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懂得如何避开问题的人,胜过知道怎样解决问题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学习也许是最佳选择。胜出者靠的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观念!2.在家里看到的永远是家,走出去看到的才是世界。把钱放在眼前,看到的永远是钱;把钱放在有用的地方,看到的是金钱的世界。3.给人金钱是下策,给人能力是中策,给人观念  相似文献   

2.
木虫 《领导文萃》2013,(11):24-25
世界上有一种贪婪不是贪婪金钱、美女、权力,但比贪婪金钱、美女、权力更为可怕,更令人恐怖。因为,他们贪婪的是不朽的英名,贪婪的是万人敬仰,贪婪的是一种英雄气概,贪婪的是一种无限大的名声。贪官之贪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金钱为  相似文献   

3.
正得闲者,须是对于钱的静观者。所谓静观,就是对钱的冷静态度,就是拿钱当奴仆,而不是反过来,当钱的奴仆。有了这冷静态度,才好从钱眼里出来,"偷闲"一把。人若被某项爱好所迷,则必定相对削减对钱的欲望。从这个角度说,得闲,还须以人的涵养、节操为前提,而深厚涵养与高尚节操并非人人有之,这就增加了得闲的难度。得闲难,还在于客观环境。制约得闲的外  相似文献   

4.
成功,需要仰望星空,更需要脚踏实地;需要让梦想腾飞,更需要使目标着地.不贪事、不怕事、不误事,犹如支撑人生的三个基座,看似起点很低,要求不高,实则意蕴深远,厚实有力,长久坚持下去,就能助推事业,铸造辉煌. 不贪事,就是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贪欲如火,不遏则燎原.贪事容易使人蒙蔽双眼,错估力量,高定目标,铺大摊子.贪事,从根子上讲,是名利思想作怪,价值取向错位,好大喜功,急于求成;从表现形式上看,是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重当前轻长远,遇事缺乏甄别分析,缺少考量评估,启动决策随意,组织实施匆忙;从危害上说,则容易稀释重点焦点,涣散兵心民愿,加速作风漂浮,滋生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半截子工程.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怎样使用钱--包括赚钱、存钱和 花钱--或许是检测他的才智高低的最好的方 法之一。 虽然金钱决不能作为一个人生活的主要目 的,但是,它也不是无关痛痒的东西,不能从观 念上加以蔑视。在实际生活中,在很大程度上, 金钱是获得感官快乐和社会地位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小康胜大富     
周国平 《领导文萃》2006,(8):158-159
在物质生活上,我抱中庸的态度。我当然不喜欢贫穷,人穷志短,为衣食住行操心是很毁人的。但我也从不梦想大富大贵,内心里真的觉得,还是小康最好。说这话也许有酸葡萄之嫌,那么我索性做一回狐狸,断言大富大贵这颗葡萄是酸的,不但是酸的,常常还是苦的,有时竟是有毒的。我的证据是许多争吃这颗葡萄的人,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快活,并且有一些人确实中毒身亡了。我有一个感觉:暴富很可能是不祥之兆。天下诚然也有祥云笼罩的发家史,不过那除了真本事还必须加上好运气,不是单凭人力可以造成的。大量触目惊心的权钱交易案例业已证明,对于金钱的贪欲会使…  相似文献   

7.
正你身边应该也有这样的人。无论住什么样的房间,都会把房间弄得很糟;无论穿什么样的衣服,最终衣服都会很脏。给再多的钱,再富足的物质,他们也过不好自己的生活。一个能允许自己住所混乱不堪的人,无论富有还是贫穷,最终都会混乱不堪。他们不是缺钱,而是缺乏生活态度。林清玄先生说:"工匠把一把椅子做到无懈可击,是生活品  相似文献   

8.
董鹏 《秘书之友》2014,(6):16-17
正秘书应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坚守政治底线、法律底线、纪律底线和道德底线,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秘书人员要做到守心、守口、守志。一、守心所谓守心,就是要守住心灵的净土。俗话说,思想支配行动。领导干部心如止水,思想就不会荡起贪  相似文献   

9.
<正>20多年前,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就曾在其《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10个新方向》一书中预言:"信息社会将成为人类社会的未来社会形态","新的权力来源不是少数人手中的金钱,而是多数人手中的信息"。时至今日,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世界,不是恶人在作恶,而是善良的人在跟着落井下石。前者不过是让生命个体崩溃,后者则是让世界崩塌。有几个恶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一群善人为虎作伥。因为,一只羔羊会死于狮子的追逐,也可以死于一群羊的践踏。消灭人性之恶是不可能的,所  相似文献   

11.
<正> 钱,即物质的货币化。对于钱的描述,古今中外的先哲圣贤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人活在世上,离不开钱,因为钱不仅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基础,也是社会尊严的凭借。富贵,富贵,一富就贵;贫贱,贫贱,一贫就贱。平民百姓,大多知道挣钱不易。即使有了点钱,也大多省吃俭用,储蓄一些,以备不时之需。所谓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时下,尽管人们普遍认为“钱值钱”了,银行多次降息,但人们还是很少将存款提出来大把大把地花。这实在不是中国的百姓不会享受,不知潇洒,而是因为挣钱不易,物力维艰。换言之,节俭无论何时也是一种美德。所以,现代人,包括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每个人都喜欢钱,也都希望能拥有更多的钱,许多人因此耗费大部分的时间、穷尽心力去追逐金钱。有句俗话说:"人两脚,钱四脚。"四只脚跑得比两只脚快,两只脚的人自然追不到四只脚的钱!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既然钱跑得比人快,人追钱很难,那么钱追人岂不是容易得多?每个人每天所拥有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一个人如果把很多时间都耗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1月13日,被称为“河北第一秘”的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以贪污、受贿罪被执行死刑。临刑前,记者问他“最悔什么”,他的回答是“贪欲”:记者问他“最恨什么”,他的回答还是“贪欲”。李真临死才明白,是贪权、贪财、贪色毁了他。他说:“世上哪一个人没有良知?哪一个人不知是非?别人的是非自己看得清清楚楚,到了自己的身上就糊涂颠倒起来,这是什么缘故?就是‘贪’迷住了眼。‘贪’根深了,心被‘贪’占满了,跟中就没有了法律,也就没有天理。”  相似文献   

14.
寒江 《决策探索》2014,(5):42-42
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不做什么,在放纵和坚守那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有的人跟你走得很近,吸引他的不是你,而是你背后的权势。有的人与你好得一塌糊涂,笼住他的不是情义,而是比情义更现实的金钱。  相似文献   

15.
制度的力量     
当我们讨论制度和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的时候,往往考虑其整体目标的实现、考虑它是否符合某种价值观念、经济观念和政治观念,把它作为一个有机体,或者作为一个机器来看待.而在此同时,却忽略了机构中人的因素。人的因素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在某种程度上体现或者决定着机构本身的特征、性质和效能。因此,如何使得机构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如何使得机构的整体价值倾向性与个人的价值倾向性耦合而不是冲突,是当前机构转型、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我们从制度设计、机构构成的事实和价值及其历史来思考机构与人的关系,我们希望我们所生活和工作的机构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而是寄托着人们一些梦想、激发着人们的各种创造力的自由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领导文萃》2009,(14):111-111
当某人对你指出,“不是钱,而是原则问题”时,那十有八九就是钱的问题。照一般的说法,金钱是价值的尺度,交换的媒介,财富的贮藏。但是这种说法忽略了它的另一面—令人陶醉、令人疯狂、令人激动的一面。“致富”的定义就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然而这个看起来漫无目标的驱动力却是人类最强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宽容失败     
某省农科院在今年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有3名中青年高级科研人员因闯市场屡屡碰壁,造成压力大精神失常而自杀。其中一位39岁的副研究员是农科院作为特殊人才从西北引进的甜瓜专家,在湘园瓜果种苗分公司从事甜瓜研究和育种,先后开发出10多个甜瓜新品种。由于没有完成创收任务受到奚落,就打开家里的液化气自杀,并在肚子上割了一刀、颈上割了一刀,最后从5楼跳下。科研应该面向市场,但让科研人员去做生意,可能钱赚不到,科研也做不好。人不是万能的,不是在所有行当都能取得成功,即使是在熟悉的领域,有时也会遭到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社会不…  相似文献   

18.
贪欲之害,对领导干部来说,是个必须时刻思考和警醒的重要问题。胡锦涛同志经常告诫我们,要加强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常思贪欲之害。这既是对领导干部的关心和劝勉,也是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举措。"贪如火,不遏则燎原"。尤其是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一旦  相似文献   

19.
佚名 《领导文萃》2009,(21):105-108
有些人给官员送礼,并不是要攫取更大的利益(比如升官发财),而是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因为中国古代办案,有时候靠的并不是司法人员的专业精神,而是专业之外的交情。这里所说的交情,一是靠熟,二是靠钱。  相似文献   

20.
<正>无庸讳言,写书法,有人出钱购买很重要,没有金钱的应酬之作不容易写得好。有顾客出钱,用心就不遗余力。这可不是为钱的本身——这些收入我自己不要。是的,免费求字的朋友不少,但历来的经验,不付钱的要碰巧才写得好。有人出钱呢?怎样也要写得有个交代。钱的多少不是那么重要,但出钱较多的,在情在理,要先作交代。有人出钱写得格外用心,顾客于是成为自己书法进境的"监管人"。不是个人独有的心态。周慧王君老师曾经对我说,三十年前有人出钱求字,只几块钱,一小幅她也写得不睡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