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哲学以形而上学批判自我的发展及演变逻辑展现着西方哲学的气质与精神,即在描述与修正的逻辑上诠释哲学本身;形而上学内涵的内在转化又表达了一种哲学视野的扩展,即从本体论到人文精神。西方哲学中国化同样经历了西方哲学在中国的描述阶段以及不断注入中国力量、中国话语的修正阶段,进入新时期的西方哲学中国化更是在描述与修正的辩证统一之中彰显了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发展未来。西方哲学中国化历程的描述与修正现实地诠释了哲学形而上学的内在意境。  相似文献   

2.
随着当代西方哲学研究的深入 ,近代西方哲学与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关系(包括分期问题 )上升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事实上 ,不厘清这一关系 ,许多理论问题都无法得到说明。本文不赞成引入外在因素对哲学发展进行分期 ,提出分期的依据应是哲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本文还分析了两种不同的理解模式 :片面肯定近代西方哲学、否定当代西方哲学的理解模式 ,和片面肯定当代西方哲学、否定近代西方哲学的理解模式 ,强调要在重视历史性的基础上对近代西方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并就德国古典哲学的范围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杨玉昌 《河北学刊》2001,21(1):37-41
本文主要论述叔本华和王国维对东西方哲学的融会,认为他们通过批判和吸取东西方哲学而超越了东西方哲学传统的限制,分别开创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和中国现代哲学。这表明东西方哲学的融会对东西方哲学的发展既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又存在着相当的困难,因而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4,(10):5-13
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启蒙介绍时期、引介与自创并举期、改革开放前的发展滞缓期、改革开放以来的翻译研究繁荣期。西方哲学传入中国的百年历程,既对中国学术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也使西方哲学在中国形成了研究和发展的独特风景:第一,西方哲学在中国形成了以翻译、教学和研究三者相结合的发展态势;第二,西方哲学的研究与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相结合;第三,西方哲学的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下半叶西方哲学发生了“第二次革命”,改变了西方哲学的现有版图。用哲学拓扑学的方法去重新勘定西方哲学地图,会使我们看到西方哲学变化的内在特质,即哲学是一种对思想形式的超验研究。新版西方哲学地图具有三个特征:以问题为中心,超越了国家和流派的分野;以对话为前提,寻求相互交流和理解;以综合为基点,强调多元化和相对性。  相似文献   

6.
黄颂杰 《文史哲》2001,3(5):19-25
由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奠定的西方哲学的人性和神性的特征 ,构成了西方哲学的深厚的传统。现当代西方哲学家赋予人性以新的含义 ,批判并力图清除哲学的神性 ,成为西方哲学的新的形态和发展趋势 ,但迄今西方哲学未能彻底清除哲学的神性。马克思批判改造了哲学的人性 ,彻底清除了哲学的神性 ,成为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者之一  相似文献   

7.
刘放桐同志在题为《关于对现代西方哲学的评价问题》一文中,提出了“对现代西方哲学进行具体评价的标准”问题。最主要的是:究竟怎样具体分析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的阶级属性;究竟怎样具体估计现代西方哲学在理论上的是非功过;如何具体看待现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尽管刘放桐同志说的是具体评价的标准问题,实际上提出了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中一个带有根本原则性的方法论问题。本文拟就这三个方面商讨,求正于刘放桐同志和其他研究者。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方哲学研究从“西学东渐”向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发展实际上经历了由“哲学史就是哲学”向“哲学史就是认识史”再向“哲学史就是思维的创造史”的三种理论形态的跃迁.按照这种跃迁方式的理解即是将西方哲学在中国传播、发展、演变的历程加诸动态的分析,突出强调认识西方哲学中国化的重要立足点,即以事实的梳理为我国西方哲学研究发展的内在根源;清晰地把握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合理逻辑机理;推动西方哲学在中国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总方针的贯彻和对外科学文化交流的增加,当代西方哲学流派、思潮纷纷传入我国,这一切引起了现代大学生的关注,许多同学相继购买、借阅当代西方哲学的书籍,西方哲学的各种思潮成了大学生交谈的一个重要的话题。究竟大学生对西方哲学的接触程度如何,当代西方哲学在大学生中有那些影响,大学生关注西方哲学与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关系如何?为此,我们于今年1月在杭州7所高等院校(杭州大学、  相似文献   

10.
张传开 《学术界》2004,(3):193-201
从社会根源上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及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必然产物 ;从理论来源上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颠覆了传统西方哲学的思辩形而上学 ,超越了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元分离 ,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从现实、实践出发解答时代课题 ,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并注重于改变现存世界的新唯物主义。尽管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性质和立场上存在着根本区别 ,但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共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理论背景 ,并面临着相同的时代课题 ,因而也是对近代西方哲学的转型和超越。固然不能把现代西方哲学对近代哲学的超越和转型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变革等同起来 ,但也不能把它们简单地对立起来 ,而应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实事求是地揭示出它们之间的真实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现代西方哲学是改革开放以后重建的学科,30年来的发展经历了重建、深入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相结合三个主要阶段.为了更好地推进现代西方哲学研究,需要重新认识它们的社会基础,克服将后者简单化的倾向,还需要正确看待和处理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中国学者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除了理解现代西方哲学本身之外,还必须了解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的现实环境的需要,促进中国社会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形而上学作为一门研究超验实体或本质的学问,曾经是西方哲学的主流.然而19世纪中期以后,现代西方哲学普遍出现了对形而上学的反叛.本文试图对现代西方哲学反形而上学的原因及途径做出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对话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对话的必要性在于 :通过对话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可以走出对现代西方哲学认识的误区 ,消除对现代西方哲学的种种误解 ,借鉴和吸收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成果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4.
形而上学作为一门研究超验实体或本质的学问,曾经是西方哲学的主流。然而19世纪中期以后,现代西方哲学普遍出现了对形而上学的反叛。本文试图对现代西方哲学反形而上学的原因及途径做出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5.
"道"与"真理"     
中国哲学从先秦时期开始即以探求“道”为要务,而从古希腊开始的西方哲学则以认识“真理”为目标。“道”与“真理”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性,但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等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求“道”的取向与求“真理”的取向分别影响了中西文化的发展,使两者之间产生了各有千秋的特色与区别。有趣的是,在东西方哲学的交汇过程中,一方面中国现当代哲学在西方哲学的影响下逐步接受并确立了“真理”观;另一方面,在西方哲学特别是后现代西方哲学中却出现了颠覆传统意义上的“真理”观并实际上向中国的“道”观靠拢的现象。也许,在中西方哲学的视域融合中,我们可以建构起一种全新的“真理”观或“道”观。  相似文献   

16.
杨冬梅 《阴山学刊》2005,18(1):46-48
理性和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两大要素,在西方哲学的演进过程中,虽然理性的科学精神占了主导,但整个西方哲学始终运动在理性和信仰交织的精神网络上,尤其是中世纪哲学,理性与信仰的交融与调和孕育出的中世纪哲学,它以一种独特的形态延续着西方哲学发展的轨道。对于欧洲中世纪哲学探析和梳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及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7.
朱兰芝 《齐鲁学刊》2000,1(5):97-102
从哲学发展史的角度看,哲学形态的更替主要是哲学范式的更替。当代西方哲学不同流派的概念体系与理论表述有时大相径庭,但在基本哲学范式上是一致的,那就是感觉经验世界本体论。当代西方哲学可以说就是感觉经验世界本体论的哲学。这一哲学范式的确立拓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从而推动了当代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西方哲学,积极借鉴当代西方哲学的有益成果。  相似文献   

18.
再评刘放桐的马克思、恩格斯进步-退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放桐的马克思哲学革命及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型与进步的研究,必然导致马克思哲学进步到现代西方哲学,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倒退到近代西方哲学的结论;刘放桐的这种马克思、恩格斯相互关系上的进步-退步论,既表现在他的相关论证中,也表现在他引领的这股哲学思潮的实际所是中.他的近代西方哲学进步到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内涵就是确立"现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当代西方哲学呈现出主体性、分析性、争鸣性和逻辑性四大特征。这四大特征既反映了当代哲学发展的总趋势,也体现了西方哲学的传统特征和20世纪当代哲学在西方的特色。 主体性成为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表现为:  相似文献   

20.
信息哲学作为一种新兴哲学,在存在论、认识论、价值论等各个方面都革新了西方哲学,给现代西方哲学带来了新鲜的血液,重新解释了其中的一些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科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快速发展,现代西方哲学面临很多质疑,乃至出现了哲学终结论等危机。那么,信息哲学能否同样解决现代西方哲学问题?首先通过讨论现代西方哲学危机的现状和相关观点,指出其危机产生的真正的根源、核心问题即对哲学本身的遗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式即通过哲学自身的可“通透”性来把握和运用哲学,看清它和世界的关系,然后通过对新兴的信息哲学的分析及其与其他西方哲学流派的比较,指出它存在的“通”和“不通”之处,以及它为何比其他哲学更具有解决危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