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指导制定不同民族政策的基本思想观念主要有二:一曰夷夏之防、华夷之辨;二曰四海一家、华夷同体。由这两种不同观念指导制定的不同的民族政策,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后果。明初的朱元璋虽以“种族革命”相号召而起兵,但他执行华夷同体、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缓和了民族矛盾,赢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和新生政权的巩固。而太平天国政权及其领袖洪秀全以夏尊夷卑、华夷之辨观念为指导,制定了狭隘的名为种族革命而实为种族复仇的民族政策,将打击清王朝与排斥、仇杀满人相混淆,把反封建与反满人相等同,在实践中导致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以至多次发生屠杀旗兵满人事件。太平天国政权的最终失败,其原因固非止一端,但错误的民族政策应是这诸多原因中的一个,这恐怕是没有疑问的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农民战争,明显地对清王朝的衰亡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在清史编纂工程中应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给以足够充分的客观陈述。太平天国运动从总体上说是民族矛盾与社会矛盾交相激化的结果,就其是非而言,民众反抗清朝的暴虐统治,即可肯定其为“是”。就其功过判断,太平天国之功主要表现在对清朝统治的勇敢挑战和沉重打击,影响不仅表现于当时而且更为彰显于事后。在清史编纂工程中,对于太平天国的功过应作实事求是的客观陈述,既不溢美,也不苛求。  相似文献   

3.
论太平天国的道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考证太平天国吸收道教的章奏、戒律模式作拜上帝会的宗教内容,仿"四神"进行封王建制等,说明太平天国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道教文化的影响一方面促进了拜上帝会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太平天国的二元领导,并种下了"内讧"的祸根.  相似文献   

4.
王明前 《学术探索》2005,(5):106-113
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均有所继承,实为中西文化共同熏陶的产物。太平天国制度并不尽法周礼。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太平天国领导人不可能去追求君主专制制度以外的政治思想。尽管太平天国酝酿、发动与进行正值两次鸦片战争之间,但这一背景特别是所谓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应被强调。太平天国发源于广西客家山区,客家文化和客家族群心态深刻影响了太平天国政治。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及对外政策、民众意识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考察太平天国兴起、发展、壮大到最终衰败的全过程,可以发现,其根本的影响因素是其思想文化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政治文化的多元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平天国政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共同熏陶的产物。太平天国发源于广西客家山区,为太平天国政治文化刻上了客家文化和客家族群心态的烙印。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江南相当一部分士绅因内外环境变异,被迫进入太平天国政权系统,双方由此展开一定程度的社会互动。在文化层面上,太平天国政策输出主要体现在:对士绅阶层的人格尊重、物质生活的提供、文化上的相对关怀。士绅阶层对新政权的文化支持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太平天国政权机构的文化素质、提高政权运作效率、充当太平天国文化政策的代言人与宣传者角色。由于意识形态障碍以及太平天国文化政策实践中的缺失,双方互动是有限度的,这也必然影响太平天国政权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8.
男女两性在言语交际方面存在的差异,容易导致交际的失败,造成两性之间的误会和冲突。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语用失误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的 ,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在使用语言的时候要考虑到文化因素。无论是语言的理解和使用都依赖使用语言人所具有的社会文化知识。缺乏这些知识 ,语言理解和使用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或出现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0.
袁为鹏  龚达 《江海学刊》2023,(1):209-219
徽商同和号与兆成号的商业文书,蕴含有清末徽州地区的货币行用方面的丰富信息。因商业发达,19世纪初以来外来银元已在徽州地区货币使用中占据相当优势。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徽州地区银两的使用曾一度回升,但战后随着地区经济的复苏和茶叶贸易的复兴,外国银元在市场重新取得了绝对优势。这表明太平天国战争虽对地区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徽州地区经济战后恢复迅猛。藉此,亦可比较讨论晚清城乡之间和南北两地货币使用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黄素敏 《社会科学》2000,(10):69-73
太平天国的失败表面上看是被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所镇压。实际上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的文化意识和政治取向不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而丧失了军心民心。对外军事斗争的胜负 ,取决于内在政治军事思想的进步和统一。而思想的进步和统一则来源于文化的进步与开明 ;高屋建瓴的战略构想 ,也必须建立在先进的文化基础之上。最近 ,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 ,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这不仅揭示了先进政党和先进阶级的内在要求 ,而且也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太平天国的兴衰就是不远的殷鉴。一太平天国曾经祭起宗教的…  相似文献   

12.
太平天国对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进程和模式起着直接的促进和影响作用。一方面,它促进了鸦片战争之后陷入困境的中西文化交融进程,不仅身体力行学习西方文化,且把清政府也逼上了学习西方文化的轨道;另一方面,它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背叛,使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凸显出来,激发了近代文化保守思潮,从而使中西文化交融在保守的文化氛围中,严守着“中体西用”的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13.
洪秀全在创立拜上帝教和太平天国的过程中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展开了激烈碰撞和冲突 ,既相依相生 ,又相悖相克 ,既以教兴国 ,又以教亡国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 :基督帝国的时代已经过去 ,试图利用宗教神权建立空想的人间天国 ,失败是必然的 ;要推动中国社会的解放和进步 ,必须学习西方 ,但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 ,一定要分清什么是真理 ,什么是谬误  相似文献   

14.
王明前 《天府新论》2006,(1):128-133
广西客家社会狭隘的族群心态深刻影响着太平天国的社会形态和政治制度。而太平天国拜上帝信仰有利促进了广西客家社区军事化的形成和太平天国起义的发动。  相似文献   

15.
太平天国的女馆制度措施只是战时特殊时期的附属产物,是战时不得不采取的特殊政策,而非当权者的根本目的.这种政策虽然也起到过一定程度保护妇女的作用,但事实上,女馆制度的实施有违人伦,造成了众多民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难以挽回的后果,使广大妇女无论在肉体上还是在心灵上都遭受了严重的创伤.太平天国时期的妇女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其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并未得到真正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太平天国史上,其实存在着一条"儒家化"的人才观轨迹.从杨秀清关于"英雄"标准的思考,到李秀成"择才而用"的人才观,最后落实到锺良相的"招贤十条",太平天国的"人才观"在儒家化的轨道上艰难摸索.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儒家化"道路,太平天国才可能在人才问题上淡化宗教色彩,寻求社会合作,转变习惯的以征贡为特征的施政方式,减轻留给民众的恐怖印象.  相似文献   

17.
上海于1843年开埠后,成为欧美列强在华经济活动的中心.上海作为中国最大商埠的突出地位,是吸引太平军于60年代初叶前往谋取的一个重要原因.<洪仁矸供词>中所反映的洪秀全、洪仁矸等人通过上海与欧美列强缔约的意向,大体上是可信的.太平天国曾经试图通过上海与欧美各国正常交往,以推动太平天国事业,欧美列强则基于维护其在华权益的考虑,选择了与清朝政府一起与太平天国为敌的立场.  相似文献   

18.
士群体进入太平天国政权系统对天国的政治生存曾产生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太平天国晚期,双方政治关系日趋紧张,政治冲突不断,具体表现在:决策系统士与非士的潜在冲突;基层士人群体政治抵制与消极怠工、政治嘲讽、政治破坏。双方政治冲突的负面效应:一是加剧天国政治动荡与危机;一是侵蚀天国割据基础,加速士人政治离异与天国败亡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起义与千年王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少卿 《学术研究》2002,1(8):96-102
太平天国起义是一次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千年王国运动 ,它发生在洪秀全皈依基督教之后。洪秀全把基督教的千年王国论和基督教的平等思想作为武器 ,动员千百万贫苦农民向清朝封建统治者发起挑战 ,进行疾风暴雨式的斩妖杀魔战斗 ,在南京“小天堂”建都 ,将天京视为新耶路撒冷 ,并设计出以《天朝田亩制度》为核心的千年王国建设蓝图。由于这套蓝图无法实现 ,加之清王朝和西方列强的联合镇压 ,这场中国式的基督教千年王国运动走向失败。千年王国运动不能摆脱农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困境 ,也不能挽救中国的危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