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契丹辽文化的研究领域成果突出 ,诸如《契丹族文化史》等多部论著 ,对契丹辽文化的各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名誉会长王承礼先生 ,他多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在渤海史、辽史、东北历史与考古等方面 ,辽史研究则侧重于辽代文化、宗教、礼仪习俗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金毓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东北地方史专家,他一生爱国爱家乡,积极从事东北地方史及渤海史的研究和写作,完成了<渤海国志长编>和<东北通史>的撰修工作,同时发表了大批有价值和有影响的论文,阐明了中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东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并以大量的事实驳斥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掩盖其侵略中国东北的种种谬论,宣传了爱国主义思想.因此,金毓黻是一位爱国主义的史学家.  相似文献   

3.
《明清东北史研究论集》于1995年12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收论文52篇,计42万字。该书多方位、多视角论述了东北区域史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作者研究明清东北史的体系,弥补了许多研究问题的空白。该书的特点是:研究区域广博、研究主题集中,分析深刻,富有创见.以史为鉴,启迪今人。  相似文献   

4.
牡丹江师范学院渤海史研究和教学工作已有40年历史,院内30多人,发表了近百篇论文和专著。牡丹江师范学院把渤海国史教学与渤海国史研究长期相结合,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渤海国的历史,作为中国东北史的一个重要内容,一直备受国内学术界的关注。2012—2013年渤海史研究的成果十分丰富,且多有创新之作,在渤海史研究领域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是金石柱、李东辉的《地理学视角下的渤海史研究》、蒙古学者阿·敖其尔勒·额尔顿·宝力道的《蒙古境内的渤海考古学文化遗存》、程妮娜的《唐朝渤海国朝贡制度研究》、郝庆云和魏国忠的《渤海韩辐再厘定》等。  相似文献   

6.
2014年共出版、发表辽史著作、论文477余部、篇,其中著作40部,论文437余篇。目录分为政治、经济、民族、人物、社会、文化、文学、宗教、历史地理、考古、文物、史料考据、综合研究13类。  相似文献   

7.
2007年共出版、发表辽金史著作、论文650余部、篇,其中著作21部,论文630余篇。目录分为专著、总论、史料与文献、政治、经济、民族、人物、元好问、社会、文化、文学、宗教、科学技术、历史地理、考古、文物十六类。  相似文献   

8.
2001年共出版、发表辽金史著作、论文370余部、篇,其中著作41部,论文300余篇。目录分为专著、总论、史料与文献、政治、经济、民族、人物、元好问、社会、文化、文学、宗教、科学技术(医学)、历史地理、考古、文物十六类。  相似文献   

9.
2005年共出版、发表辽金史著作、论文650余部(篇),其中著作50部,论文600余篇。目录分为专著、总论、史料与文献、政治、经济、民族、人物、元好问、社会、文化、文学、宗教、科学技术、历史地理、考古、文物16类。  相似文献   

10.
2002年共出版、发表辽金史著作、论文460余部、篇,其中著作37部,论文430余篇。目录分为专著、总论、史料与文献、政治、经济、民族、人物、元好问、社会、文化、文学、宗教、科学技术(医学)、历史地理、考古、文物16类。  相似文献   

11.
渤海国初建之际的国号究竟是“震国”或“振国”,还是“棘辐”?中外学术界始终未能形成共识。鉴于这一问题在渤海国史研究中的地位异常重要,确有必要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求索,笔者虽曾在《东北史地》2006年第3期上发表了一篇长文《渤海国号初称‘棘辐’考》,但仍有言犹未尽之感,故作此文以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和商榷。  相似文献   

12.
历史学和考古学界对渤海国史研究历史长,成果也相当丰富。其中,同地理学相关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到目前为止,渤海史研究中利用GIS等现代地理学研究方法的研究甚少。地理学视角下的渤海国研究能够拓宽渤海史研究领域;为渤海史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制作渤海历史地图,为渤海史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有利于保护和丰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历史旅游资源;对增进中、朝、韩、俄、日间的学术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百年来(1900~2008)乌桓鲜卑史研究收获颇丰,共出版专著60余部,见诸各类公开发表的报刊中的研究性论文有千余篇。其中关于游牧社会与游牧文明探讨近100余篇(部),乌桓史研究70余篇(部),鲜卑民族史研究290余篇(部),政治制度相关研究230余篇(部),语言文化及地理风俗方面研究100余篇(部),考古文物相关研究近200余篇(部)。  相似文献   

14.
关于“渤海以旧国、中京、东京为王都时期的儒学”问题,是当前史学界研究渤海史和延边古代史中的新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根据有关渤海历史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百年来(1900~2008)乌桓鲜卑史研究收获颇丰,共出版专著60余部,见诸各类报刊杂志的研究性论文千余篇。其中,关于游牧社会与游牧文明探讨的近100余篇(部);乌桓史研究70余篇(部);鲜卑民族史研究290余篇(部);政治制度及相关研究达230余篇(部);语言文化及地理风俗方面研究100余篇(部);考古文物及相关研究近200余篇(部)。  相似文献   

16.
牡丹江师范学院渤海国史研究和教学工作已有40余年历史,院内30余人发表了近百篇论文。牡丹江师范学院把渤海国史教学与渤海国史研究相结合,独具特色。牡丹江师范学院渤海国史研究史是我国渤海国研究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全院学生1070人,其中本科生734人、硕士研究生312人、博士研究生24人。近年来,学院教学工作再创佳绩,人选国家精品课程1门、山西省精品课程2门、山西省品牌专业1门。科学研究水平和办学条件也获得了很大提高,五年来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及中央其他部委各类项目32项,出版专著67部,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考古学报》、《考古》、《文物》、《中国经济史研究》及《旅游学刊》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31篇,并有69项成果分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8.
渤海城镇的兴起及其特点是渤海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下面根据有关渤海历史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谈一谈我的粗浅看法。一渤海城镇的兴起是靺鞨人的先世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据考古资料说明,从远古时期开始,渤海这一地区就有人在这里生息。靺鞨族的先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  相似文献   

19.
国内关于内蒙古地区基督教史的研究 ,近 2 0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 ,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基本著述情况是 :论文 2 0多篇 ,与之有关的著作约有 2 0部 ,而专著尚无。这些研究大都在微观方面进行的。  相似文献   

20.
渤海王都上京龙泉府遗址是渤海国最重要的遗址,除了城内的大量遗迹以外,上京城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渤海遗址。本文介绍城外的苑址、桥址、墓葬等渤海遗址以及考古人员对它们的探索情况,显示它们在渤海史研究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