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学说与未来教育如何结缘,这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崭新课题。孔子“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育主张与21 世纪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教育模式;孔子“温故知新”、“告往知来”的教育方法与未来教育的创新精神;孔子“学思并重”、“学以致用”的教育作风与未来教育的全面素质教育等方面均有内在联系和契合点。孔子的进步教育思想对未来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孔子首创平民教育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孔子作为时代的“产儿”、“弃儿”和“弄潮儿”这种复杂的“三位一体”的人格出发,阐明了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的内在和外在根据。孔子从小受鲁文化的熏陶,奠定了其坚实的文化基础;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孔子开创平民教育提供了物质和社会基础;私学的兴起为孔子开创平民教育找到了恰当的办学形式;而孔子的仁学思想,则是孔子开创平民教育的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3.
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其教育管理伦理思想精彩丰富。孔子的教育管理伦理思想表现为:蕴育“内圣外王”的教育伦理目标;确立“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理念;推行“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手段;实施“正己慎独”的教育自律方略;奠定“艺术人生”的教育美学基础。探寻孔子的教育管理伦理思想对我们当今的教育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但孔子强调的“仁”已经不是处于伦理道德领域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而变成了一种治国学说,既教育统治者为政时应持有的态度和对为政者的一种评价;孔子的“克己复礼”落脚点是“归仁”,是孔子政治观的实现方式。孔子把“仁”作为政治思想,标志着中国古代一种新的治国思想的诞生。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素质教育的出路,将孔子的“学”与“思”的思想中蕴含的教育理念与当前中国的教育实际相结合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孔子强调的“学”侧重于知识的累积与继承,而“思”侧重于知识的创新、发展与批判,在教育过程中将“学”与“思”结合起来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完善。当前,充分认识孔子的“学”与“思”的价值对推进素质教育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孔子所说"知仁勇艺"的心理与教育内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所说的“知仁勇艺”,既与教育有关,也同心理相符,即“知”(智)相当于智育、认识;“仁”相当于德育、情感;“勇”相当于体育、意志;“艺”相当于美育、艺术心理。四者既是四特征的人格结构理念,又是四因素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孔子从知(智育)、仁(德育)、勇(体育)、艺(美育)的意义与目的、内容与任务、途径与方法等方面作了论述和分析,提出的观点和举措,至今仍有一定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学而知之、学思结合的求知态度与方法,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文章借助《论语》,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实践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8.
辩证法要求人们从事物的整体与系统中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孔子研究教育活动,从不拘于一点,眼光开阔,能通观其整体与系统,将教育活动放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去考察.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中就有德教与法制的比较,例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我国教育史学家毛礼锐教授认为:“孔子的这一观点强调了在政治、教育、道德这三者整体化的过程中,教育是道德政治化、政治道德化的中介枢纽.这一思想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此外,孔子还提出过“庶-富-教”和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是以“和为贵”作为价值目标的。在《尚书》中提出要“协和万邦”,把“和”作为“天的意志”,即最高的原则。从《诗经》之中也可以看出“合奏、和乐”的思想。儒家尊者孔子,也以自己的博学,拓展了“以和为美”的理论。孔子谈美,论诗,品音乐,其侧重点均不在艺术本身,而是在于艺术的社会价值。孔予非常重视音乐与诗歌对人的道德、情操、人格修养的社会作用。孔子认为,音乐与诗歌才是最美的,才最适合于礼教与乐教..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系有一个重要的命题,那就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因为孔子的教育是“立人”的教育而不是纯粹的知识与技术的传授,所以他把育人的中心放在了人的心灵和生存方式上.  相似文献   

10.
孔子曾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在近代被视为歧视女性的铁证。孔子被后人敬为万世师表,从其一以贯之的思想看,“难养”并非指犬马一般的喂养,而更应该是教养。“女子”和“小人”作为与“君子”相区别的对象,在教育的方法上亦应有所不同。春秋时代礼坏乐崩,女主干政、小人为君,孔子此说实为感叹教育女子与小人之不易。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毕生教育活动是在实践着他的“面向人的一生”和“面向人生的一切”的教育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我们今天贯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仍然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所谓“诲人不倦”过去的反动统治阶级曾吹捧孔子是什么“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孔子也自我吹嘘:“诲人不倦”、“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古今的一些反动派企图用这些话来证明他不管学生的出身,总是“不倦”地教育,似乎他的教育是没有阶级性的。  相似文献   

13.
一孔子一生好学不已,学识渊博。其学涵概百家,“开张万法,而本末兼该,内外交养”。蒋伯潜称孔子为“我国教育史、学术史上划时代之学者,周秦诸子之开祖”。蒋说虽非定论,但孔子之学说含道、墨、名、法等家思想,却是千真万确的。墨子是儒家弟子,墨家是在儒家思想基础上发展产生的。孔子讲“爱人”,墨子讲“兼爱”;墨子美禹之苦己利人,孔子赞禹“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孔子讲“君子怀刑”,《大戴礼》也有“刑名相参”的思想。此正与法家之思想相契合。孔子讲“正名”,讲“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都可见孔子对“名”与“正  相似文献   

14.
柏拉图《理想国》的理论核心是理念论。理想国是理念的实现和理念世界在现实社会中最大限度的体现。柏拉图认为希腊城邦起源于人们的互助和分工;在哲学王的统治下,理想国中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实现不平等的“和谐合作”;理想国中的教育是培养治国人才。他根据本人的观点分析了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本文对柏拉图理念政治的“善”和“正义”同孔子德治的“仁”与“礼”的异同处做了比较;对柏拉图的哲学思考、对孔子“好古敏求”、“有教无类”等进行了评析,概述了柏拉图和孔子在历史上的作用与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 孔子的义利观,即是孔子在义利关系方面的思想,也就是孔子处理义利关系的态度、原则。长期以来,学术界笼统地把孔子的义利观归纳为“重义轻利”、“贵义贱利’。认为孔子重视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卑视经济利益。其根据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史记·孔子世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见利思义”(《论语·问宪》)等有关论述。这是对孔子义利思想的片面理解。  相似文献   

16.
以《论语》为研究资料,着重对孔子实施言语教育的目的和教学实践作了考察,认为培养“君子儒”与合格的“为政”人地得孔子实施言语教育的基本目的,而以《诗》为教材,以“雅言”为教学语言,贯彻一系列的言语原则,以及言教与身教兼顾等,则是孔子在言语 教学中的主要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孔子“和”的教育思想内涵进行了新的分析 ,并结合“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 ,阐释了孔子“和为贵”教育理念的时代价值、“和而不同”教育价值观的合理性及其对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西女性主义的不同,从理论上可追溯到孔子与柏拉图的女性教育理念.孔子对女性采取“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式的疏离态度,把其排除在“有教无类”的“类”和取士的“五仪”之外,客观上沿袭了周礼所提倡的“三从四德”的教育内容,通过对男性“修齐治平”意识的强调,强化了女性相对的从属地位;柏拉图虽也承认男女生理有别,但主张给予女性以同等的受教育权,通过训教培养女护国者.与孔子相比,柏拉图更具有“女性主义者”的资格,其男女等权的理念为现代西方女性主义的两性平权思想增添了理论上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
孔子教化之道彰显了中国古典教育的成人意蕴。孔子从慎思个体生存处境此一根本问题出发,唤起个体生命朝向更高事物,据此确证自我生命价值。孔子以切实行动践履其“天下归仁”的大道理想,即塑造人类社会美好生活秩序。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敞开了其教化人心的基本视野,即始终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唤起个体心灵朝向他者。作为孔子教育实践的中心,“启发”旨在引导个体从切己的生存体验出发,由现实性向可能性不断提升。孔子与弟子之间的教学互动,一步步引导个体由一己生活境遇向人类历史文明延伸,藉此让“教化之道”得以传承。我们今天重新思考孔子教化之道,意在激活当下教育实践的深度自觉,唤起人们像孔子一样不断思考更好教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孔子关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的众多论述,应置于教育政治学的视角之下,重新予以评价。根据教育政治学学科的特定研究范围,上述论述可划定为孔子的“教育政治学思想”。孔子主要论述了教育与政治主体、教育与政治文化、教育民主化问题。孔子的论述虽然还谈不上使教育政治学学科化、体系化和系统化,但为中国教育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具有开创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