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其实,现在中国的改革困境并非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改革开始进入深水区,已经改不动了。”在改革初期,提出“摸着石头过河”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但现在的问题是,可能是摸石头摸上瘾了,连河也不想过了  相似文献   

2.
辛鸣 《决策》2006,(7):54-54
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国改革的时候,会发现这么一场伟大的实践,最初的理论支点竟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的改革没有系统成型的理论建构,并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因为当时中国社会状况不容我们坐而论道,设计好了蓝图再去施工。  相似文献   

3.
尽管从GDP的总量看,中国已经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同利益群体的分化也开始出现,正如小平同志当年所预言的,“分配的问题大得很……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有的是改革本身不到位所造成的;有的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因经验不丰富、设计不周密、操作不规范所致,但都需要靠不断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以深化改革来破解改革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改革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8个月之内4次开会,每次几个议题都令内外瞩目。时隔30余年,“改革”一词,再次成为唱响中国的最大声音。白驹过隙,时代的命题已变,也催生出了新的改革要求。曾经许多问题需要迂回解决,如今需要大刀阔斧;曾经的“摸着石头过河”,如今需要配合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同样重要的是,改革需要有序推进,改革需要敢碰真问题。  相似文献   

5.
政治     
《领导文萃》2010,(18):7-7
中国领导人“集体学习” 政治局的“集体学习”传统由来已久。革命时期在延安就进行了“统一全党思想学习”,文革时还推进了“毛泽东语录学习”。集体学习主题也很丰富,从“医药卫生改革”到“适应经济转型期”等,主要问题都被搬到学习桌上。其中最多的就是“国际化战略”。  相似文献   

6.
季雨 《决策探索》2004,(7):91-91
“遵义会议”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邓小平是当年的参加者之一。他清楚地记得当年会议在哪个房间里召开,自己坐在什么位置.讨论的什么问题。但“文革”期间,这一历史事实却被林彪、“四人帮”否定,林彪、“四人帮”诬蔑他“篡改历史.硬将自己塞进遵义会议”,“是捞取政治资本”。邓小平的照片也被人从遵义会议纪念馆的墙上取了下来。面对林彪、“四人帮”  相似文献   

7.
徐华 《领导文萃》2014,(14):14-17
本次调查,在被问及“您认为法治与改革的关系应当怎样”时,74.1%的官员和50,3%的民众都认为“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实践比规范更重要”。看来,关于改革与法治的认识问题还有待于深化。  相似文献   

8.
黄洪旺 《领导文萃》2008,(14):30-33
从顺民到“刁民”:权利意识的苏醒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到了“公民意识”.而公民意识首先是一种法治意识。在我国.“公民”是近代以后才从西方传人的概念。在传统社会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民”没有独立人格.个人权利观念匮乏。由于“文革”的破坏和民主法治建设的滞后.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淡薄.期待“青天大老爷”为民作主、让“官”支配自己命运的顺民思想依旧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9.
“皇帝心理”是什么?恐怕做过皇帝的人最有发言权。手头就有这样一个资料:我国末代皇帝溥仪“文革”期间曾对在一块接受“劳动改造”的著名演员新凤霞说:“人在当权的时候容易独断专行”。并现身说法.称自己这个末代皇帝“也有过这种唯我独尊的独裁心理”。他举例说,当年在宫里,曾有一个小太监姓黄。叫黄立金。“听了这个名字,我当时心里就反感。好像他姓黄本就不该,他还叫立金。黄和金都应是皇家专用的”。于是,溥仪就“随便”给他改了个名.叫“黑小三”。但又不许他说姓,只能叫“小三”。溥仪笑称:“现在想想,也真太可笑了。”  相似文献   

10.
杨宏杰 《决策探索》2010,(12):66-66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走上一条在改革开放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具体办法则是“摸着石头过河”,先经过试点再全面铺开,力求使改革积极稳妥。回顾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渐进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讲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时均强调,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也明确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那么,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1,(44):20-21
项目背景与动因 民政部:街道办撤销是趋势 街道办.一个在我国存在了50多年的行政机构.近日.彻底退出安徽省铜陵市市民的生活。2010年7月.铜陵市主城区铜官山区率全国之先,试点撤销街道办事处.社区事务实行居民自我管理。2011年1月.铜陵市开始推广铜官山区经验。在全市大规模撤销街道办,至今年8月底.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铜陵市也因此成为我国第一个全部撤销“街道”的地级市。7月底.铜官山区被民政部列为“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其改革模式也被总结为“铜陵模式”.这也是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家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随着铜陵改革的被认可.“铜陵模式”也即将在安徽省全省范围内推广开来。民政部基层政权司副司长王金华称.街道办取消是一个趋势.铜陵改革最终评估效果好的话将会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13.
纵观我国现代化进程,未来的十年具有关键意义。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航船破浪前行的动力引擎。以什么样的勇气啃硬骨头、涉险滩,以什么样的智慧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什么样的方法破解改革难题,决定未来这十年能不能向历史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握的“五大关系”。这是我们平稳走过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战略思考,是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的工作原则,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一条河,不能切割,筑坝拦截也只是蓄势待发而已。虽然我们讳言“文革”,但“文革”的幽灵却总要纠缠我们。中国要从“文革”的阴影中走出来,人际关系要由互相猜疑、防范变为互相信任和关爱,必须正视历史,让年轻一代了解历史。只有这样,才谈得上汲取历史教训,才能消除“文革”爆发的社会条件。“投鼠忌器”而任鼠辈逍遥、肆虐,“器”将焉存?  相似文献   

15.
朱军 《决策与信息》2006,(12):25-28
从1978年至今的改革进程中,一路上留下了陈锦华深深的足迹:上世纪70年代,在“文革”的废墟上,助推宝钢;80年代一手筹建中石化;在主持国家体改委和国家计委的岁月里,推出了包括股份制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并亲历了通货膨胀、宏观调控与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的全过程。1999年后陈锦华出任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他一生亲历中国经济改革的汹涌波涛,如今又在为中国企业发展而思索、奔走。  相似文献   

16.
<正> 第三章 “石头”终于摸完了——最后的“王牌”放眼录(上) 一句“摸着石头过河”,把国人颤颤兢兢如履薄冰的改革状描摹得何其生动、准确! 当我们历经苦难终于摸索到“现代企业制度”这块基石时,终于可以在国有企业改革这一难题上由衷地感叹一声:“石头终于摸完了”! 今后的日子,是我们瞄准既定目标,迈开大步跨过去的美好明天了。 在“国企”改革攻坚战炮响之前,对最后一张“王牌”  相似文献   

17.
“文革”结束20周年为反思中国改革提供了一次契机。从去年开始,理论界已陆续出现了一些带有反思性的观点,直到最近,似乎还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既然是反思,看法自然会有差异。目前,中国改革正面临着前所未遇的困难,这些差异当属“题中应有”,不足为怪,而且还应欢迎。我们确信,正如改革使中国获得了生机一样,也只有改革才能克服眼下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0,(20):27-27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十二五”的改革形势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和判断。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前期课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专家认为,应把发展方式转型作为“十二五”改革的主线。  相似文献   

19.
政治改革的机制方向是增加舆.论的监督,增加对选民、对当地人民的负责。如果经济和社会管理制度不激励相容、不协调,政治改革将激化矛盾。财政一半是“财”,另一半就是“政”。我们有了很好的基础,如果说以往的改革,主要涉及“财”,也触及到“政”,那么下一步,“政”是绕不过去的。我们已经步入深水区,果敢而又慎重、坚定而又持续地推进财政改革,在管理国家的方式上采用现代国家的做法,将为更深层次的改革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1959年,金庸在香港创立《明报》。“文革”期间,邓小平被流放到江西农村。金庸在《明报》上为邓小平打抱不平,强烈抨击“文革”的不合理,并且不断地支持彭德怀等人,赞扬周恩来倡导的“四个现代化”。由此,他成了林彪、“四人帮”眼中香港的头号“反动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