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正>自打吴思先生发明"潜规则"这一名词以来,潜规则已经变成我们这个社会最流行的用语。这个词,不只做名词用,而且可以当动词用。在每个角落,这个词似乎都适用。 相似文献
3.
代表委员不敢讲真话,只会说些无关痛痒的客气话——类似的抨击声音不只广州两会,其实从全国两会一直到省两会,每年都有人提及。况味复杂的是,两会成了动员与会者讲真话的政治场合,代表委员每次都要经受开会常识的教育,如此这般,这些年不再是新鲜的事。问题只是,年年鼓励讲真话,只能证明妨碍讲真话的氛围仍未消除,那些让代表委员畏惧的力量依然强大。 相似文献
4.
5.
西方风俗以询问女士芳龄为失礼.而中国官场以打探“真年”为禁忌,恰能相映成趣。与靠好爸爸做官者大多虚增年龄的做法相反,通过科举得官者有不少人自减年龄。就连《儒林外史》中的那个“忠厚人”范进都一减就是24年。那些滑头滑脑的人该减多少? 相似文献
6.
公众关注张翕飞的“高调退贿”,源于其行为佐证了公众对官员普遍接受贿赂的看法,用张翕飞的话说,送礼是官场潜规则。这一事件出来后,我们不知道张翕飞仕途将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高调退贿”对于盐城官场来说震动必定不小。而无论震动多大,也不论张的结局如何,潜规则依旧不会发生变化,退贿特别是高调的退贿不会被普遍效仿。 相似文献
7.
8.
北宋的一个夏季,一道发自汴京的人事任命,在朝野掀起广泛质疑。任命的内容是.原吏部员外郎(正七品)文及甫以龙图阁直学士知陕州。用白话讲,相当于一个研究员出任陕州市长。至于为什么引起质疑,则要从文及甫二十八岁的年龄说起。虽然这个年纪做官很常见,但是一个二十八岁的青年干部得到如此重任,当时的人在惊讶之余,不免要对当事人的家庭背景浮想联翩。一打听,果不其然,原来小文是当朝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文潞公文彦博家的六公子。 相似文献
9.
10.
11.
有的地方之所以潜规则深深地束缚着人们的生活。完全是因为正式规则或“明规则”存在根本缺陷
自从吴思先生出版了他的《潜规则》以后,这个做了书名的词语也空前流行了。这个词流行以后,我心下曾将它等同于“非正式规则”这样一个术语,可仔细想一想后又以为不妥。另外注意到很多人把“潜规则”等同于“坏规则”,也觉得不是太对头。 相似文献
12.
“其实,曾国藩这个人既不是圣贤完人,也不是十恶不赦的罪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充满了深刻内涵的悲剧人物。”唐浩明如是说。 相似文献
13.
北宋的一个夏季,一道发自汴京的人事任命,在朝野掀起广泛质疑。任命的内容是:原吏部员外郎(正七品)文及甫以龙图阁直学士知陕州。用白话讲,相当于一个研究员出任陕州市长。至于为什么引起质疑,则要从文及甫二十八岁的年龄说起。虽然这个年纪做官很常见,但是一 相似文献
14.
15.
时下,公务接待已成为基层干部的"重要工作"之一。一些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直言:"如果不陪吃陪喝,工作不会这么辛苦。"可以说,基层干部对泛滥的公务接待已经不胜其烦。其实,国家对"公务招待"的限制十分严格,但林林总总的规范和约束往往敌不过"潜规则"。山西平遥的官员一语道破天机:"来的都是客,一个都惹不起。"在这种情形下,公务接待如何"突围",值得有关部门深思。 相似文献
16.
与白纸黑字、公众认可的显规则不同,潜规则恰如摆不上桌面的小菜,从不会写在告示板上,却需要身在职场的你,心明眼亮地默默参悟,以避免接二连三的尴尬糗事。潜规则一:不要苛求百分之百的公平显规则告诉我们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做事,潜规则却说不能苛求上司一碗水端平,尤其是老板更有特权。孙小明刚进公司做计划部主管时,除了工资,就没享受过其他福利。一个偶然的机 相似文献
17.
18.
19.
晚清吏治腐败,官员身边人也有一份"功劳"晚清吏治腐败,已是一个定论,这并不冤枉清朝统治集团。在晚清官场的腐败中,官员的身边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往往狐假虎威,利用在官员身边的便利条件,贪污受贿,勒索百姓,有的官员甚至与身边人互相勾结,互相利用,贪赃枉法,祸国殃民。其实,清朝最高统治者不是不知道官员身边人可能造成的危害。为了防患于未然,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官员的任职回避制度,有地区回避、亲属回避、师生回避等。 相似文献
20.
如何评价地方官员的政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湖州市委书记杨仁争近日指出,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考核,其主要弊端是一些地方把“发展是硬道理”错误理解为“GDP增长是硬道理”,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惜违背经济规律,盲目上项目、办企业、搞投资,结果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很多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更有甚者,GDP变成了可以用来“一俊遮百丑”的升迁硬指标,一些地方将其层层化解到乡镇,并与干部考核挂钩,结果导致弄虚作假等许多不良后果。而解决这些弊端的关键则是建立科学全面的地方官员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