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三个不同层面的具体体现,各有其独特的内涵,三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完善的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载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拓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根本保障。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辩证关系有利于坚定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道路、理论、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重维度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重维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重维度之间相互关联,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新时期要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和必然要求。它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和规律,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科学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基本出发点,以发展为中心,实事求是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切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当代中国人乃至以后几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李涛  陈正汉 《江汉论坛》2022,(10):123-130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宝贵历史经验是坚持中国道路,道路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必须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形成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当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有机组成,其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基本前提和根本遵循,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基础,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支撑,三者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刘杰 《南方论刊》2010,(12):44-46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地,是中国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者。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成功实践,回答了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搞改革开放;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广东特点的改革开放之路。广东改革开放的进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的过程,构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础上产生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和谐社会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新探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念的新探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传统特色"到"中国当代特色"的发展,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传统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当代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中国传统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当代特色社会主义.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必定还要产生新的"中国当代特色"具体理论形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同时也不断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外延.  相似文献   

9.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新飞跃;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思想。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法宝.解放思想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先导;改革开放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是实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要求,是理论界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哲学基础、实践基础、理论主题和基本理论四个部分.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核心,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史观基础.中国特色主义理论是立足中国实际,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而形成而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基础,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社会优秀的思想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贯穿始终,其基本原理都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主要由15个方面基本理论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论、矛盾论、初级阶段论、市场经济论、改革开放论、现代化论、物质文明论、社会文明论、政治文明论、精神文明论、生态文明论、国防和军队建设论、外交关系论、执政党建设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发展的理论,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和完善,显示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其产生、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根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在思想观念形态上的集中反映,并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中国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源于中国新时代的改革和建设,源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革。新变革、新矛盾、新时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前提,"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十四条基本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战略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了现代化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复兴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突破了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经济的传统理论,申明了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以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长足发展,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制,也在迅速地孕育、发展着。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的结合,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前所未有地显示出来。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确立和迅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在迅速地孕育、发展着,尤其是在广东、沿海等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雏形已经在商品经济的母体中躁动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一个划时代和跨世纪的历史使命,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希望所在。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用新的理论思维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用新的思路去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5.
张华 《东岳论丛》2013,(1):5-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包括道路、理论和制度在内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概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国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与自信,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自信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自信的集中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行性、理论的科学性和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成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自信的坚实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始终以高度的道路自觉、理论自觉和制度自觉,积极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并通过实践取得的成就进一步增强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进而增强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自信。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生态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顺应政治生态环境变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奉行矛盾法则、自然选择法则以及生态位法则。要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化,必须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政治生态环境的协同进化;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输入—输出模式,提高政治生态效率;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微观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和历史物唯主义研究会于1988年年初召开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学术讨论会,来自广州地区各单位的60多位理论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同志们认为,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就必须从方法论上下手。有的同志认为,这种方法主要有辩证的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辩证方法主要是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方法。社会主义是共性,中国社会主义是个性。中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特征一定要体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还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共性,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性。而中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端于实事求是,发展于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中,也必然发端于实事求是,发展于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部分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括.是一个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重要概括.这一重要新概括,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和重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实质和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产物.改革开放既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源泉和逻辑起点,又是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依据和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征和品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