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际资本蜂拥流入美国。全世界特别是美国国内普遍认为,美国经济是最有活力的,资本市场是完善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科学有效的。但从2000年底至2001年初美国经济出现了衰退迹象,一年之后,美国华尔街便接二连三的暴露了做假账的丑闻,从安然到安达信,从环球电讯到世界通信,华尔街丑闻愈演愈烈。华尔街财务丑闻给美国乃至全世界造成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公司倒闭、重组,全世界股市下挫,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除了这些最直接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挫伤了全世界特别是美国国内民众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信…  相似文献   

2.
《决策咨询通讯》2001,12(4):102-102
<正> 到今年第一季度末,美国经济已经增长整整10年,从而创下和平时期最长的增长纪录。目前美国经济已经进入周期性增长放缓和调整时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仅为1.5%,大大低于去年的5%。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去年达到9.4%万亿美元,占全球的近1/3。美国经济规模如此庞  相似文献   

3.
世界贸易环境自GATT及WTO等建置后,从降低关税、促进贸易,到形成全球局部自由贸易市场的过程中,两岸经济都深受影响。一方面,中国大陆是全世界最大的贸易市场,另一方面,台湾是贸易导向型经济,贸易占GDP极高的比例;因此,两岸已在新的贸易环境下,面向"赚全世界的钱"的贸易经济中。回顾过去,中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台商曾致力于中国大陆的经济建设,而台湾在两岸经济的交流与合作中也维持着经济的增长与稳定。展望未来,"一带一路"的发展,两岸可在沿线基础建设、文创服务世界化与服务业携手化等领域建立战略联盟,互补互惠合作,以巩固和深化"一带一路"之丰硕具体成果。  相似文献   

4.
2008年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向全世界扩散,演变为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对现有的世界经济格局产生巨大的冲击,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演变呈现以下几个重大趋向。  相似文献   

5.
马稳 《决策探索》2009,(20):35-36
作为一个金融市场最发达、金融监管制度最完备、金融创新最活跃的国度,美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发展中国家的效仿对象和发展中国家建设本国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体制的典范。而始于美国次贷市场的危机已扩散到全世界,成为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波及之广、影响之大、危害之深、情况之复杂超出了人们的预想,严重冲击了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  相似文献   

6.
中国"惊蛰"推荐度指数★★★★★★3月惊蛰,万物复苏。当全世界都在求解经济复苏时,属于中国的答案正在逐渐清晰。据3月16日《中国经营报》报道,2009年两会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是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好的国家,也是经济总量在全球的份额提升最多的国家。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国际比较上看,中国的经济发展至少具有三大优势,这就是体制优势、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这使得中国有可能继续保持较好的经济增长,在2030年前后赶超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上看,中国目前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但这又是我们的比较优势,我们有可能用10年左右的时间,达到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在三大产业的结构上,无论是从增加值结构上看还是从就业结构上看,中国已经完成了由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的转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结构升级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通过不断的产业结构升级来推动经济增长和改善就业。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是指全世界所有地区和国家的经济能够紧紧的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随着世界各国在经济方面的贸易变得越来越紧密,经济全球化也变成了一种趋势,全球化经济也是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体质最好的办法。对经济全球化的界定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描述:其一是从生产力和经济关系的意义上来讲,经济全球化很好的表明了生产要素在世界各国间流动加快的原因。其二是从当代经济关系的特征上来讲,当今的经济全球化还是以美国等资本主义为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本文现实对经济全球化进行阐述,然后比较经济全球化和反全球化之间的利弊,对经济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进行细致的剖析。  相似文献   

9.
徐宏源 《决策》2001,(12):5-6
总体上看,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环境将会有所恶。首先,世界经济减速运行的态势尚未出现止跌迹象。在美国经济已经站在衰退边缘的时候,“9&#183;11”事件的发生无疑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份的工业产出同比下降5%,而且为连续12个月的下降,达到了战后以来的最高记录;其失业人数9月份也达到了近期高点;美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0.3%,不但低于市场预期的1%,且成为8年来季度经济增长率最低,而且可以预计这种减速运行的态势至少还会延续3到4个季节。从运行趋势来看,失业人数的上升,设备利用率与预期投资收益率的下降,IT行业的过度投资所引起的高科技股市泡沫破裂,再加上美国消费者信心的下降所导致的美国居民有效消费需求的不足等,决定了美国经济低速增长的时期还远没有结束,经济疲软的程度可能超过此前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期。具累美国经济的调整,更多的体现了以库存总量和结构调整为主的经济周期性特征。除了“9&#183;11”事件与带来的信心问题外,美国经济还存在着一系列内在的结构性矛盾:一是某些行业尤其是高技术行业削减库存的压力仍然比较沉重,计算机芯片,大规模集成电路,光通讯设备,与因特网相关的设备制造业等产业的供给能力远大于需求,供给方存在着进一步调整的压力。二是投资收益预期,高新企业销售收入,盈利和现金流入的下降将继续抑制资本设备和投资的扩张,投资需求扩张速度减缓的格局会更加明显。三是股市下滑和失业增加等因素可能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信心和意愿,消费需求的增速将会受到较大影响。四是世界经济增速的减缓与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会影响到美国的出口需求,欧盟,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等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长放慢对美国经济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0.
<正>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以年均约10%的高经济增长率快速前进。即便在21世纪全球经济普遍衰退、各国平均经济增长率不到3%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仍以7%以上的增长速度一举进入了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六的骄人位置。在人们惊叹中国经济增长一枝独秀的同时,也时时掺杂着诸如“中国威胁论”,“中国生存论”, “中国经济崩溃论”, “中国经济数据水分论”等不和谐的声音。但不论人们如何看待,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之谜已成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并争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克鲁格曼称中国的经济增长是科幻小说,他看不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梭罗对中国经济增长数字的质疑是: “谁能告诉我,如果体质健全的香港经济增长率为零,那么中国7.3%的高经济增长率如何能办到?” “谁又能解释,中国如何在一年内将通货膨胀率由10%降到零,并在此期间保持稳定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席卷全世界的美国次贷危机中,美国政府在危机前后的一系列措施,为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警示。本文分析表明,基于美国次贷危机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发挥,为我国提供的借鉴具体表现在:促进我国加强信贷风险的管理,完善有关证券化风险的防范法律制度;并且在加强市场化监管,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以及加强监管成本意识,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方面提供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4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雷曼兄弟的突然破产倒闭,让2007年初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越演越烈,各国经济形势空前严峻,劳动问题成为各国棘手的难题。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成为全世界经济学家和法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资讯     
<正>经济中国经济面临一些严重问题虽然统计数字令人乐观,但中国经济还是面临一些严重问题。一个名叫"协调性"的分析机构的负责人别列尼卡娅认为,10年来,中国经济一直是出口导向型,这可能妨碍经济高速增长。因为目前美国和欧洲面  相似文献   

14.
随着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次贷危机在美国正式爆发,目前已演变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直接诱因是近年利率上调、房地产萎缩引起的,究其深层次原因是经济进入周期性下降,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放大风险,监管部门监管不当累积的结果。次贷危机的爆发给美国甚至全世界经济都带来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资讯     
经济中国是另一个世界经济引擎中国是除美国之外的另一个世界经济引擎。该国的平均年增长率大约为8%。美国的经济规模大约是中国的3倍,但中国创造新财富的速度是美国的两倍。美国需要花费很大气力才能在短期内保持2%的国内  相似文献   

16.
《领导文萃》2010,(8):12-14
把全球经济带入深渊的金融危机,"阵痛"了一年之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后危机时代"的新宠儿。美国、日本、欧盟等都将注意力转向新兴产业,并给予前所未有的强有力政策支持。国际金融危机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各国走向经济复兴的选择和重点,必将改变世界经济增长的轨迹和旧有格局。  相似文献   

17.
城市群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美国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和大洛杉矶区三大城市群GDP占美国经济总量超过60%。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GDP也占到全国经济总量的1/3以上。形成了城市群,就会形成产业链,区域经济就会形成滚雪球式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光斗 《决策》2012,(11):76-78
律师出身的的奥巴马有着良好的口碑积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口号从"Yes,we can"上升到2.0版本的"Forword";而罗姆尼的口号"We believe in American"远远不够简洁。古语有云:"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奥巴马的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从2008年开始,我们可以看到奥巴马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并没有对美国的经济恢复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将经济问题过多的归咎于上一任总统小布什;经济复苏乏力;石油价格不断攀升;国内经济增长率从未超过2%;失业率高居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经济史的角度回顾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美国经济成功的经验,指出美国经济发展的成功得益于其完善的教育制度、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以提高经济效率为核心的制度安排和与世界经济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许纪霖 《领导文萃》2014,(22):32-33
<正>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将中国推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作为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GDP总量已超越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当很多国家为流动性不足发愁的时候,中国到处一掷千金,一副"不差钱"的富阔样子,全世界都在惊呼"中国世纪"的到来。于是我们也就不奇怪,《当中国统治世界》由马丁·雅克在2009年推出后,立即在英美读书界成为畅销奇书。中国的崛起当然已经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问题在于,中国的崛起与文明有关吗,抑或仅仅是一种"富强的崛起"?"富强的崛起"是只以GDP为核心的一组统计数据,即所谓"民富国强",是综合国力的展现;而"文明的崛起"则是一种普世价值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