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006年1月,日美两国在美国本土举行了令人关注的“夺岛演习”,“收复”被“外国武装力量”占领的“西南岛屿”。翻开西太平洋的地图就会发现,在日本的西南方向和台湾岛之间,散落着几百个小岛,这就是日本所谓的“西南岛屿”,在地理上被称为琉球群岛……从历史上说,琉球在中国隋朝时被称为“流虬”。明代,琉球正式成为中国的藩属。明洪武5年(1372年),大明王朝派杨戴出使分封中山、山北和山南三国。三国政府明确表示向明朝称臣。后中山国统一三国成为琉球王国,被册封为琉球王。清康熙元年(1662年),清政府仍然册封琉球国王,此后百余年琉球国王不…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引进的所有外商投资中,来自日本的直接投资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日本制造业大规模地向中国转移,由此引发的国内产业萎缩,雇用减少,失业卒上升等现实问题,不可避免地引起日本对其国内经济状况的担忧,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出现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正确理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和目前日本经济状况的关系,找到导致日本经济状况恶化的真正原因,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视角:南海是片什么海?众所周知,二战期间,日本陆海军就曾产生过北上还是南下的争执。所谓北上,就是通过击败苏联,进而肢解中国,控制亚洲大陆上的重要地区,化身一个海陆双元帝国。南下,则是通过控制琉球、台湾,进入中国南海,经略南洋资源地带,控制石油、橡胶产区,并控制链接太平洋、印度洋的重要航道要区。这两个图谋任何一个取得成功,都可以让日本克服自身资源匮乏、空间有限的缺陷,成为一个称霸亚太的巨型帝国。如果  相似文献   

4.
辜学武 《领导文萃》2014,(10):33-35
<正>积极主动地或者说"进取性地"影响21世纪的美日关系,使华盛顿和东京的关系发生一个有利于中国安全环境的"和平演变"。"进取性地"影响美日关系就亚太地区而言,冷战体制的余毒就是美日军事同盟。这个余毒一天不除,中国的安全环境一天得不到改善。不仅如此,这个美日军事同盟,因为日本一时  相似文献   

5.
王可云 《办公室业务》2012,(14):121-122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论语讲的就是如何做人,如何与他人相处。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时而产生一些"碰撞",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妨向孔子学习,学习他那为人处事的秘诀。  相似文献   

6.
<正>战后70年日本反省的轨迹战后70年,在日本所有官方文献里,历任首相从未明确使用"谢罪"一词对中国、韩国表达反省,而是多使用"お詫び"一词,中文可译为"道歉",但即便如此也不是所有的首相都采用了"道歉"的说法。田中"迷惑"与《中日联合声明》。向中国正式表达反省应该始于1972年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当时田中使用的词语既非"谢罪"亦非"お詫び",而是"迷惑",中文被译成"麻烦"。  相似文献   

7.
<正>安倍政府是想把与自己有相同价值观的国家聚在一起,通过拉援军、扯盟友的方法包围中国。所谓"地球仪外交"不会奏效,最终结果可能是让日本被孤立,使日本被包围,这也是我为日本担心的。所谓外交,是促使价值观不同的国家开展合作,这是外交的关键。就连美国也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做  相似文献   

8.
外刊外报     
中国人不愿多花钱搞节能建筑德国《世界报》10月16日目前,世界上每两座新建筑中就有一座是在中国建造的。中国仍然只有很少数建筑符合西方的节能标准,中国只有225座所谓的"绿色建筑"。要实现"十二五"节能计划,中国规划者必须转变思维。  相似文献   

9.
郑永年 《领导文萃》2014,(10):27-32
<正>对中国来说,尽管美日同盟并不是说美、日两国是一体的,但如果不能对美日同盟有正确的理解,就会犯重大的战略错误。实际上,现在人们对中日关系的很多方面都看不清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从美日关系的角度来看中日关系,就会看得比较清楚一些。在美日关系中,美国面临着一种困局,我们暂且把此称为美国的"日本困境"。从"日本困境"中,人  相似文献   

10.
许纪霖 《领导文萃》2014,(22):32-33
<正>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将中国推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作为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GDP总量已超越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当很多国家为流动性不足发愁的时候,中国到处一掷千金,一副"不差钱"的富阔样子,全世界都在惊呼"中国世纪"的到来。于是我们也就不奇怪,《当中国统治世界》由马丁·雅克在2009年推出后,立即在英美读书界成为畅销奇书。中国的崛起当然已经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问题在于,中国的崛起与文明有关吗,抑或仅仅是一种"富强的崛起"?"富强的崛起"是只以GDP为核心的一组统计数据,即所谓"民富国强",是综合国力的展现;而"文明的崛起"则是一种普世价值与  相似文献   

11.
大变革时代     
<正>以中外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迎来了新的改革窗口期。这是一场着眼于未来10年的顶层设计,执政党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借此表达了带领中国实现"历史性变化"的雄心壮志。任何一种组织,最大的危险之一是陷入"缩小的均衡"。所谓缩小的均衡,就是对于社会的新变化、人民的新要求,采取一种排斥和漠视的态  相似文献   

12.
决策者说     
《决策》2010,(6):8-8
如果把日本文化形容成豆浆,那么中国文化就是盐卤。中日文化有着2000年的历史,包括汉字,宗教,甚至儒教,都有很深的交融。就好比盐卤注入豆浆就凝结成了中日文化的结晶——豆腐。  相似文献   

13.
王凯 《领导文萃》2014,(19):84-87
正梳理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的简历,会发现三人有几个共同之处:都在日本留过学,毕业于当时的日本名校;都是资深职业外交官;都对日本有好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亲日派"。历史学者张鸣在其《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一书中曾经说过:"在中国人的留学史上,有这样一种现象,凡是在所在国混得比较好的,留学成绩突出者,对所在国的印象一般都比较好;反之,则怨言要多一些,甚至会满腔怨恨。"曹汝霖等人就属于混得比较好的,所以一直对日本抱有好感。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学好党章党规、加强党性修养,成为全体党员在实现中国梦征途上的必修课。坚定信仰的旗子。信仰是政党性质区别之根本。信仰就是旗子,就是方向,有方向才有前进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根本区别就在于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对共产主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08,(21):82-83
信息公开2008年5月20日,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部分新闻学专家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座谈"5?12"特大地震的媒体报道状况。不要再讲所谓的"负面新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这次媒体的报道颠覆了一个过时、不科学的观念,就是所谓的"负面新闻"。负面新闻这种说法是  相似文献   

16.
因日本对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进行所谓"国有化",中日关系局势紧张,由此引发的寒潮在经贸领域已经开始显现.专家表示,中日关系的紧张局势对中日经贸活动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未来如果日本当局继续倒行逆施,双边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边投资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双方经济都会受到伤害.中日经贸关系如发生变动,也会波及整个亚洲的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17.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等收入国家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解决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日本在20世纪成功地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成功步入发达国家行列.本文就着重于对日本经济这段时期的研究,重点分析日本是如何解决好这段时期经济发展问题,总结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找出合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月,日美两国在美国本土举行,令人关注的“夺岛演习”,“收复”被“外国武装力量”占领的“西南岛屿”。翻开西太平洋的地图就会发现,在日本的西南方向和台湾岛之间.散落着几百个小岛,这就是日本所谓的“西南岛屿”,在地理上被称为琉球群岛……  相似文献   

19.
曾国藩的修身五字:诚、敬、静、谨、恒。曾国藩的治国三招:储才养望、抓住机遇、屡败屡战。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好的人生。我以为所谓好的人生大致有三个层面。一是平顺的人生,平平凡凡、顺顺当当;第二个层面是快乐的人生,一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快乐中度过;第三个是成功的人生,所谓成功的人生是指有事业、有成就,能够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点实实在在的东西。曾国藩属于大成功者,大成功是指人和事两个方面的成功。7年官升四级职兼五部曾国藩作为一个政坛上的大人物,区别于其他政治家或者政客一个最为显著的地方,就是他在事功建立的过程中,非常注…  相似文献   

20.
“九&#183;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蒋介石以中国尚无充足的力量抵御日本的侵略为由,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忙于内战,但也面临着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势和全国各界与日俱增的要求抗日的压力。1934年4月,他在抚州公开表态:日本要“将我们当作朝鲜、台湾这些地方一样”,中国“又受了日本一个最大的侮辱”,不仅是东四省(注:指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下同)的失地我们要收复,而且台湾、琉球这些地方都是我们的旧有领土,一尺一寸都要由我们手里收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