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饮酒之风:存在与虚无(之一) 一 比服药之风更源远流长、更让人喜闻乐见、更能彰显魏晋风度的,当然就是饮酒之风了。这种风气至今仍在神州大地上流行,而且,就酒的品牌之多、产量之富、消费群体之密集而言,今天的饮酒之风可能比古代更甚。但,同是饮酒,今人对酒文化的贡献实在乏善可陈。  相似文献   

2.
清雍正初年,西藏发生了噶伦内讧和卫藏战争的严重事件,对清政府边疆和西藏地方的安宁构成了严重威胁,但同时又为清政府进一步加强西藏地方的施政提供了绝好机遇。雍正帝以高屋建瓴之势运筹对藏的施政,其问题之复杂、事务之繁多、酝酿之繁复,都前所未有。然而能以变通之方针原则,通盘筹划,严厉治乱,其步骤之周详、措施之适当、制度之深入、影响之深远,也是前无所有,是清代治藏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本文除积极肯定雍正治藏的业绩之外,重在对其产生的思想、动因、影响和历史启示及评价作一探讨,以补前人之些许漏遗。  相似文献   

3.
所谓纪念章、纪念册也者,乃为彰显各类重大事件、人物、名胜而设;因为难得,便值珍藏。但无奈市场上诸多此类产品,虽名目繁杂,眼目充斥,其制作既为粗劣,构思亦复贫乏。有如鸡肋,弃之不忍,留之多余。近得《黄山火花、金箔、纪念章珍藏册》,却有一涤眼目之感。观其构思之巧,选材之丰、装帧之精,均属上乘;是以一物在手,静心凝神,堪得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4.
《社会科学论坛》2001,(2):55-55
中国需要有人为之号哭。可是,中国人只知道为之骄傲、为之歌颂。万一有一个什么人不为之骄傲、不为之歌颂,这个人就必定会被看作异端。所以,那些不为之骄傲、不为之歌颂的人,多半只能停留在腹诽的状态,而不敢往前发展。需要来自生命底部的大爱大勇,才会把那独异的感情真实地表达出来。号哭当然是独异的一种,诅咒我看也是可以的。  相似文献   

5.
朱熹以为万物一体,其本便是天地之心。天地之心在人为圣贤之心、本心、道心。这种心中立于现实、超越于经验,不可认识,却是事物的决定者。这种超验的、决定事物生存或存在的实体,便是理。天地之心、圣贤之心、本心、道心是理。这个理,儒家称之为仁。仁便是心。穷理传仁之学便是论心传心之学。朱熹之学,如其说是理学,毋宁说是心学。  相似文献   

6.
学术乃文明之根、教化之本,古圣贤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故学术腐败之害,绝不可等闲视之,它甚于一切政治腐化或经济腐败,它将从最直接、最根基处危及文明的兴盛传承。换言之.学术谨严正派.乃是文明之福;学术腐败异化之日,必是文明衰竭、人文败落、教化危殆之时。依此反观,正视时下愈演愈烈的学术浮夸腐败之风,寻求根治之道,已成为刻不容缓之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7.
太行山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壶关县东南部,占地93平办公里。全区以五指峡之奇、龙泉峡之雄、王莽峡之秀、紫团洞之幽,绘成了一幅风光秀丽的壮美画卷。景区内有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  相似文献   

8.
陈俊杰 《理论界》2023,(8):83-89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以及严羽《沧浪诗话》是宋金之际的重要诗歌评论之作。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发现,元、严的论诗观存在高度的相似之处。就艺术风格而言,二人重视以“建安风骨”为代表的“刚健”之气,注重以东晋陶渊明为代表的“自然”之风,反对“柔弱”“新奇”之弊。就写作技巧而言,二人均推崇简练、平易之笔,反对隐晦、难解之作,主张“自然声律”。就创作内容而言,二人都推崇真实之情,反对矫揉造作的“次韵”之体,指出诗歌应该具有抒情言志、反映社会现实等“兴寄”内容,反对以“骂詈”之言入诗。  相似文献   

9.
丁纪 《天府新论》2021,(2):22-35
以德、以功、以言,禹皆所谓不朽者也。然围绕禹之一身,有许多自相“矛盾”或“悖反”处,如鲧堙禹导、鲧殛禹用、公天下之禅让与家天下之世继,又如较之于舜之窃负而逃、较之于颜子之居陋巷、较之于尧舜“性之”与汤武“反之”,皆使人觉其理解为难,凡此实又准确把握儒家义理之关键与机会也。孔子曰“吾无间然”,孟子曰“易地皆然”,惟由此,禹之所以为禹者乃可得而见之。  相似文献   

10.
清代著名目录家王鸣盛曾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事,必须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王氏学术成就卓著,其言可谓经验之谈。无数事实表明,研读古籍、通晓目录之学,读书,则可以循序渐进;研究,则可以得心应手。同样的道理,阅读历史典籍、研究历史科学,首要之务,就是通晓史部目录。惟其如此,才能沿书山之径探得“中秘之金”、破学海之浪寻得“精萃之宝”。然而,欲掌握史部目录,则必须对史部目录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学术功能,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史部目录是整个文化典籍目录的一个分支,它随着文化典籍目录的发展而日趋成熟。同…  相似文献   

11.
李金坤 《云梦学刊》2007,28(1):59-63
《诗经》、《楚辞》是两部充满忧患意识的早期诗集。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承继《诗经》精神,尤其深受《诗经》大、小《雅》贵族士人忧国忧民思想之影响,其忧患意识约有八端:自修之忧恐,不遇之忧思,育才之忧患,颓风之忧叹,遭诬之忧愤,疏放之忧怨,民瘼之忧伤,国难之忧戚,而其忧患之焦点则在于“忧国忧民”。《诗经》与《楚辞》忧患意识的本质相似,而其内涵与形态则有差异。《诗经》表现为:人称多样,无主名,集体性,句短情促,多用复句与赋比兴手法,个人、家庭、社会忧患层面丰富,多呈平民化色彩;《楚辞》表现为:诗人直抒胸臆,有主名,独立性,句长情婉,多用香草美人比兴象征手法,集中抒发忧国忧民情怀,属贵族阶层身份。《诗经》、《楚辞》共同奠树了我国文学忧患意识的里程碑,对后世影响甚大。在21世纪,我们应当继承忧患意识优良传统,为治理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维护世界和平等伟大事业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2.
岩镇是徽州府的重镇,“虽歙西一隅,为九达之逵,而巨室大家之都会。英才之盛,媲美周京;闺阁之贤,称为邹鲁。”【1】“岩镇自嘉、隆以来居室云集,百堵皆兴,比屋鳞次,无尺土之隙,谚所谓寸金土也。”  相似文献   

13.
《船山学刊》2002,(3):10-16,60
在总结明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全面揭露和批判三千年专制政治体制之弊病的基础上,王夫之突破正统儒家纲常名教至上的思维方式的束缚,提出了具有初步民主色彩的政治改革思想。其中,“生民之生死”高于“一姓之兴亡”是其根本指导思想和出发点,以法律限制君主权力、实行分权制衡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保其族,卫其类”,实现民族之振兴是其立论之归宿。一、君权“可继、可禅、可革”———论“生民之生死”高于“一姓之兴亡”王夫之的哲学思想,“依人建极”。所谓“依人建极”,包括多重含义。但从社会政治思想的视角看,“依人建极”…  相似文献   

14.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节选了《庄子·养生主》中的一则寓言。文章不长,而标点需要商兑处颇多。现议讨如下:(1A)疱丁为文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股之所时,董然响然,奏刀嫣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1B)疱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局之所舟、足之所履、膝之所付,岩然响然,泰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A是原文标点,B是商酌标点.下同.)这个语段只两句话:第一句,“厄丁为文惠君解牛”,提出海丁宰牛的事,第二句,“手之所触……《…  相似文献   

15.
丁纪 《天府新论》2020,(4):29-44
孔颜关系意蕴丰富,本文借庄子“亦步亦趋”、程子“有准的”、孟子“具体而微”、扬子云“未达一间”四种话头,从不同层次与角度加以领略。颜子好学之第一表现,必在于亦步亦趋,而亦步亦趋非在心理之融通,尤在一言、一事、一善之服膺,然后得以成乎规矩;颜子所以为学圣人之标准,则在其入圣人为近,使人有所用力,故学者来此取法,尤不可恃才,须每退一步、下一等,方有以居于实地;至谓颜子具体而微,则以其屡空而更欲有进于空空如也,以见所谓“具体”之“体”者,实体、空体两面意义之兼具;至谓颜子未达一间,乃其竭才尽力之余,始开向上一机,然又不为已甚,以一身而为狂邪之横障,使此文明得有一种中道健全之保持。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学家之思想,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常人意料。事实上统治世界者,就只是这些思想而已。许多实行家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之影响,却往往当了某个已故经济学家之奴隶。狂人执政,自以为得天启示,实则其狂想之来,乃得自若干年以前的某个学人。我很确信,既得利益之势力,未免被人过分夸大,实在远不如思想之逐渐侵蚀力之大。这当然不是在即刻,而是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理由是,在经济哲学以及政治哲学这方面,一个人到了25岁或30岁以后,很少再会接受新说,故公务员、政客甚至鼓动家应用于当前时局之种种理论往往不是最近的。然而早些晚些,不论是好是坏,危险的倒不是既得权益,而是思想。  相似文献   

17.
截至14日15时,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共投入抗震救灾一线警力5.2万人,其中公安消防部队1.1万余人、公安特警3330余人、公安边防部队500余人。命令下达之快、调派警力之多、涉及城市之广、队伍集结开进之迅速,在公安历史上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8.
晚清的改革潮流,将妇女解放问题,推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心。出版于1904年3月的《女子世界》第三期载竹在(蒋维乔)论《中国女学不兴之害》一文中说:近。。x来,沪演明达之士,始有创设女学校者,条本女塾起于前,爱国女校起于后,而文化、宗益、城东女学社继之。内地如湖北、杭州、苏州,亦有继起者。合索考验女学生之性质,而知年幼女子之锐敏于学,通过于男学生.;而其感觉之灵捷,爱刀之团结,则又非男子之性情涣散各私其私之可比,则信手中国女子非不可教,借其埋没数千年,虽有英杰之举.亦不可得见,个女学萌芽,仅此区区少数之女学…  相似文献   

19.
作者通过具体分析“■”、“咸”、“恒”、“渐”、“归妹”、“家人”、“睽”、“革”诸卦,从男女婚前之交往,婚后相处之道,特殊问题之处理,以及婚姻的意义、目的和作用等层面,探讨了《周易》之婚姻观。认为《周易》中所彰显的中国传统的婚姻观从总体上说,是以男女两情相悦为基础的,夫妻之间无所谓平不平等,只有职分之不同而已。其终极目的在于传宗接代,完成生生之德,而其展开过程较好地维持了社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李胜垒 《理论界》2023,(7):63-69
在朱熹的诠释之下,儒家的“为己之学”具备了较为成熟的形态。朱熹首先继承了儒家的传统,以“得之于己”解释“为己之学”,认为“为己之学”在于提升人的内在德性和人格境界,而不是去取悦于人,这是探究义理、从事学问的首要。“为己之学”强调成己成物,要求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成就万物,这是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心系天下苍生的德性品质。“为己之学”是圣人之学而非科举之业,这是朱熹对“为己之学”的总结和概括。“为己之学”,是成人成圣之学,而非功名利禄的事功之学,是对正确学风的倡导,是对把为学当作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的不良学风的贬抑,对当今社会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