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同龄群体关怀互动量表、组织关怀氛围量表,对福州178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科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同龄群体关怀氛围、是否班干部是影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因素。建议继续深化人文关怀教学改革,联合临床实习基地,共同打造良好的关怀氛围,促进本科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医学院校多为专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氛围不浓厚、课时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师资配备不够,本文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提升等方面进行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外科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医学生人文素质内涵。  相似文献   

3.
通过抽样方法进行问卷与访谈调查.对医学生的背景资料、阅读主现认知、阅读实际行为、阅读客观环境等维度进行详细客观描述,进而呈现医学生的课外阅读特点,挖掘其中存在的隐性问题,尝试分析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为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低年级医学生对老年人的态度及影响因素,对安徽省三所医学院校二年级医学本科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对老年人的态度、医患沟通倾向、职业精神、对相关课程的评价等。结果显示,医学生对老年人态度量表的总评分为(3.32±0.43)分,态度量表的四个维度中为老年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得分最低。女性、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倾向、良好的职业精神,均对老年人态度有正向影响,提示对医学生紧扣职业精神塑造、提高医患沟通技巧,将对老年人积极态度起到联动推动作用。医学院校应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增强大健康人文类课程的吸引力,同时也应关注隐性课程的影响,提升医学生对老年人的积极态度,提高其从事老年医疗服务的意愿。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板块,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质量的优劣。本文从阅读提高人文素养;阅读体验,积累生活;一课一得,训练表达等三个方面,就阅读促进写作、写作提升阅读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课外阅读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文章对南京医科大学1~3年级本科生课外阅读动机、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量、课外阅读内容等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数据了解医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并通过分析探讨医科院校进行阅读推广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立医院人文关怀建设处于探索阶段,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 人文关怀缺失问题更为突出。文章立足公立医院人文关怀问题,从人文理念、管理制度和人文环境方面发掘导致人文关怀精神缺失的原因。进而从提升素养,建章立制,保障权益,营造氛围方面提出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系统论视角下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多元化实践培养路径,选取临床医学三个班级作为试验组,通过教学环节和教学外环节对试验组进行实践培养,学生参加团体学习、沟通讲座、阅读相关书籍、医院志愿服务、社区实践、销售行为、师长拜访、朋辈交流、文化活动等九项实践内容;同时选取三个班级作为对照组,进行跟踪观察。结果发现试验组的学生人际沟通能力有明显提高。医学与人文融通,开展针对性的多元化实践能够帮助医学生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提高学生职业认同,从4所吉林省本科医学院校随机抽取96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采用医学生职业认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发现,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读本科、在读硕士与在读博士的职业认知、职业价值观、职业行为、职业承诺和职业认同感得分依次增加,一年级至五年级的职业认同得分逐年下降,从六年级研究生阶段开始到七年级逐年上升,上述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和生源地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学生干部的职业认同得分及各结构要素得分均高于非学生干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需要通过加强职业认知和职业情感教育,实施教学改革,完善实习教学,打造和谐的医患关系,以提高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0.
幼儿早期阅读十分重要,而幼儿园阅读区是满足幼儿早期阅读需要的重要场所,它对儿童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某市10所公立幼儿园,共计90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对幼儿园阅读区创设现状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幼儿园阅读区物质环境创设良好,但是心理环境创设和阅读氛围营造仍需加强;材料投放方面,图书种类单一、更新周期长;活动开展分散、效率不高;教师指导被动、不够深入,不利于儿童阅读质量的提高。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教育建议:注重幼儿园阅读区心理环境创设,增加幼儿阅读参与和互动的机会;提供并更新丰富的、多样的阅读材料,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幼儿阅读需求;加强对阅读时段安排的计划性和合理性,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加强教师对阅读区活动的指导,提高幼儿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能力是医学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而音乐审美教育是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非常有效的途径,文章分析了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音乐教育在医学生人文教育中的地位,探讨音乐教育对当代医学生人文素质能力培养提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开展护理耐心现状调查,为提高护理人员耐心以及人文关怀能力提供建议。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8所公立医院的护理人员及患者进行护理耐心的现况调查。结果:护理人员耐心状况水平自评较高,患者评价偏低;患者评价显示急诊科室护理人员耐心程度最低,且对不同就诊科室护理人员耐心评价有差异(P<0.05);护理人员认为做到耐心的最大困难是工作压力大;患者最在乎的是护理人员的态度。结论:护理人员需加强对耐心的人文内涵的认识,提升医学人文关怀能力,耐心与患者沟通,院方需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为护理人员减压。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文章探讨了医学模拟教学法的应用效果。选取2018—2020年“5+3”一体化培养的八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大三学生,应用模拟教学法进行外科学基础实践教学,通过学生基本情况摸底、教师队伍构建、案例及情景设计、模拟教学实施、学生自我评价、带教老师总结及问卷调查评估模拟教学效果,对课程内容、教师表现、满意程度和学习效果进行反馈调查。结果显示,医学模拟教学架起了学校教育走向临床实践的桥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本科医学生对外科基本操作技术的掌握,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及人文关怀意识。模拟教学有助于提高本科医学生的外科临床实践决策能力,教学效果较为理想,获得了学生较高的评价,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人是一种意义性存在,意义关怀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传统的医学人文教育忽视对医学生的意义关怀,影响了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提升与发展。当前,在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重视和加强对医学生的意义关怀,既是由人之为人的本性所决定的,也是创新医学人文教育方式、培育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必然要求。确立新的教育理念,设定新的教育目标,整合教学资源,注重知一悟一行环节的转化融合,实施并完善多元互动的教育方式,是建构意义关怀的医学人文教育实践机制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国内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现状,分析缺失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分析国内外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现状,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和主要表现。结果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缺失的主要表现是:只注重"护病",不注重"护人";护患沟通少;工作中没有体现人文精神;在管理上缺乏关怀性的行为和制度约束等。结论护理人文关怀要从学校护理教育抓起,培养护生人文精神,注重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的培养,营造人文氛围,创造良好环境,创建人性化护理服务管理制度,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就医氛围。  相似文献   

16.
提高农村中小学人文教育质量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还存在着许多的影响农村中小学人文教育质量的因素,可以采取努力提升人文教育的地位、明确农村学校人文教育的目标、针对性开展各项人文教育活动、营造理想的人文教育的氛围、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进行渗透、开辟新的人文教育领域等策略,以提高农村中小学人文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高质量的医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是培养合格的人民健康守护者的重要保证。调查发现,医学生对于职业规划教育重要性的认同度较高(80.53%),对职业规划教育的满意度较低(41.60%),医学生开展职业体验(27.25%)、进行职业人物访谈(32.25%)和撰写职业规划书(37.36%)的比例表明他们在职业规划教育上的参与度不够,医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质量与学生的需求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职业规划教育实施效果亟待提高。医学院校应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全过程育人提升职业规划教育质量,全员育人凝聚职业规划教育师资力量,全方位育人为医学生提供精准辅导,不断增强职业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选取贵州省三所高职高专1200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探讨个体因素(物质主义价值观)和学校因素(感知班级氛围)对高职学前专业学生关系攻击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职学前专业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得分为(2.22±0.67),感知班级氛围平均得分为(3.39±0.63),关系攻击平均得分为(1.57±0.64);女生在主动关系攻击、班级氛围得分上高于男生,男生与城镇学生在物质主义价值观上得分高于女生与农村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关系攻击呈正相关,班级氛围与关系攻击呈负相关;物质主义与班级氛围对主动关系攻击的交互作用显著;对被关系攻击的交互作用也显著。  相似文献   

19.
通过微信平台对南京市某高校57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医学生对死亡与舒缓医学的认知情况、理念及相关知识的学习意愿,为相关课程设置提供支撑和参考。结果显示,共回收有效问卷504份,有效回收率88.4%;291人(57.8%)认为需要培训舒缓医学课程;在希望进一步了解死亡相关资料、舒缓医疗理念及认为安乐死等同于舒缓医疗方面,临床、护理及其他专业3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应在医学生教育中增设死亡与舒缓医学相关课程,加强医学生对舒缓医学的认知,提升姑息治疗的实践能力,并对我国未来医学生死亡与舒缓医学教育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学前师范生共情能力的特点,本文使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对148名学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学前师范生共情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学前师范生的共情能力不存在年级差异,但同情关怀和身心忧急两个维度却表现出年级差异;(3)学前师范生共情能力不存在独生状况差异,但农村生源地学生的同情关怀得分明显高于城市生源地学生。针对学前师范生共情能力的现状特点,为了提升其共情能力,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不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