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经济学界虽就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同价值决定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但全面分析社会必要劳动诸构成因素的文章却少见。有些文章将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范畴只归结为“劳动耗费”一个因素,而将与“社会必要”相关的因素置于视野之外。这必然给全面认识和正确运用价值规律带来障碍。应该强调,社会必要劳动范畴决不仅仅是“劳动耗费”的问题,而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以及社会需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深化对社会必要劳动范畴的认识 ,必须深入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抽象方法。社会必要劳动的最终限制条件是“使用价值或效用”,社会必要劳动是市场经济中所谓“三个基本问题”的轴心。丢掉这些实际内容 ,把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只限定在劳动与价值的关系方面 ,就必然损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3.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中指出:“对异化概念,要区别两种情况。一种是把异化作为基本范畴和基本规律,作为理论和方法,一种是把异化作为表达特定的历史时期中某些特定现象(包括某些规律性现象)的概念。马克思拒绝前一种异化概念,而只在后一种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并且把它严格限制在阶级对抗的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这就告诉我们,异化不仅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也不是普遍的哲学范畴,因此,不能用它来观察和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资本主义商品价值中的 m 是以剩余价值命名的,社会主义商品价值中的 m 应采用什么范畴来命名呢?一种意见认为,剩余价值即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商品经济共有的经济范畴;剩余价值是社会经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因此,社会主义商品价值中的 m 也可称为剩余价值。一种意见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不存在适用于商品经济的剩余价值一般;把剩余价值范畴应用到社会主义经济中来,在理论上根据不足,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本文赞成后一种意见。  相似文献   

5.
列宁曾形象地把社会经济形态比喻为社会的“骨胳”,把上层建筑比喻为“血肉”,并认为“骨胳”是支撑“血肉”的框架。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是马克思概括的唯物史观的核心范畴,是分析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及其规律的逻辑工具。那么,什么是社会经济形态呢?目前在我国哲学界基本上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社会经济形态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二是认为社会经济形态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三是认为社会经济形态即社会经济基础。我们认为,这些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包含了许多合理的部分,但还存在过宽过窄的现象。探讨社会经济形态的目的是为了从方法论的角度首先明确  相似文献   

6.
抽象劳动是一个适用于一切历史时代的范畴,还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所特有的历史范畴?这在学术界还有争论,也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上不能回避的问题。一、抽象劳动具有一般和特殊两种含义对抽象劳动,学术界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抽象劳动就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的生产耗费,是适用于一切时代的范畴。另一种相反的看法认为,抽象劳动是商品交换、商品生产所特有的历史范畴,它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是一种社会属性,只有“劳动一般”才适用于一切历史时代。其实,抽象劳动既具有适用一切时代的含义,又具有生产价值而属于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含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一般人类劳动这个抽象存在于平均劳动中,这是一定社会中每个平常人所能完成的劳动,是人的筋肉、神经、脑等的一定的生产消耗。这是每个平常人都能学会的而且是他必须以某种形式完成的简单劳动。”马克思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马克思写道: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显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被看作是一种具有正常、平均性质的劳动时间,这种正常和平均性体现在生产条件和劳动素质两个方面,并且这种正常性和平均性的范围是制造某种使用价值的一个生产部门,这意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首先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一个部门内确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学说,是他的劳动价值论体系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又是争论较多的部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含义,一是在社会的正常生产条件下,以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生产商品所必须耗费的劳动时间,我们把它简称为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二是按社会需要分配于各个生产部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我们把它简称为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马克思认为,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商品价值,这是较易于理解的。有些同志误解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学说,认为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亦决定商品价值,这是曲解了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学说。因此有继续深入讨论这一问题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戴沙迪  彭姗姗 《中国学术》2003,4(4):294-296
何谓世界文学?首先碰到的难题是:即使我们将“世界文学”的范畴加以限定,即只包括那些广泛流传在其本源文化以外的作品,所得到的文本群也不光是难以数计,而且几乎是难以想象的种类繁多。在这个范畴内,我们可能提出什么主张,使其适用于所有文本,或者说大多数的文本呢?  相似文献   

10.
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个定义,是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孙成汉同志《试论马克思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个定义》(《学术论坛》1981年第5期)一文,作了有益的探讨。但文中关于“相对之下,第二个定义比第一个定义完备”的说法,我认为值得商榷。众所周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价值决定的实体,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指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资本论》第一卷第52页)我  相似文献   

11.
俄苏模式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的“社会形态”一词,有违马克思原著文本“社会形态”范畴的本义;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经济的社会形态”范畴的舛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抗形式”‘‘社会形态”的“经济的社会形态”范畴,不等于“社会形态”范畴.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关于价值问题的讨论中,学术界对形成价值实体社会必要劳动的性质、涵义和作用等,都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争论是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出发的,但涉及对价值理论若干基本原理的解释。因此,弄清楚这些问题,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是有意义的。我们感到,其中有两个问题,或者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特别值得探讨。第一,价值和社会必要劳动的关系究竟怎样?或者说,价值是否就是社会必要劳动?如果把二者无条件划上等号,那么怎样区别不同社会制度下计算、调节和分配社会必要劳动量的本质特征?如果二者不能等同,又应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这个  相似文献   

13.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整个政治经济学宏伟大厦的牢固基石,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学说则是它的不可分割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年来经济理论界对此争论较多,因此有继续深入探讨的必要。《宁夏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上发表了陈振羽同志的《要正确理解马克思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学说》一文,文中的某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现撰写此文,旨在对马克思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学说进行探讨,并就某些问题与陈振羽同志商榷,如有不妥之处,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4.
在商品货币条件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所得不应等同于目前普遍通行的劳动报酬,因为报酬表示两个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联合劳动本身就表明劳动者不需通过出卖劳动力就可以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所以不存在谁给谁报酬的问题。如果使用劳动报酬这个范畴,就会把本来是劳动者作为生产主体,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基础上,共同遵守对劳动者都有利的同一原则来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关系,说成是劳动者同社会似乎是两个不同所有者之间的等价交换关系。商品经济的按劳分配的直接前提是按值分配,其形式是工资,工资的实质是劳动所得。而在按值分配已定的情况下,按劳分配的最终实现过程不仅取决于劳动者货币收入是否体现个人的社会必要劳动,而且还要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所以按劳分配的实现就象价值规律的实现一样只存在于平均数的意义之中。按劳分配的“劳”,其内涵应是劳动者已经实现的产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如果撇开各企业物质生产条件差异,只考察  相似文献   

15.
《资本论》中的一些经济范畴,不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且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经济中。我们不应该轻易抛弃这些范畴。这是《资本论》研究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斯大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曾经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少的真理,但是,他对《资本论》中某些范畴和某些原理所作的论断,是值得讨论的。例如,他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必须抛弃剩余价值、平均利润率范畴,“也必须抛弃从马克思专门分析资本主义的《资本论》中取来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樊纲同志在《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一书下篇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具体理论问题进行比较所提出的某些观点进行商榷。指出:社会必要劳动的第二种含义与劳动价值论相一致,社会必要劳动的二重含义是统一的;马克思的价值一价格理论是科学的,并不存在所谓的片面性问题;在分配理论方面,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也不存在所谓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在政治经济学史上,最先触及过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的,是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布阿吉尔贝尔。他的探讨,为马克思建立科学的社会必要劳动范畴提供了科学成份。 布阿吉尔贝尔没有建立系统的经济理论体系,没有专门研究过劳动价值论。他是在阐述谷贱伤农并危害整个社会经济问题时谈到劳动价值论的。面对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的法国现实,布阿吉尔贝尔正确地看到,由于赋税和封建地租的繁重,特别是由于政府实行限制谷物出口、鼓励谷物进口的柯尔培尔主义的重商政策,使国内市场谷物售价不足以偿付其生产费用,导致了农业  相似文献   

18.
《江汉学报》今年第9期上,发表了刘诗白同志的一篇文章:《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效果两个理论问题的初步探讨》。在这篇文章中,刘诗白同志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单位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时存在着三种具体形态,对此我有不同看法,特提出来向刘诗白同志请教。我认为,刘诗白同志的上述论点,是在混淆了两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有必要首先谈谈两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争论的原因何在? 劳动是价值的实体,价值源于劳动。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对此,我国经济学界人士异口同声,莫不一致。但是,“什么劳动决定价值”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主要分为两大派,即所谓“单独决定论派”和“共同决定论派”。前者认为,只有第一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决定价值,第二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影响价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形态都是由若干基本范畴构成的 ,本文对如何开展经济哲学的基本范畴研究作了探讨。认为从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出发 ,它的基本范畴研究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经济学和哲学中具有交叉性质的基本范畴 ;随着经济哲学兴超应受到重视和基本范畴 ;当代社会重大问题向经济哲学提出的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