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外交场合曾听到身边有一些人说,美国人最难对付。的确,在外交场合,美国人依仗其“综合国力”的强大,自以为是,一般不把对手放在眼里,在谈判桌上常常把“尾巴”翘得高高的。但美国人也有他们的“可爱”之处,比如,美国人办事干脆利落,很少有拖泥带水的;美国人说话语调平缓,很少有抑扬顿挫的;美国人喜欢善辩的同事,很少理会胆怯的对手;美国人爱开小玩笑,很少有板着面孔的。这些都是我在外交场合与原先的“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及后来的“建设性合作关系伙伴”打交道时得到的印象。其实,只要摸准美国人的脾气,就有应对的办法了。我…  相似文献   

2.
我们大多数人一生中能够成功一次就自觉足矣,就依靠在那一次的成功之上,任自己渐渐消淡老去。公元前473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概范蠡也有过上述平常人的想法。然而人生啊,就是让你上了贼船就下不得船的无赖模式,哪怕你的老板曾经答应你只要帮他千完最后一票就放你自由,但当真正地干完这票,老板又反悔了,除非你被老板干掉。  相似文献   

3.
刘佳 《决策》2013,(7):60-61
三星公司并没有太高深的处世哲学,他们只是想生产消费者愿意花钱购买的产品。如果抄袭对手,把手机变成傻大个能讨好消费者,他们也会在所不惜。韩国有句俗话:一个韩国人一生离不开三件事,即死亡、税收和三星。有路透社记者曾形容三星董事长李健熙说:"只要他咳嗽,韩国就会感冒。"在《财富》杂志公布的2012年财富500强名单中,科技公司中三星居首。凭  相似文献   

4.
现在流行一句话叫“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果这句话是提醒我们必须尊重人才,这当然对,但如果我们因此认为,只要重视人才,对普通人可以不理不睬,那就大错特错了。亚洲首富李嘉诚对人才有独特的理解。他曾说“:我对我的员工只有一个简单的办法,一是给他们相当满意的薪金花红;二是你要想到他将来要有能力养育他的儿女。所以我们的员工到退休的前一天还在为公司工作,他们会设身处地地为公司着想,因为公司真心为他们着想。”正是这种对每一个员工发自内心的关心和尊重,使他的企业获得了长久的竞争力。然而,我们一些企业又是如何对待普…  相似文献   

5.
对手的画像     
安谅 《领导文萃》2014,(8):101-101
正倘若你连你的对手都能容纳,你还会有什么对手?对手是你镜子中的另一个自己,他总会在某个时候给予你提醒。如果老不见雨下,难免会忘了备伞;如果感觉不到对手存在,也无法展现你的能耐。学习对手——倘若他称得上是你的对手,他就有值得你高看的一面。如果他是你光明正大的对手,你就应该给予他尊重;如果他采取了小动作,甚或有不敢示人的阴谋诡计,那他早就不是你的对手了,你就得像对待小  相似文献   

6.
漠视的态度     
20世纪30年代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罗斯福总统的政治对手认为他们找到了一个足以显示他是多么奢侈的事例:罗斯福极为宠爱及关注他的小狗法拉。批评者谴责他麻木不仁——有那么多美国人仍然过着贫苦的生活,他却将纳税人的钱花在小狗身上。但是罗斯福的回应是:批评者居然攻击一只没有防卫能力的小狗。对手的攻击让他获得更多的同情,因为许多人很自然地站在“落水狗”一边。从此,民众更加支持罗斯福总统,他们一起渡过了难关,迎来了经济的复苏。对于琐碎繁杂、微不足道的骚扰和冒犯,最强有力的回应就是轻蔑和不屑,千万不要表现出受刺激后的愤…  相似文献   

7.
大前研一 《领导文萃》2008,(19):117-121
一次,我跟一位日本机械公司的CEO谈话,这位先生大学时参加过赛艇队。他一向认为,要想赢,艇上的8个人腰要更弯,划得要更用力,只要团队合作好,就可以打败对手。  相似文献   

8.
异国无真爱     
段皎宇 《经营管理者》2013,(11):112-112
Q:我和我男朋友异国恋,我们是几年没见了,3个月前在网上聊着聊着就在一起了。我们都是大四的学生,在一起之后,我发现他微博加了很多女生,有几个女生几乎每条微博他都会去点赞,然后评论。其中还有一个他差点在一起的、俗称备胎的姑娘的微博,他还天天去点赞,然后他只要评论,那姑娘也很奇怪,和他正常的交流之后过不久那条微博就会被删掉或者是他们的对话被删了,但他还贱兮兮的常去评论。一个大男人整天到处给姑娘微博点赞还评论,我就很不爽又不能说什么,这样显得把他看得太紧了不是?沈爷这人是不是不靠谱啊?  相似文献   

9.
选择对手     
王瑞红 《领导文萃》2009,(4):125-125
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常常会在竞争中遇到对手。没有对手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但不会选择对手的人生是不幸的人生。美国有一位名叫阿扎洛夫的作家,由于他的努力和勤奋。他的前半生有着辉煌的成就。然而,在他的后半生,由于他在故乡小城里与一个名叫马利丁的文坛小丑较上了劲。并将其视为竞争对手,从而使他后半生与前半生的辉煌无缘。  相似文献   

10.
丁学良 《领导文萃》2012,(17):94-96
斯大林通过建立起恐惧加收买的负筛选人事制度,把在列宁时代涌现的最有才能的人,一个个地在政治上乃至肉体上消灭了。那些跟列宁非常亲密的同事,只要在任何一个方面比斯大林突出,都被干掉了。二战初,德国军队之所以能一下毁掉几十万苏联红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苏军中最杰出的将领,一大半要么被自己的政府干掉了,要么在监狱里。战争期间苏联存亡一线时,有人建议该把监狱里少数幸存的将军放出来,重组红军,后来战功卓绝的罗科索夫斯基就是其中之一。杰出的战时经济最高管理者沃兹涅先斯基,军工生产和战略物资体系,全部是他在做统筹安排。没有这个奇才,苏联在毁灭性打击后,不可能那么快地组织起战时  相似文献   

11.
正我认为原因在于他们都想达到自己的目的。权力就是生产力!权力才是硬道理!不管是谁,只要他能制造出你对他的需求和依赖,他就有了权力,也有了实现自己意图的途径。用想法和观念去制造一种需要,并且这种需要只有他可以满足,是现代营销的常见手法——需求不是本来存在的,而是被创造出来的。旧的营销模式是“只要你瞌睡,就  相似文献   

12.
一次,我跟一位日本机械公司的CEO谈话,这位先生大学时参加过赛艇队。他一向认为,要想赢,艇上的8个人腰要更弯,划得要更用力.只要团队合作好,就可以打败对手。  相似文献   

13.
我有一战友,在一个穿制服的单位工作,官不大,办公室副主任,一年的奖金差不多等于其他行业一个人的年工资,不知令多少人羡慕不已。然而,正所谓“一家不知一家难”。一次小酌,他向我倾诉了工作中的痛苦押我们单位的那个头头,对上如鼠、待下如虎,对单位有些来头的人,不但另眼相看乃至还要拍马屁,可对我们这种人,简直不当人看,挂在他嘴边的话,是不想干可以走人。一次局里开会,我写的材料有一处数字他认为不准确,便随即撕碎扔在地上。有次与他一起陪客人吃饭,他令我的一个同事将一杯约三两的酒一次干掉,人家不便抗命,喝完当场就从凳子上滑了下来…  相似文献   

14.
马云 《领导文萃》2014,(16):104-106
正很多人知道我喜欢金庸的小说,喜欢风清扬。一个人一旦成为武林高手,围绕在他周边的人就会很多,这些人你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朋友,一类是敌人。朋友与敌人天下把我当对手的人很多。我认为这个对手最有价值的事情是能够让你成长,让你的客户成长;与此同时,你的对手也变得聪明了,也在不断成长。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最怕的是"蛮打"。如果一个拳师碰上一个蛮师,你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如果一个拳师碰到另外一个顶尖高手的时候,大家才能互相成长。所以,在与对手博弈的过程中,我们要欣赏地看待对手。我刚创业的时候跟很多人一样,总觉得对手干的都是坏事,都是自己的敌人。他干的事情一定是针对我来的,也就是同争一  相似文献   

15.
决策者说     
《决策》2011,(11):12-12
有人告我,我就成为了被告,这也是政府必须要面对的事情。当然,我成为被告。不等于我就违法,因为只要有人觉得不合理,他就可以让我成为被告,但最终我有没有违法,由法律进行判决。  相似文献   

16.
闫海文 《领导文萃》2012,(21):98-99
一个大活人怎能被"苍蝇"击倒呢?且听这样一个故事:1965年9月,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在纽约举行,路易斯·福克斯已经暂时领先对手,胜利在望,他只要再有一次击球,就可以登上冠军的宝座,多年的努力将获得丰厚的回报,他要用这块金牌回报父母和亲人,从此他将衣食无忧,富贵终生。然而,就在他全力以赴准备拿下比赛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  相似文献   

17.
美国有哪一位卸任总统,去世时能像里根那样牵动国人的心?2004年6月里的整整一个星期,美国人沉浸在哀伤里。他们忘记了,或有意忽略了里根8年任期内国家的困难、节节攀升的财政赤字以及各种社会弊病。那个星期,所有美国人似乎只想到高大英俊、和蔼可亲的里根在谈笑甚至自嘲之间,把批评及紧张的气氛消弭于无形。拿自己开玩笑,无往不利当年,里根竞选连任,有人批评他年纪太大。他和对手蒙代尔辩论时,迎着批评便说:“我不会拿年龄来做文章,不会为了政治目的,讥讽对手少不更事。”立即引来全场一阵哄堂大笑。其实,蒙代尔也当了12年国会议员和4年副…  相似文献   

18.
只要努力去做,事情就不嫌多,而且就会有收获。只要选择了等,就会什么也来不及做。 有个年轻的国王登基,为了治理好自己的王国,他决心学习天下的智慧。为此他征召国内的智者,命令他们把所有的智慧书搜寻来,供他阅读学习。  相似文献   

19.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  相似文献   

20.
力图消灭敌人的军队拿破仑说过,欧洲有很多优秀的将军,但他们一下子期望的东西太多,而“我只看到一点,那就是敌人的大量军队。我力图消灭他们,因为我相信,只要把军队消灭,其他一切都会土崩瓦解”。这种力图消灭敌人军队的思想,贯穿于拿破仑进行的全部战役。他在指挥作战时,从来不先去抢占敌人的领土,而是先寻找敌人的军队,力图在一次或多次会战中把他们消灭,从而夺取胜利。最能体现拿破仑这一思想的,莫过于1796年至1797年与奥地利争夺曼图亚的战役。为消灭敌军,拿破仑常常采用将敌人各个击破的办法。1814年2月,施瓦岑贝格指挥的奥军主力和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