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俄罗斯与美欧关系日趋冷淡之际,中俄之间相对亲热的关系再次引起关注。西方学者和媒体记者对中俄伙伴关系的性质展开了讨论,探寻这种伙伴关系是否会走向结盟。事实上,中国无意与俄罗斯正式结盟,也不会结成任何形式的反美、反西方联盟。相反,中国希望稳定中俄关系,为这两大邻  相似文献   

2.
雷墨 《领导文萃》2015,(4):35-36
根据格伦·斯奈德的同盟困境理论,任何结盟国家都要在"被抛弃"和"被牵连"之间寻求平衡。但美国和欧洲的同盟困境并没有那么简单。从乌克兰危机可以看出,美国不是担心"被牵连",而是"想抛弃"而不得。虽然波兰与波罗的海国家因恐惧俄罗斯而呼吁北约在其领土上驻军,但并非所有欧洲的北约盟国都担心被美国"抛弃"。至少默克尔不担心俄罗斯的军队挥戈西进、威胁柏林。美国和东亚国家的同盟困境,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外对中国是否应连续实行"韬光养晦"政策展开激烈争论。作为这一争论的延伸,关于中国结盟的问题也引发了许多讨论与思考。是继续坚持"不结盟"立场不动摇,还是有所选择地结盟,各方言论,见仁见智。尽管对结盟与否的问题争吵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以及随之而来的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步伐加快,加之日本和几个地区国家不断闹腾,中国外交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很关心和重视中国的外交战略,说什么的都有。比如"韬光养晦"战略已经过时,现在"应该大有作为";应该重新考虑是否仍要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需要重新评估"不结盟"政策的利弊,启动"准结盟"或"半结盟"政策;中国外交  相似文献   

5.
杨彬 《领导科学》2020,(7):31-33
单位员工隐性结盟主要有组织关系型、地缘关系型、社会关系型和利益关系型几种表现形式。隐性结盟将会产生利益之上的"利益"、规则之外的"规则"、身份之外的"身份"和文化之中的"文化",需要从认清结盟情况、分析结盟性质、缩小结盟规模、消除结盟团体等方面进行调控化解。  相似文献   

6.
陈晓晨 《领导文萃》2012,(14):30-33
俄罗斯的大国梦今天,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高于俄罗斯,甚至包括部分军事实力。这是俄罗斯对中国"心理失衡"的大背景。"沙俄帝国"的荣光和苏联超级大国的历史,是俄罗斯民族辉煌但又苦涩的记忆。只要俄罗斯还有大国梦——这种梦深深地植根在这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中——中俄之间就必然存在战略差异,尽管当前战略合作是中俄关系的主流。  相似文献   

7.
政治     
《领导文萃》2010,(2):7-8
<正>中国模式与俄罗斯截然不同中国模式不适合俄罗斯——不仅在经济上在政治上同样如此。表面上,中国和俄罗斯的专制制度也许看上去有些类似,但事实上,两者截然不同。统治中国的是共产党,而统治俄罗斯的是一个官僚阶层。在中国,  相似文献   

8.
秦天 《领导文萃》2012,(14):122-125
中国在发展进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非常需要深入研究,甚至需要理性反思,但前提是以爱国的立场和感情俄罗斯大选落幕后的3月5日,读到了知名学者王小东的一篇文章《只有爱国主义才能团结俄罗斯》。读罢此文,心绪难平。文中提到,赢得了大选的普京说:"我们需要共同找到某个能团结整个多民族的俄罗斯的因素。我认为,除了爱国主义之外,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做到。"事实上,普京的再次当选也证明了  相似文献   

9.
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在这20年中,俄罗斯经历了曲折而艰辛的转型进程。2011年,也是俄罗斯当代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在遭受了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之后,梅德韦杰夫与普京"王车易位",力图继续引领俄罗斯实现强国复兴,几年来始终困扰俄罗斯的"2012年悬念"终得破解。但时空转变,人是物非。普京"王者归来"在俄罗斯引发了  相似文献   

10.
张晓东 《领导文萃》2013,(15):59-61
62岁的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身材高大,灰白而稀疏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戴着精致的无框眼镜,乍一看有几分学者风度,仔细打量就会发现,他那眼镜背后的目光总是严厉而充满怀疑的。在拉夫罗夫眼里,"美国一直想整俄罗斯"。他"盯住美国推动北约东扩的企图,将华盛顿在波兰和捷克建立反导系统的计划视为‘包围俄罗斯’",而近两年来,他在叙利亚问题上不断地对西方说"不"。路透社在一篇报道中干脆称他为俄罗斯的"说不先生"。出使联合国展个性两次出使联合国,拉夫罗夫在纽约共生活了10多年。他的妻子玛丽娅跟着他随任,在俄罗斯驻联合国代表处的图书馆工  相似文献   

11.
8年来,俄罗斯在普京的领导下,逐步走上了国家复兴的道路,经济走出了急剧衰落的困境。普京不仅让俄罗斯人看到了国家复兴的希望,更让世界感受到了俄罗斯强国回归的步伐。本文简述了"普京之治"采取的一些主要的经济改革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带来的显著经济成效,以此来求证普京的经济改革带给俄罗斯今日经济复苏不可磨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卢朵宝 《领导文萃》2014,(8):110-113
正俄智库认为,中国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不仅是为了保证能源供应,更是以攻为守,对抗美国的"两洋"战略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9月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以来,各利益相关国,特别是与中国、中亚均关系密切的俄罗斯一直在思考,该战略有什么地缘政治与经济战略意义?近日,俄著名东方学家尤里·塔夫罗夫斯基和该国重要智库——俄罗斯信息分析中心分别撰写报告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初,当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之时,西方主流经济学(以下简称"西方经济学")认为,向市场经济过渡必须实行以全面自由化、私有化为核心的激进式改革,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由于实行了激进式改革将迅速走向繁荣,而中国由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并实行渐进式改革而将走向失败。但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俄罗斯东欧经济衰退、停滞的现实对这种观点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4.
2009年6月16日,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金砖四国"的首脑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峰会,由于四国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6%、全球人口的40%、世界GDP总  相似文献   

15.
外刊外报     
正农民为什么不愿让孩子受教育俄罗斯之声网6月23日中国一些农民往往并不太重视高等教育,因为即使有大学文凭,也无法保证就能找到好的工作,而上大学的费用对农村贫困家庭来说是一笔难以承担的开销。这些父母并不认为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城里打工,有什么丢人的。中国"民族融合"政策渐受重视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6月19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标志着民族政策出现了细微但重要的变化。经济发展仍是重中之重,但新一届中共领导人明白,要缓和西  相似文献   

16.
李赓 《科学咨询》2008,(20):92-92
俄罗斯美术曾经是中国美术界顶礼膜拜的对象,上世纪50 年代,政府曾经派出过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前往前苏联学习,这些艺术家带回了"现实主义美术"的火种,对中国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日渐深入,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宽阔,思想越来越解放,我们发现其他国家还有着不同的、各种各样的美术潮流,让人眼花缭乱.于是国内很多艺术家一头扎进了现代艺术的世界浪潮之中,而曾经是我国艺术样版的俄罗斯现实主义美术逐渐被边缘化.多年以后,俄罗斯美术是什么面貌呢?  相似文献   

17.
改革     
《领导文萃》2014,(4):133-134
正中国改革再出发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清晰的发展轮廓,使世界了解中国未来10年的发展蓝图。如同35年前开启中国改革开放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样,这是中国改革的再出发。俄罗斯政治学家认为,这次改革方案明显透露出中国顶层设计的特色,是一个"最具影响、全面的、系统的经济改革设计图"。(俄罗斯之声)  相似文献   

18.
最近,某地在组织新上任的村(居)委会主任上岗培训期间,发生了少数村(居)委会主任搞结盟活动的怪事,参加结盟的46人中,有24名是共产党员.他们推选出所谓的"会长",约定"若一人有难,其他人应鼎力相助",平时不定期聚会,"互通信息,共商对策",至今已聚会多次.这件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当地党组织正在进行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19.
尽管中国2001年底正式加入了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尽管以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和美国卡托研究所为主编制的弗雷泽/卡托2001年的世界经济自由度指数把中国排在81位而把俄罗斯排在117位,尽管1998年欧盟通过决议将中国从其反倾销政策中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中除去,给予中国介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之间的“特殊市场经济国家”待遇;尽管美国已经承认一些中国大陆企业“市场经济”待遇,但是欧美的反倾销中,中国仍然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受到歧视性待遇,而俄罗斯已经被作为市场经济国家…  相似文献   

20.
王艳 《经营管理者》2009,(16):58-58
今年六月,第一次"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在俄罗斯第三大城市叶卡捷琳堡举行,"金砖四国"(BRICs)由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组成。近年来,这些国家正在成长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全球仍在全力对抗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之际,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典型代表,"金砖四国"被寄予厚望,他们的表现可谓让世界惊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