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春南 《领导文萃》2012,(20):91-94
对当官的来说,穷人、富人都可以与之交往。但与富人交往尤须注意,不可一意交结富人,不可与他们拉拉扯扯,否则易于为他们所用。富人想用手中的钱,换你手中的权,你不加防备,抵御不了,就势必栽倒。富人喜欢巴结官员。有的有"眼光"的富人,还喜欢巴结在他看来大有发展前途的读书人。  相似文献   

2.
《经营管理者》2007,(8):116-117
<正>"公馆"一词,据《现人汉语词典》释义:"官员、富人之住宅"也。"公馆菜"则是住在公馆内的官员、富人享用的美味佳肴。老成都公  相似文献   

3.
肖锋 《领导文萃》2014,(10):100-102
正学者加尔布雷思提出过"丰裕社会"的概念,期待人人都能成为富人。富人、穷人与官人混杂的中国社会里,富得像个人样,很难吗?在中国做富人其实很麻烦,他们远不像奢侈品杂志描绘的那样潇洒。大连实德的老板被抓之后,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辩解说:"我们只跟有追求的官员打交道。"企业家论坛上,专家们规劝说,不要跟权力打交道。但在中国,商既戒不了官,官也  相似文献   

4.
富人与穷人     
迟林 《领导文萃》2006,(1):173-173
1.自我认知穷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2.休闲穷人:在家看电视,为肥皂剧的剧情感动得痛哭流涕,还要仿照电视里的时尚来武装自己。富人:在外跑市场,即使打高尔夫球也不忘带着项目合同。3.交际圈子穷人:喜欢走穷亲戚,穷人的圈子大多是穷人,也排斥与富人交往,大家每天谈论着打折商品,交流着节约技巧。富人:结交比自己有成就的人,不可否认,确实从中获益良多。4.学习穷人:学手艺。富人:学管理。5.自信穷人:…  相似文献   

5.
萃岚  景珂 《领导文萃》2016,(6):79-81
正(一)明《应谐录》中就有一则"善谀"的故事颇能说明问题,所谓"谀",乃"奉承巴结"之意。广东有一位县令,特别喜欢别人奉承,每发布一项政令,部下交口称赞,县令才喜欢。他手下有一名衙役想迎合县令,故意在旁边对人轻声说:"世上大凡做官的人,一般都喜欢别人奉承,唯独我家老爷不然,很瞧不起别人对他的恭维。"县令听到他所讲的话,迫不及待地把他叫到跟前,赞美不  相似文献   

6.
一个时期以来,出走现象引人关注:老板出走、官员出走、演员出走、富人出走、穷人也出走……个中原由值得探究。老板出走,早期有"两面性",近期呈"一边倒"。何谓"两面性"?指"东窗事发"和出国创业,较典型的如于志安、赖昌星案和温州、宁波的企业老板。在1987年4月评出的20名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中,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曾为这个问题苦恼:先有鸡?先有蛋?长大了,发现类似问题俯拾皆是。……官员们常常喜欢说"我有权"如何如何;官员们常常指着一些工程  相似文献   

8.
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呼吁:官商交往在所难免,但应切记交往有"道",守住"底线";勾肩搭背、不分彼此的交往方式,会给权力的使用、自身的前途埋下重重隐患。官员的身上,往往意味着权力;商人的背后,站立着资本。二者的过度结合,往往会衍生出各种明患和隐忧。近年来,一系列重大案件,一个个落马高官,官商间的互通款曲几乎成了一个共同的标签。交往上不分你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香港在全球范围内都被视为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在这里,生意人不擅应酬并无大碍,与政府官员交往过密,反倒可能引来麻烦。一家来自内地的健身器材公司的负责人说:"这里的营商环境很单纯很单纯很单纯,非常非常非常规范,"他笑着补充了一句:"还不用请吃饭。"这位在香港经商的商人的无心之语,让很多内地人看了眼红,因为他道出了内地企业做生意的现实困境。众所周知,请官员吃饭、给官员送礼,政府部门吃拿卡要,在内地已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0.
官员"秀"是官员和政府展示自我、宣传政策的一种新方式,"秀"是个中性词,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判断其性质,重要的是要看官员"秀"的动机以及造成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官场是一个严肃的场合,容不得半点活泼,加之中国人传统上喜欢含蓄的表达方式,所以对"秀"多少抱有排斥的心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民众又期待政府官员采用更加灵活、形式多样的沟通交流方式.因此,官员"秀"不只是个人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官员"秀"的出现折射出官员个体对传统形象的思变,折射出民众对执政方式的思变.简单地对官员"秀"加以肯定或否定,都未免过于草率.对于官员"秀"问题,需要我们认清其本质,深入剖析其原因,分析其利弊,并加以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交流平台,已根植于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传导体系之中,并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交往方式。在微博热的浪潮中,官员微博行为渐趋活跃。官员微博行为正在悄然重塑现代官员的形象,改进中国官民互动方式,形成一种新的网  相似文献   

12.
翁仕友 《决策》2006,(2):25-27
在凤阳当地官员看来,范迪军是一位学者型官员,看问题往往追根问底。做事喜欢追求完美,部署工作着重部下的执行力。  相似文献   

13.
茅于轼说:"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话才出口,谩骂立至,且铺天盖地。事实上,真正刺激批评者神经的是茅老的前一句话:"为富人说话。"  相似文献   

14.
官员到自己的辖地检查工作,自古而然。但这种工作形式发展到今天,既有像原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那种货真价实的检查,也有很多值得斟酌的形式主义的检查,检查出来的结果往往是下面精心打扮的大好形势,而问题却检查不出来,自然就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相反,一些肆无忌惮的弄虚作假,巴结逢迎,却是在上面检查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相似文献   

15.
年轻副职希望"表现"自己,这是其追求进步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自己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动力.但笔者最近在考察中发现,少数年轻副职并不能恰当地"表现"自己,不是个性张扬有余,就是展示自我不够.一方面,有的喜欢在公开场合对他人说长道短,不分场合、不注意方法随意对别人分管的工作评头论足;有的不愿意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注意认真查找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习惯于按照主观愿望下指示、发号令,有时甚至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有的喜欢抢镜头、出风头,热衷于报上留名、广播留声、荧屏留影.另一方面,与此相反,有的一味地按照领导指令行事,唯唯诺诺,迎合上意,甚至巴结献媚;有的满足于做好一些常规性、事务性工作,缺乏创新开拓意识;有的"老好人"思想比较严重,对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过于迁就,在群众面前没有自己的主见,人云亦云,甘做"尾巴".  相似文献   

16.
陆思敏 《领导文萃》2014,(17):76-78
正"段子大王"的警讯官员身上有段子不奇怪,但段子流传太广,却未必是好事。有的官员并不喜欢听到有关自己的段子。一名地级市党报的资深记者,便因讲段子而触霉头。这名记者在报社是老资格,被一直安排采访报道市委书记的活动。一次随书记下基层调研,一行人在车上聊天。见车内气氛宽松,记者就讲起听来的几名前任书记下基层调研时的段子。这些段子本身并没有贬低前任书  相似文献   

17.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2,(4):48
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因为大量的企业家大量的时间在搞关系,巴结这个巴结那个,否则全是麻烦。哪有时间追求企业家精神?——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批评政府经费太高、官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已经走进互联网时代。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你赞成不赞成,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互联网已经迅速走向平民、走向大众,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交流和交往方式,时空被大大压缩,立体的世界正在走向扁平化,因此有人说现在的"世界是平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0次中国互联网调查,截至到  相似文献   

19.
游宇明 《领导文萃》2014,(23):85-87
正在现代社会中,官员的"三公消费"最容易引起争议。现代社会中所谓"三公消费"指的是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出国。表面上看,"三公消费"似乎都出于公务需要,实际上彰显的是官员的贪婪和权力的霸道,这与中国自古以来的封建意识有着内在的关系。说到"三公消费",慈禧太后可是行家里手,此人生活极其豪奢。我曾见过她用一顿午膳的菜单,有好几十种荤菜,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而且她特别喜欢吃昂贵的燕窝,几乎餐餐必备。她穿的衣服遍布宝石、珍珠,极尽华丽。别人居住  相似文献   

20.
正官架子与花架子不完全是一回事。前者往往单指官场行为,俗称"摆官架子"。而后者所指的行为在类别上就很多了。如古戏舞台上演武将的角色中专门有一个行当叫"架子花",是"花脸"的一种,观众所欣赏的重点之一就是他的功架(也称"架式"),即看他像不像武将。除了戏台之外,现实生活中所说的花架子,往往指一切专搞形式主义而不务实的人。这样的人中,也包括既有官架子也有花架子的官员。而且,官员若是有官架子也必然喜欢搞花架子。欺上、媚上,必然搞花架子;压下、蒙下,也必然搞花架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