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唐代文学家孙逖的籍居之地,学术界有两种比较通行的看法:其一,认为孙氏为"潞州涉县人"即今河北涉县人;其二,认为他是"博州武水人"即今山东聊城人.以上两种说法其实只是祖述成说,并不是太准确.通过文献资料的考证,唐代名臣颜真卿所指出的,孙逖祖籍博州武水、中迁潞州涉县、最终实际上是以河南巩县(洛阳)地区为主要活动区域的说法,更加符合孙逖的实际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5,(5):53-55
河北省在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制机制创新上有两种显著模式:市级的石家庄模式和县级的涉县模式。两种模式有各自的特征,适用于不同情况。欲探索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创新途径,须借助于一定理论。组织协调理论、机制结构理论和责任追溯理论能够从不同侧面阐释政府监管的原则和要求,是探索监管体制机制创新途径的理论根据。河北省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在体制机制上创新的基本途径有:省、市级政府和县级政府分别以石家庄模式和涉县模式为基本参照;增强综合协调机构食安委和食安办的控制力和权威性;完善横向监管机制,做到无罅隙监管;改革政府绩效评价机制,增加食品安全之权重;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以及充分利用信息机制和市场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是历史的定论。"只有一个中国"是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前提。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美国的别有用心,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成为"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美国为了达到其牵制中国的目的,以"共同防御条约"和《与台湾关系法》为借口,一再挑起所谓"台湾问题",影响了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正常交往。本文通过对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核心地位的讨论,明确指出,所谓的"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是美国一手操控台湾、制约中国的结果。弱化"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实现中美关系的长期正常化,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符合两国各自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4.
在台湾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实务和社会工作制度等的推进下,台湾社会工作者的素养训练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进程且成效显著。在梳理相关文献、访问台湾资深社会工作教师和实务界人士的基础上,建构出台湾社会工作者一般素养、进阶素养和特殊素养的素养模型,希冀对我国大陆社会工作者素养的探索及其模型建构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台湾高雄来到边城丹东,四年生活,台胞贺传圣先生已深深地爱上这里的山水草木、民俗风情。深深地融入到这个城市的生活当中,正因爱上丹东,而乐在其中。贺传圣今年50岁,虽然生在台湾,长在台湾,但根在丹东,父亲的兄弟姐妹都生活在丹东,骨子里流淌的血脉无法割舍与故乡的情怀。从上世纪80年代台湾开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两岸交流合作的“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两岸社工交流日益密切,台湾社工的经验引进极大的促进了福州社工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福州市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致力于把福州建设成为台湾社工登陆的“第一家园”,在推进引进培育台湾社工人才、探索两岸社工合作新模式、吸引台湾社工来榕创业就业、打造两岸社工服务平台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7.
王志彬 《学术交流》2007,(9):156-159
明清时期的台湾宦游文学不仅见证了台湾原住民族的族群文化和汉原族群交往的历史,而且突破了原住民口传叙事模式,开启了台湾文学创作的序幕。来台宦游文人以文学为手段,积极参与岛内文化建设,形成华夏文化在台湾传播的盛况。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台湾原住民族的文化不断发生变迁,文化品质也得以迅速提升。  相似文献   

8.
封润 《社会工作》2011,(14):32-34
儿童青少年遭遇诱拐及逃家是中国大陆和台湾热议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之一。笔者通过在台湾实习经历以及对大陆与台湾失踪儿童青少年协寻工作开展状况的深入了解,就两岸失踪儿童青少年协寻工作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借鉴台湾经验、提高大陆失踪儿童青少年协寻工作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心台湾问题的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国际因素。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日本对台湾问题采取谨慎低调的态度。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迅速发展,日本民众中开始出现警惕中国的氛围,在感情上同情台湾。本文分析了"台湾有事"时日本可能采取的对策,提出了解决台湾问题新思路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付璐 《生存》2020,(7):0208-0209
蒙特梭利非常注重环境创设的运用,通过本人在台湾一年的学习和观察,总结出蒙特梭利环境创设的几个特点:1、台湾幼儿园大量使用蒙特梭利木质、玻璃的材料、2、台湾幼儿园结合蒙特梭利自然与真实的特点、3、台湾幼儿园结合蒙特梭利美的特质和愉悦的气氛、4。  相似文献   

11.
曾煜东 《探求》2007,(1):40-43
建设新农村,需要建立真正属于农民的农会组织。在台湾的农村建设发展中,农会组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台湾农会组织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分析了台湾农会组织在农村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台湾农会组织对我国大陆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杨青 《东西南北》2013,(18):38-39
“白狼”回来了!6月29日,绰号“白狼”、实为台湾最大黑帮竹联帮“精神领袖”的张安乐,在逃亡大陆17年后,突然重返台湾。未出意料,张安乐踏上宝岛土地的一刻起便被戴上手铐送往台北地检署。但很快,交保并被限制出境后,张安乐重获自由。在这不到4小时的时间里,张安乐手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书籍,微笑面对媒体。很难令人想像,他就是当年那个可以在台湾江湖呼风唤雨、一人牵涉台湾数十年历史纠葛的通缉犯“白狼”。  相似文献   

13.
刘玉山 《唐都学刊》2013,29(3):84-87
明郑史研究历来为台湾史研究的显学,其中关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以及明朝遗民的东移似仍有可发微的地方,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在一个大的国际背景下进行的,有自身的原因,也是大势所趋,收复的过程也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展的,伴随着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一批饱学之士也随之迁来,他们为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播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刘宇 《学术交流》2007,(7):158-161
施叔青、李昂是台湾文坛极受瞩目的文学姐妹。鹿港记忆是她们创作的源泉,也是她们的精神原乡。台湾历史是两人书写的重要方面,她们都以庶民角度构建台湾历史,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台湾面貌。面对世纪末台湾民众的原乡失落,她们以小说展现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召唤精神原乡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2019年12月2日台湾检查部门近日查出,被称为“绿营网军首领”的民进党员杨蕙如豢养网络水军带风向,间接造成“台湾驻日本大阪办事处处长”苏启诚自杀轻生。台北地检署依涉嫌利用网络“侮辱公署及公务员”罪名起诉杨蕙如。“杨蕙如网军案”在台湾社会引发极大争议,被质疑是台湾政党或政治人物利用网军打击异己、清除政敌。  相似文献   

16.
董敬畏 《社会》2008,28(2):210-210
2007年6月29日30日,由上海大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主办、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和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协办的“区域社会与文化类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举行。来自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南开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系、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嘉应大学客家研究院、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历史学系、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台湾交通大学人文社会学系、台湾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人类学系、日本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等海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30多名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21篇,按照地理区域我们将其划分为中国台湾地区研究、华南地区研究、江南地区研究、西南地区研究和华北地区研究等几个板块分别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日据台湾时期,大批台湾学生竞相赴日留学,至抗战胜利之际,其总数达六七万人之多,形成一个人数不菲的留日学生群体。台湾光复后,国民政府接管台湾留日学生,并召回大批台湾学生,将其分送至台湾或大陆相应学校续学;对于尚未返台者,给予一定补助,然此补助直至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才实施,且附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感召包括台籍学生在内的留日学生回国,并无条件发放救济金资助其完成学业。部分台湾留日学生在民族大义和统一大业面前做出理性选择,成为抗日运动先锋或祖国统一的拥护者。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其各项经济指标均有很大提高。导致台湾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外资的引进与利用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台湾外资立法究竟在哪些方面对外资起到吸引与保证作用,它的成功之处与隐患何在,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一、台湾外资立法对外资具有吸引力的原因的剖析  相似文献   

19.
唐先超 《社科纵横》2008,23(7):119-121
"台湾问题"产生已经六十多年了,国内、国际形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对"台湾统一"方式问题进行再认识.本文从"博弈论"和"合作论"的国际关系理论角度,多方面分析论证"和平统一".分析了"台湾问题"在特殊的"三方博弈"中产生,用"博弈论"分析了武力手段不是目前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选择,从而在"合作论"的思维下分析论证了"和平统一"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自安倍晋三再度出任首相以来,日本政府不仅推出了新的《海洋基本计划》,还不断推动修改宪法、试图解禁集体自卫权、强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海洋合作,全方位实施新海洋战略。台湾因其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一向被日本视为保障海洋运输、维护海洋安全的重要环节。在中日海洋领土争端的背景下,日本在新海洋战略中提升台湾的地位既是配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需要,也有利用台湾围堵中国大陆发展的意图,更旨在构建日本主导的"海洋联盟"。台湾在日本新海洋战略中地位的提升,必将促使日本加强与台湾在海洋领域的深度合作,进而给两岸关系带来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