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海琴 《理论界》2007,(10):120-121
本文通过对克隆人技术和海德格尔技术观的分析认为:克隆人技术本质上不是人手中的工具,而是一种促逼着的呼求。它归属于海德格尔技术本质——座架。它在根本上危及着人类。海德格尔的相关思想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拯救之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海德格尔的“数学因素”与“数学筹划”的介绍和分析,论述了海德格尔关于数学的哲学思想。本文认为,海德格尔关于数学的哲学思想主要内容有:一是关于数学本质的思考,这主要是通过对“数学因素”这一概念的词源学讨论而展开的。二是关于数学对科学的作用和意义的思考,这主要是通过对“数学筹划”这一概念的讨论来揭示的。  相似文献   

3.
王海琴 《兰州学刊》2005,(5):101-103
海德格尔认为:技术在根本上是存在开显自身的一种方式.古代技术与现代技术有着鲜明的不同和深刻的联系.当今时代正处于现代技术控制的危险之中,对于这一关联的考察将指引我们走向一条拯救之路.  相似文献   

4.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他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出版以后,尤其是1930年以后,他的文风和语言表达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思索重点也有了一定变化。本文认为海德格尔后期的哲学思想(以1930年为界)与前期相比并没有发生剧烈的“转向”,准确地说是对前期思想的拓展与升华,“此在”、“存在”、“存在者”始终是海德格尔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存在”与“存在者”的差异问题也始终是海德格尔坚持的哲学的最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Ereignis”是海德格尔后期哲学思想的主导词语 ;与传统形而上学的表象性思维方式相比较 ,海德格尔的建构生成性思维方式以“Ereignis”为核心 ,体现出一个基本原则及六个主要特征 ;“A letheia”——“澄明的无蔽”,既充分展示了海德格尔独特的真理思想 ,又是其建构生成思维方式的鲜明体现  相似文献   

6.
当代西方哲学家柏格森、罗素、杜威、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等人都抨击心物分裂的“二元论”,并竭力表明自己是克服这种二元论的最新哲学。这个所谓“二元论”问题,实际上是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即人和世界打交道过程中所产生的认识和真理问题。本文拟以海德格尔和萨特为例,阐明存在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公开关系,以及这一关系与其哲学思想的瓜葛——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其概念与那声名狼藉的政治信仰相关,已经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的争论,这就是所谓的“海德格尔事件”。而先于海德格尔思想政治性的讨论十年,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已通过对(再)生产哲学话语的制度构件的分析,提出了解读海德格尔哲学政治性问题的独特视角,这也是进入该书时必须注意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8.
存在不是什么--论海德格尔的否定存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梦海 《社会科学》2002,(3):38-41
“存在”问题贯穿在海德格尔思维之路的始与终 ,但与传统形而上学不同 ,海德格尔的存在之思属于“存在不是什么”的否定存在论。本文围绕海德格尔的前后期著作 ,着重探讨了海德格尔否定存在论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对“现代性”的批判是其哲学思想面对现代世界的一种本质性的应答方式,其通过对“现代性”世界的描述揭示出现代性图景的“图像化”、“贫乏化”特性,同时剖析出作为现代性图景产生的根据与尺度——现代主体性及主体形而上学历史,最后通过对现代技术的研究暗示出“现代性”转渡的一种可能性.探寻海德格尔对“现代性”的批判旨在于“思—诗”的层面对现代社会做一种理性的思想审视.  相似文献   

10.
存在的领悟     
真理问题是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核心。海德格尔追溯形而上学的历史 ,在前期以此在为出发点 ,追问存在的意义 ,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真理观即“去蔽说”。他批判传统真理观中的“符合论”、“怀疑论”和“永恒真理观” ,认为它们是源始真理的衍生样式 ,虽然有自己的局限性 ,但也为我们的认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