食的需求促进了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快速增长给中国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包括需要应对大规模城市化、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9.
有利环境因素外部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国际贸易的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仍然超过全球经济的增速。据IMF预测,到2012年,全球贸易增速将超过6%,未来全球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扩大我国的外部需求。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仍将持续,国际分工将更为精细,未来以信息  相似文献   

20.
以2012—2017年我国地市级城投债为研究对象,探索城投债债务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城投债债务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存在显著阈值效应,当城投债债务金额/GDP低于0.4%时,城投债债务规模增加会损害经济增长,当城投债债务金额/GDP超过0.4%时,城投债债务规模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当城投债债务金额/GDP超过0.6%时,城投债债务规模增加的促进作用放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