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老化是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当老年人口比重达到一定限度时,人口就进入老年,成为“老年型”人口。老年人口的年龄起点联合国已于八十年代初定为60岁,在这之前一直用65岁。相应地,国际上通常将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的人口列入“老年型”人口。据美国人口情报社公布的数字,1980年,世界上165个国家和地区中,进入老年的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人口老龄化现状1959~2009年,全俄罗斯0~14岁少年儿童人口呈减少趋势,所占总人口比重由29.2%下降到14.8%,下降了14.4个百分点,而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在增加,2009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达到17.4%。按照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因此,俄罗斯目前已经属于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3.
美国人口老龄化及相关社会福利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现代人口再生产运动中的一种普遍人口现象。由于出生率、死亡率的下降,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全世界人口的年龄结构日益老化,老龄问题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极为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美国如今约有3000万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老龄化率居全国之首,老年人口数继续呈上升趋势,解决养老问题,发展养老产业势在必行。文章对重庆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进行预测,通过GM(1,1)基础模型和新陈代谢GM(1,1)模型,在充分考虑扰动因素和驱动因素等新信息影响的基础上,借助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和检验,对重庆市2015~202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15~2020年间重庆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不断增长,2020年将突破400万人,说明重庆未来养老形势异常严峻,并对此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模型精度检验表明模型精度为一级,模型预测结果可靠性高、可信度强,模型适合人口中长期预测。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口结构面面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健 《人口研究》2001,25(3):30-33
1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是最重要的人口自然结构之一.按照通常的三分法,0~14岁的少儿人口比重超高,人口就越年轻;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越高,潜在的经济活动人口和负担年龄人口就越多;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越高,人口就越趋于老年型.  相似文献   

6.
<正>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趋势,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重视和研究的社会问题之一。按照联合国的规定,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或者60岁以上人口达到10%,就成为老年型人口国家。最近几十年来,在大部分经济发达的国家出现了人口的老化过程,即老年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的过程。例如早在60年代初,英、法、西德和瑞典等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超过11%;80年代初,日本、美国也先后成为老年型人口国家。同期,苏联也成为老年型人口国家。根据联合国的人口统计资料,1980年,苏联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10%,已属于且超过了老年型人口国家的标准。另外,苏联的统计资料也反映了这一老化过  相似文献   

7.
积极预防和治理老年贫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调查” 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大约有三分之一,即4600万左右的老年人口处于相对贫困化状态,其中四分之三以上是农村老年人口。老年人口是一个国家的特殊阶层。人口学家估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可能会超过20%以上,届时老年人口数量会超过3亿。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化速度在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日本以超过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数倍的人口老化速度迈进了高龄化社会。据日本总理府总务厅统计局于1986年9月15日“敬老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日本现有一亿二千一百六十六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一千二百八十万人,占10.5%;而1950年还只占4.9%。老年人口指数(即65岁以上老年人口对15至64岁生产年龄人口的比率)已由1950年的8.3%猛增到1986年的15.4%也就是说,生产年龄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已下降到6.5:1。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数为972百万,占世界60岁及以上老人总数的19.9%;中国65岁及以上老人数为63.l百万,占世界65岁以上老人总数的19.3%。那么,在这样一个老年人口大国中,如何建立比较合理的养老模式,妥善解决未来老人的生活照顾问题呢?本文将结合近年来中国一些调查资料对比作较深入的探索。一、未来中国老龄化的主要特点1.在未来半个世纪中人口老龄化的速度相当快。目前中国老龄化的水平较低。1990年,6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8.6%,65岁…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有不少人认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瑞典社会养老的作法不适合我国国情,我国仍应以家庭养老为主。笔者则从1985年对瑞典的实地考察中及其后的研究中得到不少启发,认为,瑞典的社会养老制度不仅从长远来看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养老方向,而且从现实和近期来看,它的许多经验也是我国现在就可以加以借鉴的。瑞典全国人口多年来一直停留在830万这一数字上,而65岁及65岁以上(以下简称65岁以上)老年人口则在迅速增加,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在迅速加大。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达百分之十七,居世界之最,大大高于联合国所规定的高龄化国家的标准(即65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七)。然而,如此高比例的老年人口,贫困线以下的为0.00,  相似文献   

11.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寿人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新民 《人口学刊》2013,35(4):14-20
文章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比第五次人口普查,以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基数,统计分析90岁、100岁长寿人口。文章认为,长寿人口总体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两次人口普查长寿人口地区分布基本一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长寿人口比例比西北一些省份高;华南沿海地区的长寿老人比例两次普查都比较高,地理区位特点显著;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城市与乡村长寿人口趋于一致。对中国100万人口以上的19个民族长寿人口研究结果显示,90岁以上长寿老人排序前五位的民族有:回族、壮族、黎族、瑶族、维吾尔族。100岁以上长寿老人排序前五位的民族有:黎族、维吾尔族、瑶族、傣族、回族。长寿人口健康状况研究显示,90岁以上长寿老人22%生活不能自理,100岁以上长寿老人29.2%生活不能自理。  相似文献   

12.
<正> 一、苏联的老年人口状况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现象,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苏联和其他工业国家一样,人口已趋向老化,在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快速上升。根据1975年及最近的资料所知,1975年苏联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战前翻了一番,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苏联总人口的9%,比同期西欧65岁以上老年人数占总人口的14%低五个百分点,比北美洲的11%低两个百分点。1975年以后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开始放慢。这是因为1975年以后的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是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期间低出生时期的那部分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生率有所提高,但增加的这部分人又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以老年人口比重增加缓慢甚至几乎停止增长。但这只是暂时现象。苏联老年人口构成大部分是女性,性比例失调现象很突出。战后1955年的第一次人口普查数字所示,男、女两性人口之差为2,008万人。在30——50岁年龄段,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之比为4∶7。这批人目前已达退休年龄,全部进入老龄行列。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城市,1982年老年人口比重就已达11.51%。根据上海市统计局统计,截至2006年底,上海户籍总人口1368.08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75.6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0.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7.58万人,占  相似文献   

14.
长寿在中国     
<正> 长寿,是人们的愿望,也是社会进步和医学发达的重要标志。据全国老年人体协1981年5月的统计:目前,在全国范围,65岁以上的老人已达4,700万。其中,100岁以上的老人有7,000多。另据1978年国家卫生部统计: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为68.2岁,(男子为66.95岁,女子为66.55岁),这比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多7岁。而在解放前,以1948年为例,当时,我国的人均寿命仅32岁,部分地区只有19.6岁,被外国人讥笑为“东亚病夫”。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几年四川省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人口逐渐老化的“白发浪潮”也悄然而至。为探讨人口老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运用第四次人口普查10%提前抽样汇总资料,对四川省人口老化的特点及老年人口自身的基本特征分析如下: 一、人口老化的特点和老年人口的基本特征 1.四川省尚未进入“老年型”省份,但老化程度高于全国,老化速度加快。四川省1990年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二高三大”特征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分析讨论了我国 2 1世纪上半叶人口老龄化的“二高三大”特征。 (一 )高速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速增长———从目前的 7%增加到 2 0 5 0年的 2 3%左右。 (二 )高龄 :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比例以大约等于 65岁及以上老人增长速度的两倍超高速增长。 (三 )老人数量大 :本世纪中叶我国 65岁及以上老人将超过 3 3亿 ,80岁及以上老人将超过 1亿。 (四 )老年抚养比大 :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将等于目前的 3~ 4倍。 (五 )地区差异大 :由于人口迁移的影响 ,我国农村老人比例将高于城镇 ,相当一部分欠发达省区的老人比例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还就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充分发扬家庭养老优良传统、老年照料政策应适当向女性老人倾斜等方面阐述了对策性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 35年以后,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3,200万人,几乎达总人口的1/4。厚生省人口问题研究所1986年8月22日发表了以1985年《国势调查》为基础而测算的《日本将来人口的新预测》。根据此项预测可以看出:(1)27年后即2013年,日本的总人口将达到13,625万人,为日本历史的最高顶峰;(2)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急剧增长,到202O年将达3,189万人,即相当于现在的2.6倍。这样,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便从1985年的10.2%增加到35年后(2021年)的23.5%和2043年的24.2%。这次预测同5年前的预测结果已经不同。当时预测老年人口比重的最高  相似文献   

18.
有关人口老龄化若干问题的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带全球性的人口发展趋势,中国也不例外。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5.6%。预计2003年前后,将上升到7%,从而跨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届时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总数可达9,000万左右。从预测来看,在21世纪的上半叶,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2010年为8.1%,2020年为10.9%,2030年为14.7%,2040年为19.8%,2050年将高达20.9%。人口老龄化及其老龄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中国老年学学会会长邬沧萍教授在中国老年学会成立十周年暨优秀成果表彰大会上指出:老…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什么今天我国要提出老龄问题?这一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它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对经济体制的改革有什么影响?认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全面改革的顺利进行。一、老年人口增长的形势老龄问题,包括老年人自身的问题和人口老化问题。老年人问题自古就有。目前,我国人口的老化程度并不严重,65岁及65岁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1982年只有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的老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老龄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2010年11月1日中国大陆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了1.78亿,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了1.19亿;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6%,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87%,分别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提高了2.93和1.91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并且还将继续加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