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组织政治行为是指在组织中,个体或团体为了自身的利益,运用各种手段为自己谋利的行为。主要有操控信息、印象管理、联盟、欺骗、对抗行为、控制议程和发展关系网等主要手段。现代的管理者只有深刻地了解组织政治行为后,才能有效的限制组织政治行为的不利影响,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运用企业行为理论研究组织因素在企业政治行为过程中的作用,分析经济因素、组织因素和企业政治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间接影响模型,采用相关的数据和方法验证了这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因素通过组织因素对企业政治行为产生影响(完全或部分).  相似文献   

3.
大股东的支撑行为与隧道行为——基于托普软件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本文结合托普软件案例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实施支撑行为(propping)和隧道行为(tunneling)的动机及实施途径,并对相关的治理机制进行了讨论。我们发现,支撑行为与隧道行为是大股东为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方向不同的利益转移行为,支撑行为的目的在于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指标,而隧道行为的目标是实际资源向大股东转移,通常不影响当期业绩,但对公司价值和小股东利益造成长期损害。充分发挥外部治理机制作用,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制建设是制约大股东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政治策略与行为研究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9  
企业为谋求有利于自己的外部环境而影响政府政策与法规制定和实施过程的策略被称为企业政治策略 ,实施上述策略的行为称为企业政治行为。本文通过对企业高层经理的小组访谈和个别深度访谈 ,对我国企业政治策略与行为、政治资源和政治绩效进行了描述和分类 ,并对企业政治行为过程及政治行为的规范性进行了解释。进一步的比较分析发现 ,中外企业政治行为有很强的相似性 ,但也存在由于中外政治经济体制不同而产生的差别。文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表现出来的政治行为与西方文献中的论述存在差异,因此在中国进行实证研究来探讨其前因变量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性。本研究通过对129家民营企业的政治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当企业家意识到周围有其他企业家在向政府官员行贿时,自己也会受到影响增大政治行为的投入。考虑到企业客观特征时,我们发现规模较小的企业因为更加依赖外部环境,所以更容易受到其他企业的影响。进一步考虑到企业家的主观认知时,我们发现其他企业的行贿行为、企业规模和企业家的主观认知的政府重要性构成了三重交互效应:当企业家认为政府重要时,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会跟随周围其他企业采取政治行为;而当认为政府不重要时,小企业仍旧会采取行动,但大企业则由于自身足够的合法性而对此不再理睬。本研究帮助我们理解外部坏境、企业客观特征和企业家主观偏好三者如何交互影响企业自身的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6.
组织社会化的策略、内容及其对员工态度和行为影响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但在结果变量上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分析和实证研究都很不足。本文选取了组织社会化中的历史、语言、价值观和目标社会化三项内容,考察它们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尤其是组织认同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层级回归、结构方程建模分析的结果表明,历史、语言、价值观和目标社会化正向影响组织公民行为,组织认同在语言、价值观和目标社会化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历史社会化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的学科。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问题,因此组织行为理论在我国企业发展与管理中的广泛应用非常必要。本文以组织行为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阐述了组织行为理论对应用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与应用途径,最后介绍了海尔集团应用组织行为理论管理企业的案例,对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应用组织行为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家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生经济利益群体,较大程度上承载着这一复杂嬗变的重要制度性特征,其具体的政治行为方式更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内容。中国企业政治行为存在合法性的空间。但是,受社会转型衍生的制度漏洞和公共文化嬗变等因素的约束,企业政治行为又潜藏着大量的违规性问题,为社会民众所诟病。化解这一矛盾的路径不应是限制企业政治行为,而是要强化对企业政治行为中政企双方的监督和规范,引导其发挥正效应、减少负效应。  相似文献   

9.
网络外交,是指在信息时代条件下,国际行为体为了维护和发展自己的利益,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平台而开展的对外交往、对外宣传和外交参与等活动。网络外交以维护和发展国际行为体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诸方面利益为目的,主要包括国际行为体之间通过网络而开展的外事交往、对外传播及政治参与等。  相似文献   

10.
容易在政治过程中被有意或无意混淆的概念包括:公共利益、集团利益、政府利益、政府成员利益,以及一系列的亚层次概念,如政府政治利益、政府经济利益等。与公共利益不同,政府利益关注的是政府自身的组织生存和发展利益。由于现代政治具有民选和授权的特征,政府的自身利益更有机会转化为公共利益,但即便如此,政府利益和公共利益仍然是两种不同的利益。同时,政府利益往往与政府成员利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中国环境下企业营造有利外部环境的政治活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为了实现其营造有利外部环境的目标,获得政治竞争优势,可能会积极建立自己的政治资源,制定和实施合适的政治策略,获得各种政治和经济利益,从而提高企业绩效水平(;2)企业政治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无形资源、组织资源和关系资源(;3)企业政治策略包括政治经营、直接参与、政府关联、财务刺激、代言人、制度创新、信息咨询和调动社会力量等8个层面的策略(;4)企业获得的政治绩效可分为政府资源、企业政治竞争优势与能力以及市场绩效与财务绩效3个方面(;5)中国企业拥有的政治资源、实施的政治策略和获得的政治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6)中国环境下的政治行为与西方环境下的政治行为既有相似性又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个人偏差行为,整个团队集体发生的组织偏差行为的后果对组织破坏性要严重得多。探讨团队群体性组织偏差行为,该行为是为了整个团队的现时利益,而由整个团队实施或认可的一种组织偏差行为。为了检验组织中的这种群体偏差行为构念的有效性,在研究1中对90位MBA和EMBA学生进行访谈,获得描述团队群体性组织偏差行为的题项,并通过三阶段的题项筛选过程,进一步选取量表题项,对100位团队领导进行调查,发展了一个团队群体性组织偏差行为量表,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验证。 借用社会学习理论及其道德疏离观点,提出团队群体性组织偏差行为的产生机制模型,即非道德型领导通过团队道德疏离的中介作用,对团队群体性组织偏差行为产生积极影响,而团队权力距离氛围正向调节非道德型领导对团队道德疏离的影响。为了验证该模型,通过研究2对12家公司的218位团队领导及其806位下属进行纵向调查研究,对模型中中介、调节和被调节的中介作用进行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控制了组织控制系统的作用,非道德型领导仍然会通过团队道德疏离对团队群体性组织偏差行为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会随着团队中的权力距离氛围的增强而进一步加强。 提出团队层面的组织偏差行为构念,并对其产生机制进行探讨,有利于深化组织偏差行为领域在团队层面的研究,也有助于管理者有效地发现、评估和降低该群体行为。  相似文献   

13.
崔勋  瞿皎姣 《南开管理评论》2014,(2):129-141,160
鉴于大多数研究得出的组织政治知觉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负向关系的结论与中国国有企业的实际表现并不相符,本研究基于389名国企员工样本,以印象管理动机为中介,通过SEM探讨了组织政治知觉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得出了一些与之不同的研究结论 :一般性政治行为知觉对参与公益活动有显著负向影响;保持沉默静待好处知觉对尽职行为、参与组织活动、参与公益活动有显著正向影响;政治性薪酬和晋升政策知觉对助人行为、建言行为、参与组织活动、参与公益活动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印象管理动机对尽职行为有完全中介作用,对其他维度OCB有部分中介作用,政治性薪酬和晋升政策知觉可直接正向影响OCB。研究结论表明,受到官僚政治文化和人情社会运作机制的影响,国企员工对组织政治有不同于西方员工的知觉和反应,不同维度的POP对不同维度的OCB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重大工程)的实施涉及多方组织,组织之间形成复杂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合作效率及组织安全行为的有效性对重大工程安全管理绩效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价值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利益相关者价值网络(Stakeholder Value Network,SVN)分析方法,研究重大工程组织安全行为(Organizational Safety Behavior in Megaproject,MOSB)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交换和传递情况,构建了包含三类组织安全行为、八类利益相关者和61条价值流的MOSB-SVN模型。研究表明,MOSB-SVN模型能够通过识别关键利益相关者、关键行为和高分价值路径,得出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获取能力以及三类组织安全行为的执行效果。依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价值提升建议,为提高重大工程安全绩效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对于目标设置理论和不同激励理论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准确阐述工作绩效和组织目标的内涵,考察影响目标的设置重要性的因素,分析目标执行过程中的调节因素如何对组织行为发生影响,明确目标设置的局限性,并通过分析组织成员的"自我意识动机"具体阐述组织目标设置如何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而影响组织绩效。组织目标设置需要多方面考虑,首先要明确组织的性质,组织的结构以及组织的行为宗旨,然后根据具体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设置确立合理的组织目标,并且应该建立严密而准确的反馈机制。制定当外部因素对组织行为产生影响时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16.
绩效是指过程的输出结果和从产品、服务中获得的结果,是指员工或部门的行为状态和行为结果。绩效管理是通过将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结合,并激发员工潜能,提高他们的业绩,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绩效管理应贯穿于目标确定、目标分解、计划制定、沟通、辅导、考核、激励等管理过程。现阶段企业绩效管理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 224份国有企业员工的问卷分析,探讨了组织政治知觉对角色内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并利用潜调节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工作自主性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一般性政治行为知觉对角色内绩效和参与组织活动以及参与公益活动2类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保持沉默静待好处知觉对角色内绩效和4维度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政治性薪酬和晋升政策知觉对角色内绩效和尽职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助人行为、参与组织活动、参与公益活动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自主性显著正向调节了组织政治知觉与角色内绩效和除尽职行为外的其他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不同组织政治知觉对员工角色内、角色外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揭示出组织政治的两面性:既可促进员工绩效的提升,又可导致员工行为错位,这成为国有企业运行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是连接政策与政策受众者的桥梁,是影响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建立执行主体多元化模式,提高执行人员素质,整合各方利益,完善政策执行体制,加强政策的科学性等入手,希望可以使政策执行主体的行为得到改善和政策执行目标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居民投票行为这一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社会组织发展问题。论文综合评估了社会组织对居民投票行为的影响,对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城镇居民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组织对居民主动投票和被动投票行为均有着显著正向的影响,但相比较于被动投票,社会组织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居民的主动投票行为,这反映出相比较于国家的政治动员,社会组织在对居民投票行为的影响中更多地发挥了增强政治意识的功能,居民投票行为也更大程度上体现了居民自身真实意愿的表达。从这一点出发,论文讨论了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在促进基层民主建设、拓展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以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中的积极作用,进而从居民个体层面解析了社会组织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进程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组织气候理论阐述了组织环境是员工心理感知和行为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员工对组织环境的感知和态度差异性较大,员工会结合自身认知水平和价值观理念对组织环境进行剖析和解读,环境差异对心理感知变化的影响是组织气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政治情境是单位体制常见的一种组织气候,独特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我国独有的政治和文化格局,深远地影响着对政治权力有特殊理解的体制内人员。员工会对组织内部的政治行为产生感知并影响行为选择,而犬儒主义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