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权 《决策》2012,(11):86-87
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南宋王朝由破落走向恢复,由消沉走向振兴的时代,他致力于改变南宋以来文恬武嬉、偏安一隅的现状,给岌岌可危的南宋王朝带来了一丝蓬勃希望。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在经过宋高宗多次挑选,登上帝位后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形势。围绕着怎样消除南宋政权机体内部的痼疾,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等问题所作的设想与实践,构成了宋孝宗一生治国理政的主要内容。过美人关得皇位孝宗赵眘并非南宋高宗的嫡系,而是宋太祖的七世孙,赵德芳的后人。当年宋太祖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而没有传给  相似文献   

2.
这里,让我们介绍后世的三则故事,以便更容易明白老子立言的用意了。一是南宋名儒张南轩(栻)和宋孝宗的对答:  相似文献   

3.
正在宋代历史上,南宋孝宗赵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史称"卓然为南渡诸帝之首"。赵是"已趋式微"的宗室弟子,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他被宋高宗选中,意外成为皇位继承人。继位后,宋孝宗立志恢复中原,中兴国家,表现出与宋高宗偏安一隅、苟且偷生截然不同的进取气象。在其统治时期,国内秩序稳定、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由此开创了南宋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史称"乾淳之治"。  相似文献   

4.
<正>“操其要于上,而分其详于下”,出自南宋名臣陈亮著名的抗金方略《中兴五论》中的第三论《论正体之道》。陈亮针对宋孝宗处理政务“有一政事,而多出于御批;有一委任,而多出于特旨”的现状,劝谏宋孝宗在谋划国事时掌握关键和原则,而把具体事务分给下面去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引用“操其要于上,而分其详于下”,旨在强调实现全会确定任务是一项艰巨性系统工程,必须讲究做事的思路和方法,下气力解决好重点难点问题。既要观照全局、抓住重点,又要分配任务、落实到位,借此表达对广大干部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期望。  相似文献   

5.
“重庆”为城来由 重庆的古代史简洁明了。战国末期,秦国灭巴国,设巴郡,秦丞相张仪首次在江州筑城,是重庆为城之始;1189年,宋孝宗之子赵惇先封恭王后即帝位(宋光宗),因这里曾是当朝天子宋光宗的遣藩之地,遂以“重庆”为名,取“双重喜庆”之义。  相似文献   

6.
芡实遍芳塘     
诗人姜特立是浙江丽水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主产于秦岭淮河以南的芡实,应是其常见之物。据历史记载,当时姜特立的诗词深受宋孝宗的赏识,并委以重任。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他诗词的评价也颇高,曰其“意境特为超旷,往往自然流露,不事雕琢”。本诗亦是如此,描述又圆又大的绿叶遍布池塘,叶间露出的朵朵莲花满塘芬芳,成熟的芡实被包裹在圆鼓鼓的种皮里,好似锦囊里藏着颗颗明珠。把芡实用荷叶包裹严实,撒上麝香水,用红细绳捆扎,芡实染荷香,郁郁菲菲,让人感到欢喜。  相似文献   

7.
<正>"不由论荐而得无以服众论"宋孝宗时,熊克兼任翰林学士,深受赏识和器重。他虽然是个很不错的秘书,但当初进入翰林院工作时,却有_段有趣的插曲。据宋人周密所撰《齐东野语》卷八记载,当初,翰林院打算补充新的人员时,丞相  相似文献   

8.
据宋史记载,宋孝宗曾抱怨伏节死义之臣难得。右文殿修撰张栻回答:"当于犯颜敢谏中求之。若平时不能犯颜敢谏,他日何望其伏节死义?"意思是说,这样的臣子当从犯颜敢谏之人中去找。一个人如果平时连冒犯上司提意见的勇气都没有,又怎么能指望他危难时刻舍生取义呢?孝宗又说难得办事之臣,张栻回答:"陛下当求晓事之臣,不当求办事之臣。若但求办事之臣,则他日败陛下事者,未必不是这样的人。"办事之臣好懂,那么,何谓晓事之臣呢?  相似文献   

9.
王权 《决策》2012,(11)
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南宋王朝由破落走向恢复,由消沉走向振兴的时代,他致力于改变南宋以来文恬武嬉、偏安一隅的现状,给岌岌可危的南宋王朝带来了一丝蓬勃希望。  相似文献   

10.
<正>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日本战胜中国得到大量利益,于是日本得寸进尺,几十年后全面入侵中国,结果导致自己差点亡国。其实日本的教训在世界历史上不乏先例。古代邻国的相处模式我们从小就读杨家将和岳家军的故事,杨家将讲的是辽和北宋的故事,而岳家军讲的是金和南宋的故事。那么,辽、金和宋  相似文献   

11.
南宋和大明,两朝都是文人的天下,武将寥寥。南宋初年的岳飞与明朝后期的戚继光取得的功绩.可谓这寥寥中的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2,(7):20-21
开封市是七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城市格局形成较早,是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一。自2008年开封市政府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设立为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以来,园区坚持高标准规划、高速度建设、高效率运营,以宋文化鲜明的优势和发达的产业形态,大力发展宋文化,努力打造开封的宋文化、西安的汉唐文化、北京的清明文化三足鼎立的中国历史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13.
风华正茂     
<正>宋文化站在自己办公室的窗台前,木然地站着,许久没有转过身。窗台前,走过几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宋文化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了若干年前的自己。年轻的宋文化,每天仿佛都有使不完的劲儿,单位里需要做什么、搬什么东西,宋文化总是冲在前头。也正因为那时单纯,做领导的也心胸宽广,几次见宋文化一马当先卖力地干活,领导就把宋文化给叫了过去,拍拍他的肩,说,小宋,我看小伙子人不错啊,做什么都不惜力,是个能干事的人啊。  相似文献   

14.
明朝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国到其灭亡,期间经历了270余年的时间。这一时期,来自北方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和东部沿海倭寇的安全威胁不断,加之朝廷内各种政治势力激烈的碰撞,使明朝的国防也随之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明朝的国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自明太祖朱元璋至宣宗是明朝国防发展的前期。这一时期政治修明,经济繁荣,国家富裕,是明朝兴盛的时期,也是国防强盛的时期。从宋英宗开始,到宋孝宗止,是明朝国防发展的中期阶段,全国政局开始动荡不稳,财政危机逐渐加深,贵族官僚日益腐朽,武备松弛,边境动乱,国防发展停滞并且趋于衰退。从明孝宗起,至思宗止,是明朝国防发展的后期阶段。这个时期国力衰弱,皇帝沉溺于玩乐,不思朝政,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国家财政接近崩溃,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国家武备废弛,南方倭寇侵扰,北方强虏南下,边患四起,国防虚弱不堪。穆宗时期和神宗初年,虽然有所振兴,但整个国力逐渐衰退,已无法挽回颓势,最后招致了明朝的覆灭。  相似文献   

15.
蔡邕之死     
蔡邕,东汉时期的一位全天候,简直于学无所不逮的文化巨匠。 南宋陆游有诗:“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这个中郎,就是蔡邕。到了元代,在剧作家高则诚的笔下,演绎出赵五娘寻夫的《琵琶记》,凄苦哀绝的她,所找的丈夫,也是这个中郎。宋时说唱、元时戏曲都以他为主角,敷衍铺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长、省委书记宋法棠上任四年多来,既经历着黑龙江改革的痛楚,也见证了黑龙江历史机遇的到来。尽管这4年多来是他遇到的困难最多、花费精力也最多的4年,而且眼下面临的难题也不少,但他对重振老工业基地昔日辉煌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7.
张道刚 《决策》2004,(4):11-14
几乎一夜之间,宋亚平成了知名的公众人物。很少有官员会因自己的离任吸引那么多的眼球。然而,宋亚平做到了。他之所以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是缘于他主政咸安5年期间推行的一系列卓尔不群、也极富争议的改革。宋亚平是本刊的老朋友。在他主政咸安期间,本刊记者曾两次赶赴咸安,对他  相似文献   

18.
苏州,2500年历史的古城,小巷庭院深,人家尽枕河,南宋诗人范成大誉之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相似文献   

19.
刘伟 《经营管理者》2009,(20):377-377
宋代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其内部的阶级矛盾和外部的民族矛盾时有发生,威胁着宋朝的统治。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加强对官吏、百姓的司法镇压,维护宋王朝的统治是终宋一代一直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试就广南牢城罪犯的五种类型对这一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0.
《秘书之友》2011,(12):F0003-F0003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村落面积19.11公顷,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1131年),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