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佚名 《领导文萃》2012,(11):73-76
经过了艰辛的努力和曲折的道路,中国外交已经逐渐成为全球范围最卓有成效的大国外交之一,而这与中国领导人的个性外交密不可分……周恩来:美食为媒宴天下周恩来是新中国开国领袖之一,在国际舞台上,更是以杰出的外交家风范闻名。在周恩来的外交生涯中,美食发挥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地缘环境是影响一国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因素.中国建国以采的各时期外交政策,均体现出当时领导人对同时期地缘格局的分析和考虑.进入新世纪,如何面对新的地缘环境也已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远亲不如近邻",作为亚太大国,周边外交在中国的总体外交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2002年,十六大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确定为中国周边外交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4.
薛力 《领导文萃》2015,(5):48-51
近来,中国周边一些国家之间的外交往来受到了中国媒体的较多关注。比如,一些媒体认为:印度总理莫迪2014年9月初对日本的访问,是在呼应日本的"价值观外交",旨在"遏制与牵制"中国;越南总理阮晋勇10月底访问印度,是为了在印度洋上支持印度,并为在南海问题上抗衡中国而寻找支持力量;即便对菲律宾总统阿基诺9月中旬访问欧洲四国,媒体也突出其欲在南海问题上获取支持的一面。其实,这背后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崛起中的中国,应如何看待周边国家的外交行为?尤其是  相似文献   

5.
<正>核心提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前辈外交发展道路和理论基础上,登高望远,勇于创新,外交开局、布局、格局体现了稳进、周密、宽广的特点,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崛起中的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的外交新气派。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外交战略方面有许多新论述、新观点、新思想,突出了外交工作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他独具特色的外交观与战略理念。  相似文献   

6.
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方针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深入思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经过多年的外交实践,这一战略思想已成为邓小平同志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对外战略方针的重要构成之一,也是把握中国外交脉络最为重要的关键词之一,是中国外交必须坚持的长期战略。一、"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的由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从山明水净的雁栖湖畔到碧海蓝天的南太平洋岛国,中国领导人日程从APEC时间过渡到G20时间,中国经济外交季从北半球的初冬切换到了南半球的孛刀夏。整个11月,中国领导人围绕促进亚太合作、全球共赢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诸多双边多边场合阐述中国观点、中国方案、中国优势,传递了开放、包容、创新、共赢的大智慧。  相似文献   

8.
聂骠  胡勇 《领导科学》2023,(1):122-127
习近平关于中印关系的系统和深刻论述回答了新时代发展什么样的中印关系和如何发展健康稳定的中印关系的问题,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我国开展对印外交工作的科学指南。面对当前世界局势深刻调整、中印关系陷入发展瓶颈的状况,习近平强调中国和印度的发展目标息息相通,两国都应该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将中印关系打造成高度互信的“紧密的发展伙伴”“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和“战略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随着世界格局的演变和多元文明的复兴,中印关系具有与日俱增的重大性、多种因素交织的高度复杂性和局部态势恶化的反复性,因而我国在对印外交中更需要以两国高层共识为引领、增强互信,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线、减少外部因素干扰,合理管控分歧、实现合作与斗争的统一,增强两国之间尤其是青年的交流,加快建立和完善领导人会谈成果转化落实机制,将两国领导人会谈的有益成果及时转化为切实遵循的外交方略,有效提升中印两国关系水平,以中印外交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9.
乔旋 《领导之友》2013,(5):24-25
2013年3月,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偕夫人在三个星期内旋风般到访俄罗斯和非洲三国,回国后又匆匆南下海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回顾习近平的行程,可以用三个关键词体现出其外交风格与特点:务实、梦想、形象。务实之旅众所周知,一国新任领导人的首次出访地能体现出对方的重要性与双方的亲密关系,而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出访即选择俄罗斯与非洲三国是有其深刻的外交用意的。  相似文献   

10.
<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战略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外交的成熟与进步,推动了外交实践的新发展,并为自身发展谋求了良好的国际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进入第二个十年以来,国际局势和中国自身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新的背景下,是否以及如何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成为决定中国未来外交走向的重要问题。当下,国内外学界、政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1.
《经营管理者》2009,(10):13-13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提出“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表达了新中国摆脱屈辱外交的决心和开展外交工作的基本方略。朝鲜停战以后,国际局势有所缓和,新中国的国际威望逐步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提出:“形势是很好的,应该派一些同志去做外交工作,做外交就是做建设工作。”中国政府代表团先后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就是新中国登上国际舞台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2.
徐九仙 《领导科学》2021,(6):119-124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国家体系将更加矛盾、复杂和多元。一方面,中国积极抗疫积极开展抗疫对外援助,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对全球做出了牺牲和贡献;另一方面,中国抗疫对外援助面临各种国际压力。从外交伦理的视角来分析,中国抗疫对外援助是一种“强实力、强道义”的外交实践,道义目标与国家实力相匹配,既追求一定的道义目标同时也符合中国国家利益。后疫情时代,我们要理顺和创新中国外交中的道义、利益与实力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更平衡、稳健和进取的外交理念。  相似文献   

13.
《领导文萃》2015,(4):135
近年来,无论是大国外交还是周边外交,中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韬光养晦"转向了"有所作为"。由中国外交的实际行为及话语来看,从十八大到今天,中国的大外交战略基本形成。新的外交思路就是"两条腿走路"的大外交:一方面是与美、欧、俄等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另一方面是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连接这两个方面外交的则是"周边外交"。这个大外交战略的核心话语就是和平与发展,在维持和平的基础上求发展,在发  相似文献   

14.
《卡斯特罗访谈传记:我的一生》一书是2003年初至2005年间,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与法国《外交世界》月刊主编、著名记者伊格纳西奥·拉莫内谈话的记录。卡斯特罗本人在病榻上为自传书写了《致中国人民》的序言。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在大的国际活动方面比我强”作为新中国外交方针的重要决策者,作为新中国的政府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的外交才华得到了充分显示,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举世公认的、无与伦比的贡献。毛泽东说:“周恩来在大的国际活动方面比我强,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这一年周恩来51岁,外交部长一职他兼任了10年。以后,虽然他  相似文献   

16.
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2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进行了为期8天的国事访问。这是自1985年李先念主席访问美国12年来,中国国家元首对美国所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也是冷战结束以后中国.最高领导人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因此,江主席的这次访问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是一次历史性的访问。伍时期中央关系正常化的工兴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江主席这次访问美国。同克林顿总统举行正式的会谈,是中美两国间关系进入“第二次正常化”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众所周知,1949年新中国建国后,中国与美国的关系长期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70年代初,中美开始…  相似文献   

17.
<正>在整个中国外交实践中,"求同存异"原则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指导我国外交实践的重要理论。自从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首次提出"求同存异"原则后,它便成为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分歧的有效方法和指针。  相似文献   

18.
郑小龙  郑琴 《经营管理者》2013,(24):354-354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并行发展,共同性和多样性相伴而生。中国外交梦是在今天政治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与国际政治格局一体化的背景下亟待努力实现的梦想。在注重经济、政治、安全等方面的对外交往过程中,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家对外影响力上升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通过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助推中国外交梦的实现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亚太地区是一个经济高度活跃,热点问题不断的瞩目地区。近来,随着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军事重心向亚洲倾斜,中菲黄岩岛事件使南海问题再起波澜。这一切的背后,是中国如何应对来自美国及其盟国的遏制,如何处理中非黄岩岛事件中复杂的问题,这对中国外交是个极大的考验,也是人们极为关心的一个话题。笔者试图从这一连串事件中分析中国彰显的外交智慧及中国外交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礼宾工作的奠基人。他作为总理兼外长近10年,即使不担任外长期间,在中央也一直负责外交工作。他一向严谨细致,对礼宾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对新中国礼宾风格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