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只有培养合格的公民,使社会成员真正具有社会主人所拥有的意识与素质,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推动社会的科学、健康发展。说到公民教育不能不谈我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封建专制性质的文化,它与公民文化是相对立的。这种文化对我国社会成员公民意识的形成具有诸多的负面影响。本文这里主要谈一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对公民意识的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城市社区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城市社区管理中的重要层面。而在信息和网络时代,城市社区管理中的公民参与又体现出了新的特点,形成了新的公民参与方式。本文将城市社区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置于网络环境下,讨论公民参与的网络路径及相关的规制问题。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利益表达受阻、话语权缺失,对关乎切身利益的事表达意见、参与决策的权利被剥夺,这些致使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严重影响了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新农村的建设.保障农民的话语权,给予更多他们表达利益诉求的机会,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农民组织化对于团结农民,保障农民话语权方面的独特功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公民参与的热情不断高涨,但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所形成的“官本位”思想、清官情结、臣民意识等极大地压制了公民参与,长此以来,公民缺乏参与的热情,认为政策制定是政府的事情,作为老百姓只有按章办事的份。多数公民都没有意识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的政策网络研究与治理理论相结合,产生了网络治理流派。本文以现有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的现状入手,通过对网络治理的内涵和特征进行描述,进而研究了社区网络治理在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分析,以及当前实施社区网络治理必须解决的一些问题,最后得出在我国实施社区网络治理应该分阶段进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高校行政管理是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介绍了高校行政管理的运行现状,并提出了加强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8.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危机频发,危机情景日益严重,不仅造成了生产的破坏、人员伤亡、国家财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和谐社会构建。本文从外部动因、内在需求、具体表现、重要作用等发面,对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了公民参与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9.
10.
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事业单位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想使更加充分的发挥出其功效就应该对其进行改革。尤其是会计管理方面的改革,本文就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余暇时间的增加,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日益膨胀。体育旅游具有参与性、娱乐性、灵活性等特点,能够使游客全身心融入到活动中,游人在旅游过程中也喜爱把休闲观光同体育运动相结合,因此,体育旅游的发展正好满足了这种市场需求。本文分析了中小城市的体育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策略建议,如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发展体育旅游的动力机制;关注市场需求注重品牌打造,建立发展体育旅游的运行机制;多管齐下,建立发展体育旅游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2.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义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交通作为城市经济和民众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设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更有其重大现实意义。为进一步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持续发展能力,要做好城市公共交通规划、重视政府在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高对公共交通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规范公共交通市场行为、提高公共交通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14.
作为一种以国家权力形态为主要关注对象的理论,公民社会理论成为了西方社会中比较热门的学术话题之一,在进入中国后,引起了学者的高度重视,并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分析,找出公民社会理论在我国的理论以及实践意义。公民社会的基本主张使得我国社会治理的发展应该遵循以下三点:充分发挥公民社会的纽带作用,借助公民社会完善政府社会治理,为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公众这一政策主体中,民众是主要生力军,但公众在参与政策中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而被称之为“第四种权力”的大众媒介在公共政策过程中也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但它本身也存在着信息资源匮乏等问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已跻身到信息时代的潮流中,公民逐渐学会利用网络这一途径来表达自己的诉求,以便跟好的参与到公共政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政府形象作为政府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或者作为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一种认可,其影响力和辐射力在当今世界日益趋向信息化、全球化和民主化的境遇中得到了空前的强化,为越来越多的政府所重视.同时,在当今这个行政日渐公开和透明的时代,政府形象作为可信度强弱或公信力高低的标志,在一个国家或政府赢得公众支持、履行政府职能、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刘小燕:《中国政府形象传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因此,使民众认可和接受政府所塑造的形象成为政府形象传播的一个重要任务.政府形象传播作为一种传播过程,传播目标——受众这个因素不容忽视,因为它决定着民众对政府形象的认可与否.认知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民众对政府形象的认知过程,也就是一个依据自己对现实的认知来进行判断的过程.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普遍会受到刻板印象这一认知性偏差的影响.因此,民众对政府形象的认知也同样会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阐述该选题的背景,然后从行政团体诉讼的起源和概念出发,对于团体诉讼的法律规定进行了简要梳理。为提出合理建议,本文分析了美国在公民诉讼制度基础上的行政团体诉讼,这种团体诉讼是环境保护法为环境公共利益而被许可的,在原告资格认定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据此提出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汇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态势仍将持续,所以升值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分析导致人民币汇率不断走强的因素出发,发现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就业、外商投资以及通货膨胀等方面都有着消极影响,从而总结出可采取的对策并就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20.
原产地规则实质上是确定贸易中货物的经济国籍,适用于所有用于非优惠商业的政策措施,WTO体制框架内很多重要的贸易条款都与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原产地规则在对国际货物贸易影响方面,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文章从一则贝壳案引发对原产地规则在国际贸易中所起作用的思考,从原产地规则的产生入手,分析原产地规则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积极方面,也包括消极方面。最后指出,我国企业应如何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充分运用原产地规则,推动国际贸易的进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